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诺芬

色诺芬
  • 姓名:色诺芬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古希腊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前440年左右
  • 逝世日期:前355年
  • 民族族群:

色诺芬(Ξενοφών,前440年左右-前355年),古希腊的军事家和历史学家。雅典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受过全面的军事训练,亲身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01年—前400年,他参加并且率领斯巴达的雇佣军,远征黑海沿岸、小亚细亚和巴比伦。远征失败以后,他回到雅典,继续师从苏格拉底,可能还是苏格拉底的左右手。苏格拉底去世以后,在公元前395—前386科林斯战争期间,他再次为斯巴达带兵反对雅典。雅典公民会议因此通过决议放逐色诺芬。色诺芬定居斯巴达的斯基洛斯,拥有一块斯巴达奖赏的地产和附属的奴隶。公元前371年,斯巴达败于忒邦。色诺芬移居科林斯,专心从事著述,直到去世。在这期间,他的两个儿子参加了雅典军队,其中一人阵亡。雅典公民会议又为此通过决议,废除以前放逐色诺芬的决定。他得以多次短期访问雅典,收集著述所需要的材料。


色诺芬文武双全,著述甚丰,留存下来的不少。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关于军事技术和策略的军事著作,例如《论骑兵司令的职责》、《论骑术》、《论借猎犬之助进行狩猎》等;第二,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著作,例如《远征记》、《希腊历史》、《回忆录》等等;第三,关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理论著作,例如《斯巴达的政治制度》、《论雅典的收入》等等。这些著作大都是色诺芬根据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写成的,提供了不少有关希腊历史和希腊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在色诺芬所有著述中,最负盛名并且最有影响的还是历史著作。《远征记》记述了公元前401年到前400年斯巴达雇佣军的远征经过,历来为史学家所重视。《希腊历史》记述了公元前411年到前362年的希腊历史。色诺芬把这部著作看成是修昔底斯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续篇。尽管两书无法相比,但是《希腊历史》一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回忆录》一书记述了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至今与柏拉图的有关对话并列为研究苏格拉底生平和思想的必读著作和资料来源。


色诺芬首先是一个军事家,后来又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因而在哲学、伦理学方面缺乏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不过,他联系苏格拉底的一生事迹阐发苏格拉底的伦理哲学,不仅强调美德就是知识,而且特别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主张知识的美德即知德与实践的美德即行德不可分割,要求通过教育使人们从小把道德的认识行为和道德的实践行为密切结合起来,把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密切结合起来,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研究影响不小。

色诺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琉璃宫史

琉璃宫史

缅甸标准编年史书。因在缅王宫廷琉璃宫内编纂,故名。1829年,缅王孟既(缅名巴基道)诏令由孟越萨耶道等全国各地13位著名僧俗学者组成《琉璃宫史》编纂委员会,由缅王亲自主持整个编纂工作。学者们博采各家史书,汇集历代碑铭、档案文献、佛学经典和"雅都"、"雅甘"、"埃钦"、"茂贡"等诗史,进行整理考订,按年代顺序编纂,至1832年,历时4年完成。全书分3大卷,21分卷,约百万字。此史书记述了从远古时代原始公社起,经骠国等早期王国以及历代封建王朝直至贡榜王朝的创建者雍籍牙即位后的第二年(1754)为止的全部兴衰过程。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无所不包,内容丰富。该书因系国王钦定的"正史",又由御用高僧和封建士大夫编纂,其观点难免有唯心主义和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并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但它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和历史资料,仍不失为东西方治缅甸史学者的重要参考书。目前各国出版的有关缅甸史的著作,无不引用其史料。其中一部分已译成英、法、日等文本。现有的英译本为其第 1卷中的第3~5部分,由佩貌丁和G.H.鲁斯合译,1923年由英国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60年由缅甸学会在仰光大学再版。1909年由法国学者E.于贝将其中《蒲甘末叶史》部分译成法文,载《法国河内远东学校校刊》第9卷;日译本由日本鹿儿岛大学荻原弘明教授译出1~2卷。已在《史学》杂志上连续刊出。

洛阳缙绅旧闻记

洛阳缙绅旧闻记

宋代笔记小说集。5卷。张齐贤著。此书前题“乙巳岁”,为真宗景德二年(1005),张齐贤以兵部尚书知青州时所作。书中记述五代时期梁唐在洛阳的遗闻轶事,多据故老缙绅传闻。一般首尾完备,篇幅较长,亦颇具情节,介乎笔记、小说之间。自序称凡与旧史差异者,并存而录之。有些涉于怪诞,不可信。其中记张全义治洛之功颇为详备,旧史多加采录。其他轶事亦可备读史者参考。此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5卷,与今本合。惟《郡斋读书志》作10卷。四库馆臣曾检《永乐大典》所载此书之文,无出今本之外者,作者自序亦明言5卷,知《郡斋读书志》著录为误。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周易口诀义

周易口诀义

六卷,唐史徵著。其书缺豫、随、无妄、大壮、晋、睽、蹇、中孚八卦,余皆存。《崇文总目》与《读书志》皆谓此书是直钞注疏,以便讲解,故名《口诀》。《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大旨,乃采择旧说,诠释《周易》经传大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永乐大典》载徵《自序》云:‘但举宏机,纂其枢要;先以王《注》为宗,后约孔《疏》为理。’故《崇文总目》及晁氏《读书志》皆以为直钞《注疏》,以便讲习,故曰‘口诀’。今详考之,实不尽然。”遂举书中所引汉魏以来《易》说二十二例,认为:“多出孔颖达《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

词说

词说

蒋兆兰撰。一卷。兆兰曾于苏州任教职,精研词学,引朱孝臧、况周颐为同道。《自序》云,乃应诸生“从问词法,兼求词话”而作此书,其宗旨为:“推本屈、宋、徐、庾之旨,甄别家数选本之精,阐述前贤时彦相承之统绪”,“要使本末兼修,古今同化”。全书三十二则。首倡“学有本原”之说,“初学作词,当从诗入手”。因为“诗词实同源异派,皆风雅之流别”。“词以沉着浑厚为贵,非积学不能至”,学词者应“上探骚辨,下究徐庾,精思熟虑,一以贯之”。本风骚,重学养,贵沉着浑厚,与陈廷焯、况周颐主张相同。他反对诗馀之名,认为词也是立言之道,本于兴观群怨之旨,不能“以词为秽墟,寄其馀兴”,谓之“诗馀”。提倡婉约为词家正轨,以周清真、姜白石为宗,盛赞清真为“词中之圣”,白石为“别树一帜”。至于选本,则谓张惠言《词选》“导源风雅,屏去杂流,途轨最正”;周济《宋四家词选》“议论透辟,步骤井然,洵乎暗室之明灯,迷津之宝筏也”。宋人选本则以周密《绝妙好词》最为精粹。填词之法,首重炼意,次曰布局,三曰炼句,四曰炼字。此书所论,言皆入理,义多精当。有甲戌丛编本,民国十五年铅印本,收入《词话丛编》。

野云映禅师宗统颂

野云映禅师宗统颂

清心月灯映撰,性璨录。一卷。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本书主要辑录南岳第一世南岳怀让至第三十世铁壁慧机的略传及颂文。卷末附《野云映禅师塔铭》、《野云禅师行状》,收入《明又藏》。

药师如来本愿经

药师如来本愿经

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与灌顶第十二经同。而无神咒,及八菩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