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之

王韶之
  • 姓名:王韶之
  • 别名:字休泰
  • 性别:
  • 朝代:南朝
  • 出生地: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380
  • 逝世日期:435
  • 民族族群:

王韶之(380~435)南朝宋文学家。字休泰。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晋骠骑将军王廙曾孙。家贫,父为乌程令,因居县境。笃好史籍,博涉多闻。初为卫将军谢琰参军。私撰《晋安帝阳秋》,既成,时人谓宜居史职,即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至义熙九年(413)。时人以为善叙事,辞论可观,为后代佳史。迁尚书祠部郎,转中书侍郎。晋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入宋,加骁骑将军。宋少帝时迁侍中,出为吴兴太守。在郡有政声,称为良守。后宋文帝征为祠部尚书,加给事中。以事免,又出为吴兴太守。卒于任,时年五十六。 王韶之善作郊庙歌辞,当时郊庙歌辞,皆出于王韶之之手。《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24卷,已佚。今存诗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4)、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18)。

王韶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续蟹谱

续蟹谱

续蟹谱,一卷,褚人获撰,记述螃蟹的专著。《昭代丛书》本。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宋元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所载科仪属雷法仪轨,用于祈福禳灾。道士依法设坛建斋,奏告三清天尊、太极高真、北斗九星君、诸天地神圣以及火府诸师君将帅等神。祈求诸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族长幼安康,七世祖先亡灵俱得超度。其行仪节次有步虚、焚符、奏告文词、召降、降师、降圣、燃灯、上章等。

民国奇闻

民国奇闻

湘人李子荣宾凤阳;陈嘉言宾玉瓒;王香余宾燕敖等,为百岁老人宾纬斋先生发出征诗启云:
“衡岳老人宾纬斋,先生今年百岁矍铄如常,慈善性成,且耽吟咏。兹特录其自寿百岁七律四章,如承赐和,请交省垣土硝总公司,或直交衡山南城震益恒转寄,以便汇刊成帙,藉博鸿词。以彰人瑞。

商君书译注

商君书译注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代严万里的《商君书校》和当代高亨的《商君书注译》。商鞅(?—前338),战国中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由魏入秦,任左庶长、大良造(相当于宰相),执掌军政大权。两次变法,使秦由弱变强,封于商,因称商鞅。后被诬害,车裂而死。本书大部分篇章并非商鞅所作。“垦令”、“内外”、“靳令”、“开塞”、“耕战”等篇出自商鞅之手,“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的言论,其他为商鞅后学所著。但《商君书》各篇在内容和体例上首尾一贯,与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基本相符。其主要内容有:1.“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历史进化观以及利益说和力的原则。2.“画策”等篇论述了“不贵义而贵法”,以法治国、反对儒术的思想。3.“农战”等篇提出了兴国以农战、奖励农耕与兵战的法家主张。4.“赏刑”等篇提出了法不阿贵、厚赏重罚、“以刑去刑”的主张。5.“弱民”等篇提出了“民弱国强”,使人民俯首听命、无力反抗的“弱民”观点。本书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为后期法家韩非等人所继承,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

佛教教规礼仪

佛教教规礼仪

《佛教教规礼仪》共十二篇,堪称佛教小百科,修行资粮篇,禅净加行篇,寺院巡礼篇,人生礼仪篇,应用礼仪篇,丧葬礼仪篇,生活礼仪篇,佛化家庭篇,社会团体篇,佛教育乐篇,佛门用语篇,问题答问篇。

四未曾有法经

四未曾有法经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顷。又作四未曾有经、四未有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说佛陀以转轮圣王具有四种未曾有法为喻,转而比况阿难亦具有四种未曾有法(奇特法),即:(一)于比丘众中说法,(二)于比丘尼众中说法,(三)于优婆塞众中说法,(四)于优婆夷众中说法,而令彼等皆欢喜爱乐。又增一阿含经八难品、长阿含卷二游行经皆有类似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