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源

陈启源
  • 姓名:陈启源
  • 别名:字长发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吴江(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683或1689
  • 民族族群:

陈启源(?—1683或1689),清代训诂学家。字长发,吴江(今属浙江)人。明诸生。不喜与外人接,唯嗜读书,与同里朱鹤龄友,且助其治学。晚岁精研经义,尤至力于《诗》。坚持汉学,不容一语有其出入,历十四年,三易其稿,成《毛诗稽古编》。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十八、《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儒林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卷一。所作《毛诗稽古编》三十卷,训诂准《尔雅》,篇义准《小序》,诠释经旨准《毛传》,以《郑笺》佐之,名物取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题“毛诗”,名其所宗;曰“稽古”,明为唐以前专学。辨正朱熹《诗集传》等,掊击刘瑾《诗传通释》等。引据赅博,疏证详明,一扫明儒说经虚辨之病。朱鹤龄谓其“宣幽抉滞,劈肌中理”。而过拘汉学古义,是其不足。另有《尚书辨略》二卷,《读书偶笔》二卷,《存耕堂稿》四卷。

陈启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方苞集

方苞集

十八卷。清方苞撰。刘季高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分读经 ,读子史 ,论说 ,序 ,书后题跋 ,书 ,赠送序 寿序 ,传 ,纪事 ,墓志铭等。

十异九迷论

十异九迷论

早在唐朝初年,佛道斗争就已经比较激烈了。武德八年(625),唐高祖下诏规定三教先后顺序为:老先、次孔、末释。次年,清灵观道士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批判佛教,托太史令傅奕上奏皇帝。至高宗显庆(656~661)、龙朔(661~663)年间,佛道之争逐渐进入思想交流的阶段。据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记载,显庆、龙朔年间的佛道之争计有6次。傅奕几次上疏陈述佛教对国家的危害,请废僧尼及减损塔寺,并编纂成《高识传》10卷作为非难佛教的论据。 《十异九迷论》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比佛教和道教的差异而非难指责佛教。十异主要对比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不同的出生方式、佛教和道教的不同宗旨、二者产生的不同地域、不同宗师、寿命长短、早晚先后、寂灭的不同方式、外表、教义的差异和伦理观念的差异等。九迷是质疑佛法的真谛、塔庙的灵验,佛教徒不忠孝不劳动对国家的危害,佛教翻译中的谬误,佛教徒异样的装扮等不遵守华夏正统的怪异之处。贬斥佛教为一种外来的,不符合华夏国情、社会、伦理秩序的宗教,弘扬道教是中国本土的,符合华夏国情、社会和伦理秩序的正统宗教。僧人法琳著《辩正论》八轴(卷),以“十喻九箴”回敬道教徒,佛道之争由此更加激烈。 

白兔记

白兔记

全名《刘知远白兔记》,或称《刘知远》,中国古代南戏剧本。元永嘉书会才人(姓名不详)作,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清张大复《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引注云“刘唐卿改编”。(刘唐卿,约元代中期在世,有《李三娘麻地捧印》杂剧,已佚)。现存版本以富春堂本为一系统;汲古阁原刊本及清暖红室本为又一系统。除《游春》一出外,其他关目不同,曲白有别。《古本戏曲丛刊》收入富春堂及汲古阁原刊两种本。刘知远是五代后汉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个流浪汉而登上帝位,他的传奇经历为民间所乐道。此剧写他因赌博败家,落魄流浪,被财主李文奎收留,在李家充当佣工。李文奎见他睡时有蛇穿其七窍,断定他日后必定大贵,于是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三娘哥嫂以分家为由,将有瓜精作祟的瓜园分与刘知远去看守瓜园,欲加害之。李三娘知计,力阻刘知远守园。刘知远一身武艺,抢棍而去。知远战胜了瓜精,得到了兵书和宝剑,便告别了三娘,去汾州投军。刘知远因屡立战功,受到不次提拔,官至九州安抚,娶岳氏为妻。三娘在家受尽折磨,因劳累过度,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又托窦公将儿子送给知远抚养。十五年后,刘知远命儿子回村探母。咬脐郎一天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白兔,与正在井边汲水的母亲相遇。咬脐郎回去报知父亲。刘知远带兵回沙陀,与李三娘团聚。

般若心经理性解

般若心经理性解

般若心经理性解,一卷,清续法述并序,内题事观解卷上,理性解卷下,合为般若心经解,附楞严寺藏经直画一。

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天子当死堕猪身。帝释教以三归,乃生于兜率陀天。

金色王经

金色王经

佛说金色王经,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说金色王之事,与菩萨本行集经第二品同。说佛昔为金色王,遇十二年大旱,仅存一食,转供辟支佛。天即雨饮食众宝。以济阎浮提,出菩萨本行集经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