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姆

- 姓名:斯托姆
- 全名:汉斯·西奥多·沃尔森·斯托姆
- 性别:男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胡苏姆
- 出生日期:1817年9月14日
- 逝世日期:1888年7月4日
- 民族族群:
汉斯·西奥多·沃尔森·斯托姆(Hans Theodor Woldsen Storm,1817年9月14日-1888年7月4日),俗称西奥多·斯托姆,德国小说家、诗人。他被认为是德国现实主义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出生于滨临北海的小城胡苏姆,父亲是律师。1837至1842年在基尔、柏林等大学学习法律。1843年回故乡当律师。40年代的革命风潮他持旁观态度,而潜心搜集整理家乡的民歌、格言、传说和童话,并开始写作诗歌和小说。在48年3月革命影响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爆发了反对丹麦统治的斗争,施托姆积极参加,写出了一些具有爱国主义热情的作品,如抒情诗《1848年复活节》、《在1850年秋天》、《海滨的坟墓》、 《离别》和短篇小说《一片绿叶》(1850)等。1853年起义斗争失败,他受到迫害,不得不离开家乡,在普鲁士过了10年流亡生活,对封建贵族和反动教会统治下的社会生活有了深刻的体会,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有了明显的增强。1864年丹麦撤退,他回到故乡,先任行政长官,后任法官。他对普鲁士统治也深为不满,后来就逐渐退出政治生活,1880年移居哈德马尔申,专事创作。施托姆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和地方色彩,185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在一旁》、《城市》、《海滨》等都是其中的名篇。他作为小说家名声斐然,一生写了58篇中短篇小说,著名的有《茵梦湖》(1850)、《在大学里》(1863)、《木偶戏演员保罗》(1874)、《淹死的人》(1877》、《双影人》(1886)、《白马骑者》(1888)等。他善于运用“框形结构”的形式进行小说创作,乡土气息浓郁,故事生动,情节紧凑,充满诗情画意。
斯托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脉理集要
全书分为统属诊法、脉诀总歌、脉理详辨、妊娠脉、小儿脉纹脉候、脉会、脉位、气形、来去、尺寸、上下、前后、至数、歇止、阴阳、诊例、七情、无脉、反脉、异脉、怪脉、政脉、胜负扶抑、各部不胜、不胜期诀、虚数期诀、真脏俱搏、上古三诊等章节;对诊脉部位、脉象机理、病脉提纲、脉象主病都有详细的阐述,语言简练,易诵易记,结合临床,切合实用,实为启后学之捷径。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简名《七里滩》。杂剧剧本。元宫天挺作,一说张国宾作。四折,末本。本事出《后汉书·严光传》。剧写西汉末严光字子陵,隐于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时值王莽篡位,欲灭汉室宗支,刘秀遂改名金和,隐于南阳,与光为友。越十年,刘秀登基建立东汉,是谓光武帝,遣使征光为官。光谢绝。帝请光赴京以布衣故人相会。光应邀前往,只叙离情,绝意仕途。翌日,帝大张宴席与光接风,七里滩仙鹤、野猿俱来宫寻光。光以隐居逍遥自得,遂辞帝回滩。今存《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未署作者。《录鬼簿》著录于张国宾名下有此目,宫天挺名下为《严子陵钓鱼台》。然《词林摘艳》癸集有《七里滩》中《斗鹌鹑》一套,题为“宫大用”作,与今存本第二折中的此套内容完全相同。故自王国维迄今,或以宫作,或以张作。《元曲选外编》据元刊本《古今杂剧》参校重印。
汉书注
训诂书。120卷。唐代颜师古撰。采用集注体裁, 以东汉服虔、 应劭, 西晋晋灼、 臣瓒, 东晋蔡谟五家注为主,广泛辑录隋代以前23家注释,亦颇有颜氏个人见解。其主要特点,用汉儒注经之法注史籍, 继承郑玄注 《礼》、 笺 《诗》所采用的校文字、 明声音、 通训诂的 “朴学”手段, 来扫除 《汉书》 在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不增衍, 不发挥, 不作烦琐考证。 对前人旧注, 取其精华, 申其隐略, 纠其谬误, 补其未备。 《汉书》注凡标举 “某人曰”云云而下无按语者,是颜氏以旧注为是,无须更释之例;凡于 “某某曰”之下复出: 师古曰: “某说是”云云, 是申明旧注之例;师古曰: “某说非”云云,则为旧注所无、 作者新补之例。 条例严密, 眉目清楚。 《汉书》注之文字解释,凡言 “古某字”者,为古今字;凡言 “读曰” 者, 为假借字; 凡 “破读” 字之音, 以反切表示之。 此外, 姓名、 地名等悉依 “名从主人” 之例标明音读; 汉时典章名物多援唐制以明之, 引 “今俗语”以释古言,均自有义例,读者可举一反三。《汉书注》保存的六朝以前音读, 是研究汉语音韵沿革的宝贵材料。 颜注为历代官定读本, 是魏晋至唐初 《汉书》注释的第一次汇总,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注的缺点, 是在有些地方望文生义、 增字作解。 对一部分古双声迭韵的联绵字、 同义复合词考察不清,往往字别为义, 就字形作解。 宋代以来陆续有人为颜注纠缪补缺,其中, 清人王先谦的 《汉书补注》, 近人杨树达的 《汉书窥管》,影响较大。通行版本为中华书局标点本。
贪官污吏传
明珠,字纳兰,于康熙戊午迄戊辰,十馀年间,权势最盛。是时镇定三藩,干戈将靖,明珠为满首相,与汉首相杜定德等同尽赞襄之力,故世祖恩眷颇优。尝以御书大轴赐之曰:“朕万岁馀暇,留心经史,时取古人墨迹临摹,虽好慕不衰,然未窥其堂奥,岁月既深,偶成卷轴。卿等佐理勤劳,朝夕问对。因思古之君臣,美恶皆可相劝,故以平曰所书者赐卿,方将勉所未逮,非谓书法已工也。”又于壬戌上元节,因海内安,时当令序,特宴大小臣工于乾清宫,赋诗纪盛,明珠亦与焉。次年上元节,复赐宴,且获赏马匹。甲子冬,世祖初下江南,明珠为扈从,凡苏州之虎丘、镇江之金山、江宁之雨花台,皆为踪迹所至,故其遗闻轶事,江南人犹有能道之者。
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目连所问经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