俞正燮

- 姓名:俞正燮
- 别名:字理初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黟县人
- 出生日期:1775年10月1日
- 逝世日期:1840年5月13日
- 民族族群:
俞正燮[xiè](1775年10月1日——1840年5月13日),清代学者。字理初,安徽黟县人。父献,以拔贡任句容训导。天资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作文走笔立就。在句容学署,与人同撰《阴律拟实》,被称为穷理尽性之书。弱冠,随父读书,过目成诵。年逾20,以所学北至兖州拜见孙星衍,孙正研考左氏后裔,多以俞氏之说折众论。道光元年(1821),中举。十二年,馆陈用光所,校《方舆纪要》,与张穆相交。同年,会试报罢。会礼部王菽原赏其文,延入邸中,索观所著书,为之付彫。十九年,为江苏学政祁寯藻校写三古、六朝文目。七月,由祁推荐,掌教金陵(今南京)惜阴书舍,以古学课诸生。次年,卒于书舍。
“治经以汉儒为宗,不缠牵于疏注,每有所作,荟萃群书,走笔立就”(《清史列传》本传)。张穆云:“理初足迹半天下,得书即读,读即有所疏记。每一事为一题,巨册数十,鳞比行箧中。积岁月,证据周遍,断以己意,一文遂立”(《癸巳存稿·序》)。其文“真而不凿,要而不芜,质而不僿,辨而不哗。覃精研思,实事求是,率皆发明经史奥义,旁及诸子百家九流之说。剖晰疑似若辨黑白,不可谓博学强识君子哉”(王菽原《癸巳类稿·序》)。著有《癸巳类稿》一五卷、《癸巳存稿》一五卷、《海国纪闻》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六、《清史列传》卷六九、夏寅官《俞正燮传》(《碑传集补》卷四九)及王立中《俞理初先生年谱》等。
俞正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再见,吾爱
一个刚出狱的亡命之徒四处打听爱人的下落。他不在乎爱人八年间从没探过监,从没写过信。出狱的那天他买了身新衣服,到处去找她,他想见她, 他只是爱她, 但是爱人…… 侦探马洛不是心碎故事的主角,他更像一个旁观者,即使这样,他也被卷入了这场心碎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中。“麻烦”是马洛永远躲不掉的词,就像钱德勒一篇短篇小说的标题写的那样“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再见,吾爱》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冲虚至德真经释文
唐殷敬顺撰。宋陈景元补遗。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是殷敬顺《列子释文》补遗,并校勘、注音、释义。其 它注本,张湛注与殷敬顺释文混淆,唯本书张、殷相别,可观殷 书旧貌,并补正殷书缺漏。
胡适留学日记
这本札记是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期(1910-1917)的日记和杂记。全书共分成十七卷,胡适先生将他自己的文学主张、思想演变都写成札记,或者把和朋友谈论的问题,或通信、或面谈的大概写在其中,有时也将自己想的问题、思想的材料、步骤、结论记在里面,还有他的自喜、夸大、野心、梦想等等。这样赤裸裸的记载,至少可以写出一个不受成见拘缚而肯随时长进的青年人的内心生活的历史。《胡适留学日记》记录了十七卷留学期间的札记。十七卷札记是作者在美国留学时期(一九一零——一九一七)的日记和杂记。原来题作《藏晖室札记》,民国二十八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曾排印发行。
吴逆取亡录
笔记。清姜虬绿撰。一卷。作者原署“苍弁山樵”。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成于同治间,约八千字。详细记载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至遭剿灭事。其中,涉及明、清两代重大历史事件,较国史《逆臣传》为详,可补史乘之阙。有《说库》本,《清人说荟》本,《长恩阁丛书》本等。
晋书辑本
《汇刻书目二编》:《晋书辑本》清黟县汤球辑。广雅局刊。臧荣绪《晋书》十七卷,《补遗》一卷,王隐《晋书》十一卷,虞预《晋书》一卷,朱凤《晋书》一卷,谢灵运《晋书》一卷,萧子云《晋书》一卷,萧子显《晋书草》一卷,沈约《晋书》一卷,何法盛《晋中兴书》七卷,《晋诸公别传》一卷。
决定往生集
日本三论宗珍海撰。述念佛行者决定往生之义。分为教文、道理、信心等三大纲。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教文部分,引观无量寿经、称赞净土经、起信论之说,谓既已决定,勿复犹豫,已云即生,则非别时意。道理部分,谓众生有出离之分,诸佛有引召之功,凡愚愿生者,即得往生,此乃因小而果大,内外缘起之常理。信心部分,于信心决定中,开立果决定、因决定、缘决定三种。后更分此三决定为十门,即依报决定、正果决定、升道决定、种子决定、修因决定、除障决定、事缘决定、弘誓决定、摄取决定、圆满决定;此十门中,初三为果,次三为因,再次三为缘,后一为释。此书并引用慧远、吉藏、窥基、道绰、善导、怀感等诸师之疏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