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

胡濙
  • 姓名:胡濙
  • 别名:字源洁,号洁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武进(江苏常州)人
  • 出生日期:1375年
  • 逝世日期:1463年9月20日
  • 民族族群: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字源洁,号洁庵。明武进(江苏常州)人。建文进士。永乐五年(1407),受命察访建文帝下落,二十一年还朝。宣德元年(1426)进礼部尚书。六年,又兼领行在户部。“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与侍郎于廉合作,坚持抵抗,反对迁都。景帝即位,进太子太傅。英宗复辟,胡濙闻讯后,撑着病体入宫朝见,并在不久后请求致仕。英宗允准,赐其玺书、白金、纸币及袭衣,拨给驿车,并让胡濙的一个儿子在锦衣卫供职,允许世袭锦衣卫镇抚使。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病重。在临终前,他将几个儿子召到面前,说:“你们要谋求报答国恩,不要败坏我家的名声。”说完便瞑目而逝,终年八十九岁。英宗闻讣讯后,惊愕悲悼,追赠他为太保,谥号“忠安”,并遣使前往祭吊。胡濙留心医学,曾与医学家戴思恭讲《内》、《难》诸经,推张仲景为医学正宗。著述有《卫生易简方》、《芝轩集》、《律身规鉴》等。

胡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州县提纲

州县提纲

四卷。宋陈襄(1016—1080)撰。陈襄,字述古,号古灵。福州候官(今福建福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调浦城主簿。历知常州、杭州。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有《古灵集》传于世。本书主要论述治理州县的方法,尤其在防奸杜弊方面颇有见地。如第一卷首先论述为官应正己、省身等数十事,实为任官之根本。一说此书非陈襄所撰,因为陈襄故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而此书中却有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之语,且元初刻本不著作者名氏。该书有《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多种版本。

易冒

易冒

十卷,清程良玉撰。《系辞传》说《易》能冒天下之道,故其书命名《易冒》。因作者是一位职业卜者,所以《周易》“四尚”,此书集中发挥“以卜筮者尚其占”。全书介绍和讨论的占法基本不同于《春秋》内外传所载古占法,多秦汉之后乃至明清以来卖卜先生所传之法。卷一至卷十共列九十一个细目,前三卷是占卦的基本知识,如干支、成卦、成爻、变互、飞伏、归游、升降、岁君(太岁)、月将(月建)、日主(日月配爻象)、时辰、月破(六气之反)、旬空等。后六卷基本上是分事论占,大者如占国事,占军机,占天时,占年运,小者如学业治经之指导,功名前程之藏否,家宅之吉凶,婚姻之好坏,疾病之原因,经济之成败,出入旅行之平顺险阻,词讼之利钝,失物之寻找等等。据康熙三年(1664)自序说,此书先集旧闻,秉承师说,成《筮类》五十篇。康熙三十八年(1699)以后复究先贤阐《易》之书数十种,立法四十一篇。年四十以后,因疽发于背,杜门谢客,历三年勤成九十一篇,由友人胡介出资梓行于世。

清宫史话

清宫史话

齐如山著。在宫里,妃嫔不能与皇帝同桌用膳;上朝前,官员都在街边小馆吃早饭;有人坐火车去祈雨,结果掉了脑袋;有人在如意馆画画,后来平步青云;南书房里最多的不是书而是酱菜;内务府里管事的绝不是太监而是皇室贵胄……《齐如山回忆录:清宫史话》一书细腻生动的还原了齐如山先生记忆中的清朝宫廷。从衣食住行到礼仪制度,书里的内容有的是齐先生亲耳所听、亲眼所见,有的是他查阅内务府、敬事房、御膳房的档案后得来的第一手资料。齐先生就像一个极好的解说员,带领读者遍游神秘的皇家禁地。

韩非子白话文

韩非子白话文

诸子散文名著。战国韩非撰。五十五篇。法家重要代表著作。宣扬“法治”,主张“法”、“术”、“势”三者并用,强化中央集权,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文章锋芒锐利,严峭峻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善于运用历史故事和民间寓言进行论证,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对后世政论文写作及发展影响甚大。此为韩非子白话文!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全书分上下二卷,内分四门:显教心要、密教心要、显密双辨、庆遇述怀。卷末附“供佛利生仪”。书中集中体现了辽代佛学的圆融精神。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开篇便指出佛法有显与密不同,本无分歧,但在中土流布中却彼此攻击,他做此文的目的就是要圆通显密。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谓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为金刚手等诸大菩萨,说明佛舍利之功德与神咒内容及修持之法。经题之‘宝’字,即指如意宝珠及宝印;前者表众生之心性,后者表佛舍利之功德。谓行法供养时,能灭四重、五逆、谤法等一切重罪,而得无量之福智,脱却生死,并延长寿命,命终后,应其志愿,于十方净土中,愿生何国即得生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