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时栋

徐时栋
  • 姓名:徐时栋
  • 别名:字定宇,一字同叔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鄞县人
  • 出生日期:1814
  • 逝世日期:1873
  • 民族族群:

徐时栋(1814—1873)近代作家、学者。字定宇,一字同叔,别号柳泉,人称柳泉先生。浙江鄞县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优贡生。二十六年(1846)举人。后以助饷得内阁中书。两应礼部试不售,即绝意仕进。居家乡月湖之西烟屿楼,废寝忘食,以读书著述为务。研治儒家经典则先取先秦之说,以经解经,旁引诸子,为之疏证,无汉学宋学门户之见。经史子集均有所涉猎与创获。能文章,亦工诗。后进高材,多出其门,成为宁波一带的饱学硕儒。著书30余种,两遭兵火,损失甚多。


徐时栋之文以序传为多,以记述机智袭击英国侵略军的《偷头记》最为人所称道。其诗亦以写于反侵略战争时期的《拟新乐府》为最有名。其中《鬼头谣》小序曰:“辛丑八月,西夷据郡城,明年四月去之,则偷儿夜窃鬼头之力也。其术奇幻不测,已详余所为《偷头记》中,作《鬼头谣》。”诗曰:“鬼头来,营门开,收奇货,大官坐。黑鬼小,白鬼大,不论斤,但论个”。“营门开,鬼头来。鬼头纷纷落如雨,偷儿作客官作主。鬼头个个入功簿,偷儿作商官作贾。”《乞儿曲》小序曰:“西夷据郡城积七八月,郡中乞儿益穷饿,于是纷起向夷索钱米,由城逮乡村,洎旁郡他县”。“此时夷方以偷儿有戒心,见此愈惊恐,疑中国有阴谋,将仓卒袭取之者,始决计舍城去。是役也,偷儿之功什六七,乞儿之功什二三,是皆不可无作也。古者兵行凯还,则有铙歌、鼓吹之曲以鸣得意,故拟新乐府以备甬上凯歌,作《乞儿曲》。”诗曰:“蓬头垢面衣欲穿,破甑在手儿在肩。什伯成群来,向鬼子啼饥寒”。“鬼子入舟中,乞儿散如风。偷儿富贵乞儿穷,乞儿有口不言功,使相赫赫来和戎。”在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文学作品中别具一格。陈劢曰:徐时栋之诗“以五七古乐府为最擅场,次则五律,次则七绝。至其七律如《大将》、《诸将》、《汉史》诸诗,用古使事,纯以才气驾驭控勒之,戛戛独造”(《烟屿楼诗集总评》)。著有《烟屿楼文集》40卷、《烟屿楼诗集》18卷、《尚书逸汤誓考》6卷、《山中学诗纪》5卷、《烟屿楼读书志》16卷、《徐堰王志》6卷。

猜你喜欢的书

论货币和贸易

论货币和贸易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财政金融家约翰·罗的主要著作。约翰·罗是信用创造论的创始者。本书是根据纽约A·M·凯利出版社1966年版译出,商务印书馆于1986年出版。全书共分8章,约7万字。约翰·罗撰写《论货币和贸易》一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苏格兰当时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想通过实行他的建议来“克服国家因极度缺乏货币所遇到的困难”。在分析和说明这些问题时,他也发表了对政治经济学具有一定影响的一些思想观点。约翰·罗认为“商品因为被使用而具有价值”。这一理论对后来的主观价值论起了一定的先驱作用。关于纸币和信用理论,约翰·罗极力强调增加货币对于国家的利益,并认为纸币比银币更适于充当货币,以土地这种不动产为担保品发行纸币的特殊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他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及其罗氏制度的实践经验,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即使在现代,约翰·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也还有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凯恩斯主义者在论证他们的理论和具体建议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约翰·罗提出的通过信贷财政领域影响经济的思想。例如,约翰·罗的增加货币以增加就业,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的思想,在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实行不同幅度的通货膨胀以摆脱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的各种方案中都有所反映。

上帝的孤独者

上帝的孤独者

故乡、大地,明亮的阳光,宁静的小镇,惨烈的战役,热闹的马戏团,孤独的孩子,坠入回忆的母亲,时间和城市古老的神秘……翻开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仿佛走进了时光机,瞬间返回了童年与故土。那已经失去的,美好世界的记忆,在托马斯笔下以某种方式娓娓道来,舒缓平静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瑰丽多姿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托马斯·沃尔夫大部分中短篇小说,内容广阔,风格细腻清新,详尽、生动地描绘了荒原深处人们的历史和生活,以及游子还乡的炽热情感。托马斯·沃尔夫的语言透出一种天真和朝气,时而像抒情的小诗,时而像疯狂的呓语。他的短篇小说仍然保留了独一无二的写作手法。编辑阿斯维尔曾说过:“世上再没有谁会像他那样写作了,他的写作手法几乎完全包含了他的优势和劣势,包含了他在探究人性根源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描绘了美国真正的声、色、味、情,也透露出他对难以捉摸、神秘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百态的长久关注。”

渭南文集

渭南文集

宋文别集。50卷,逸稿2卷。陆游著。陆游晚年封渭南伯,故以此作为文集题名。毛晋汲古阁以无锡华氏活字版本重刊。包括散文48卷,词2卷。《四库全书》即收此本。根据陆游幼子陆子遹作的跋,此书是陆游生前自己编辑而成的。逸稿2卷为明人毛晋所补辑。《四库全书总目》载:“史称游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今集中凡与侂胄启皆讳其姓,但称‘丞相’,亦不载此二记,惟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有其全文。晋为收入逸稿,盖非游之本志,然足见愧词曲笔,虽自刊除,而流传记载,于求其泯没而不得者,是亦足以为戒矣。”

北巡私记

北巡私记

 刘佶撰。作者元末供职于朝廷,跟随元顺帝一行仓皇北逃,并将此事美化为“北巡”,故名其书为《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所记多为元顺帝仓促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其中对逃亡的路线、途中的狼狈情状、统治阶级间的倾轧及腐朽劣迹等,均有生动的记载。关于这段史实,本书是现存的唯一汉文记载,且为作者所亲自经历,故有较珍贵的史料价值。柯劭忞于光绪戊申(1908)得此书时,称之为“希世之秘笈”,“如获海外奇珍,自诧为平生第一幸事”。此言不无道理。本书有《云窗丛刻》本。

八大人觉经浅释

八大人觉经浅释

《八大人觉经浅释》是由后汉沙门安世高译,鄂随州沙门慈舟讲,雪峰沙门妙灯、二埋记录佛经。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又名 《大悲心咒忏法》、《大悲忏法》等。是宋代天台宗僧人知礼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按天台宗的教观行仪而作的佛教忏仪作法书。此书被编入历代刊刻的佛教《大藏经》中,清代僧人读体曾依知礼《大悲忏法》重新加以编纂,成《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将知礼此书收于第4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