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洋

王恩洋
  • 姓名:王恩洋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四川南充人
  • 出生日期:1897
  • 逝世日期:1964年
  • 民族族群:

王恩洋(1897~1964年),四川南充人。欧阳竟无大师的入室弟子,近代著名唯识学家。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生。1913年入南充中学,1919年至北京大学旁听梁漱溟主讲的印度哲学,并由梁漱溟(1893~1988)介绍,在北大哲学系管理印度哲学图书室,得以广泛阅读印度大乘瑜伽唯识学著述。1922年至南京支那内学院师从欧阳竟无(1871~1943)主攻法相唯识学。1925年该院增设法相大学特科,他担任主任兼教授,讲授“唯识通论”“成立唯识义”及“佛学概论”。1927年因北伐战事影响,法相大学特科被迫停办,王恩洋回四川南充。1929年,在南充创立龟山书房,聚众讲授佛学与儒学。1930年,他应成都佛学社之邀,在该社讲《瑜伽真实品》《广四缘论》《八识规矩颂》等,并先后撰写《摄大乘论疏》《二十唯识论疏》《佛说无垢称经释》等。1942年在四川内江创办东方文教研究院。自1943年起他兼任支那内学院蜀院理事,除继续主持东方文教研究院院务外,先后至成都、重庆、自流井、泸州等地讲学,并著有《心经通释》《清福和尚传》《人生哲学与佛学》《金刚经释论》《因明入正理论释》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聘为川北行署政协顾问、四川省文史馆馆员。1952年,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1957年至北京,任中国佛学院教授,主讲“佛学概论”等课程。1964年在成都病逝,享年六十八岁。王恩洋以精通法相唯识著称,其所撰《大乘起信论料简》,曾从唯识学立场出发,掀起了称《起信论》为“伪托”的论战。但他在欧阳竟无与太虚之间有关法相唯识学的学术争议中,与其师独尊法相立场仍有所差异,故王恩洋法相唯识学之研究亦为太虚所推重。其一生主要著作达200余篇(部),多由上海佛学书局出版。

王恩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往事连篇

往事连篇

《往事连篇》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于1825—1826在英国《伦敦画报》连载,1826年,法文译本或者改写本在巴黎的不列颠书店与读者见面,开始时无人知道作者是司汤达。这篇小说描写了在拿破仑的军队占领意大利期间的社会风俗,世态人情。保守的人士聚集在教会的旗帜下,企图乞灵于圣母的保佑,阻止滚滚而来的革命浪潮,而教会势力则趁机制造奇迹,编造所谓圣母显灵的谎言,蒙蔽愚昧的人们;年轻人,有理智的人则对教会那一套持反对态度,他们欢迎拿破仑大军的到来。小说叙述了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劫持教皇的行动,对乱世英雄有一些精彩的描写。总之,小说描写的意大利社会是一个保守的、愚昧的社会,广大民众视教皇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因此,拿破仑大军在意大利失败,教皇复辟,掀起复仇运动是势所必然的事。

米嘉之恋

米嘉之恋

《米嘉之恋》是伊万·蒲宁杰出的一部短篇小说。作者正是因为这部小说而获得了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描绘了一个俄罗斯青年米嘉的爱情经历。他对情人卡佳有着高尚的,纯洁的要求,又因为与卡佳的短暂离别而黯然神伤。蒲宁巧妙,娴熟地刻画了米嘉的内心活动,他的萌动,迟疑,自责和对真爱的期许,最后作者以悲剧式的结尾判定了主人公同样悲剧式的命运。

渊颖集

渊颖集

元代诗文别集。12卷。吴莱撰,吴莱私谥为“渊颖先生”。《四库全书》曾据两江总督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为吴莱门人宋濂所编,卷首有3序:至正十二年(1352)胡翰序、刘基序、胡助序。后2序未署年月,均应作于至正年间。卷1为赋,卷2-4为诗,卷5-12为文。其中影响较大的《观日赋》风格近于汉赋,延祐七年(1320)以《春秋》举荐但未中选,吴莱东游昌国,于盘陀石观日出并作此赋以明志。吴莱的诗仅为3卷,但很受诗评家重视,清人王士禛《论诗绝句》说:“铁崖乐府气淋漓,渊颖歌行格尽奇。耳食纷纷说开宝,几人眼见宋元诗。”(第16首)他还提到“吴立夫长句瑰玮有奇气”(《选古诗凡例》)。吴莱的文,以18岁时所作《谕日本书》(应即指《论倭》)较有名,“人谓其有终军、王褒之风”(胡翰序),被认为古之能言善辩者也不过如此。胡助评其为文时说:“他人恒苦其浅陋,立夫独患其宏博也。”宏博正是他为文的特点。本书目录之后,有吴莱之子吴士谔所写的1则附记,据此可知本集编成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由宋濂据其家藏文集选编成书。本集有元代原刊本传世,并曾影印编入《四部丛刊》,是比较常见的善本。另外,《金华丛书》之中也收入了《渊颖集》,《丛书集成》曾据以排印行世。

太上赤文洞古经

太上赤文洞古经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

州县事宜

州县事宜

一卷。清田文镜、李卫奉敕撰。田文镜,汉军正黄旗人,雍正时先后任河南巡抚、河南山东总督。李卫,字又玠,江苏铜山人,雍正时任浙江巡抚、直隶总督,因善捕“盗”,被清世宗誉为“督抚楷模”。世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他指出,州县官为亲民之官,一人之贤否关系到百姓之休戚。雍正二年,他以大学士朱轼、吏部右侍郎沈近思在外任职多年,周知地方利弊,令其商酌规则,以为州县之南车。但不久,沈近思去世,朱轼多病,书未编成。七年,又降旨令田文镜、李卫,各据所见,缮录条例进呈。不久,田文镜胪列二十条:放任、交盘、关防、宣讲圣谕律条、放告、催科、借粜仓谷、弥盗、验伤、听断、堂事、防胥吏、慎延幕宾、待绅士、免行户、谨差下乡、劝农桑、严禁狱、讲读律例、操守。李卫胪列十条:随时随事体访疾苦,整理地方;验鞫命案,催征钱粮;禁耗羡外浮收妄索; 禁盘量漕白米石抑勒掯迟; 重治窃贼;筹储仓谷,慎重出纳;救灾恤荒;禁故纵蠹吏棍徒及盗贼赌博等;报升新垦,抵补积荒;严察发驿徒犯,私放归家。世宗披览之后,认为条理详明,言词剀切,民情吏习无不兼顾,大纲细目莫不备举,于八年下谕旨颁赐州县官各一帙,使置之桌案上,以朝夕观看,按条例执行,这样,国家即可“得司牧之贤,草野有父母之颂”(八年 《谕旨》)。本书首列道光十六年宣宗上谕,其中称,应山西巡抚申启贤奏请,再将《州县事宜》颁布通省官员,使他们严格遵守,各尽其职;次列雍正八年谕旨 (如上述)。本书有《牧令书七种》本,同治十二年重刻于羊城书局。

沂阳日记

沂阳日记

明代人撰写的随笔。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