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松

陈友松
  • 姓名:陈友松
  • 别名:字敦伟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生于
  • 出生日期:1899
  • 逝世日期:1992年3月23日
  • 民族族群:

陈友松(1899~1992年3月23日)生于湖北京山,卒于北京。原名豹,字敦伟、友松。早年留学菲律宾、美国,师从J.杜威等大师。193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间曾攻读视听教育课程。归国后任南京中央教育电影检查委员会委员,并在上海大夏大学任社会学系系主任,开设教育电影课。每班一百多名学生,经常前往上海各电影制片厂参观,这是中国大学开设最早的教育电影课程。后又先后在西南联大、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等高校任教或任职。


1936年,与卢时白、吴铁成、褚民谊、潘公展、郭有守、徐悲鸿、徐公美等发起成立全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并与中央电影摄影场、金陵大学展开合作,以推进电影教育和无线电教育为宗旨,包括自制非常时期教育及教课影片、译售并出租外国制教育及教课影片、缩制有教育意义的小型长片。同年,担任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编辑;另担任中国第一个以电化教育为名的期刊《电化教育》的主编,共出版6期,抗战开始后停刊。1937年2月,出版中国第一部有声教育电影著作《有声的教育电影》,该著作根据美国教育电影专家恩士倍杰在哥伦比亚视听教育课堂讲义编写而成,增编中国教育电影现状与需求,此举在引进和传播美国视听教育理论及其本土化创新方面做了开拓性贡献。1952年全国大专院校调整,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他长期致力于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主要著述有《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有声的教育电影》《苏联的教育》等。他学贯中西,积极从事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为中国电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努力。“文化大革命”后曾任全国比较教育学会顾问、全国陶行知研究会顾问等。

陈友松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丛桂偶记

丛桂偶记

医话著作。2卷。日本原昌克(子柔)著。刊于日本宽政十二年(1800年)。此书系作者将其平日医学见闻汇编而成。原昌克之书斋名丛桂亭,故以“丛桂”为书名。此书论述伤寒、中风、梅毒、水肿、乳痈、怪产、痘疮、食菌中毒诸病证治。对古书中蛊病之症状、病因亦予考证。书中并论述曼陀罗花、黄龙汤、牛黄清心丸等药物与治方,指出所谓“广东人参”实即止血药三七。作者阐论毒药疗疾之理。介绍张仲景、扁鹊事迹,对张仲景氏出任长沙太守事提出质疑。现存初刻本、《皇汉医学丛书》本等。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

《洞真玉清隐书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无上秘要》卷四七引「洞真玉清隐书四卷八诀」;《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高上灭魔洞景金玄玉清隐书四卷」,当即此书。原书有四卷八篇,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但《正统道藏》本分作四种经书,即《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一卷(三篇),《上清高上灭魔玉帝神慧玉清隐书》一卷(三篇),《上清高上灭魔洞景金元玉清隐书经》一卷,《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隐书经》一卷。据《无上秘要》及隋唐道教类书引文,以上四卷八篇原为一书,统称「玉清隐书经」。但各篇亦可分别单行。

海客论

海客论

海客论,唐末五代渤海国人李光玄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称渤海国海客李光玄人中华访道,初遇道人授以服气导引之术,继遇元寿先生授以还丹之道,遂撰成此论。按《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收入李光玄撰《金液还丹百问诀》一卷,其内容与本篇基本相同,但文字多出三页,当为同书之不同版本。

西山政训

西山政训

《西山政训》一卷,宋人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撰。该书是真氏帅长沙、知泉州时晓谕下属官僚政训,颇可见彼时之吏治民风。版本不详,据清刻单行本标点整理。

正源略集

正源略集

凡十六卷。清代僧达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达珍继南岳下三十九世霈霖际源、四十世昭月了贞之编纂工作,并增辑二师之略传而成书,然缺卷一与序跋。卷二至卷十六收录南岳下三十四世至四十世、青原下宗镜三世至十三世,及居士八人,计四○五人之本籍、姓氏及机缘语要。达珍又作正源略集补遗一卷,续增补二十八人,亦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

百字论

百字论

一卷,提婆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一论有百字,故名百字论,破我见等。译师之归敬颂曰:‘我今归依聪睿师,厥名提婆有大智。能以百字演实法,除诸邪见向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