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百谦

韩百谦
  • 姓名:韩百谦
  • 别名:字鸣吉,号久庵
  • 性别:
  • 国籍:朝鲜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552
  • 逝世日期:1615
  • 民族族群:

韩百谦(1552~1615),朝鲜李朝中期文臣、历史地理学家。字鸣吉,号久庵。祖籍清州。自1579年取生员第后,历任多个官职。1610年,被任命为江原道安抚使,次年又被任命为坡州牧使。辞官后,定居杨州勿移村。在任期间主持实施新收米法。新收米法首先在京畿道推行,规定以前向宫房和中央各司缴纳的常贡一律改为征收大米,即为大同法,税米也叫大同米。后来被追赠到领议政,灵位供奉在原州七峰书院。


他对易学非常渊博,担任从宣祖时期开始编纂的《周易传义》校对工作。作为实学的先驱者,他通过提倡实证、采用考证的方法来研究朝鲜半岛历史和地理。另外,他还对过去历史学家们的学说进行批判和修改,留下了《东国地理志》以及《箕田考》中刊登的“箕子图”“箕田遗制说”等。还有著作《龟岩集》。《东国地理志》以考据订正大量的传统史事,特别是对解决历来误传的沃沮、扶余等的位置和三韩各部落的名称及其居住地等问题起了很大作用,建立朝鲜实学派历史地理学体系。该书作为朝鲜历史地理学的开创性著作,具有极高的价值,为后续的历史地理研究如柳馨远的《东国舆地志》、申景浚的《疆界考》、安鼎福的《东史纲目》、丁若镛的《江域考》提供了重要启发。 


井田制因受到朱子的否认而被朱子之后的理学家所忽略。通过实证研究,韩百谦查明井田制在历史上实际存在。此后,韩百谦关于土地制度的主张,不仅被实学家作为扩充公田制的理论依据,对柳馨远、李瀷、丁若镛等多个实学者的田制改革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韩百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尼采

尼采

尼采是十九世纪后期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近百年来对他的思想内涵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从二十世纪初期起,尼采就对中国新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王国维到鲁迅都曾为他的学说所倾倒,至今仍有许多青年为之入迷。 上帝死了吗?传统的道德只是“一种有用的错误”?是“权力意志”造成了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吗?科学知识有哪些局限性?人类的进化是已经完成了还是刚刚开始?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尼采的哲学提出来的。尼采对于我们现今的时代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他对人类的心理、道德、宗教及权力均颇有洞察力:他预见了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符号论和后现代主义。这些都清晰地写在他的文章里。 本书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在上卷中,作者按哲学门类探讨了尼采的主要思想;在下卷中,作者探讨了尼采的形而上学与欧洲的虚无主义。按照海德格尔自己的说法,他的尼采解释有两个目标,一为切近的目标,即认识尼采哲学的基本解构,二为最远目标,即对作为形而上学之完成的尼采形而上学的争辩,而在存在历史的意义上,这也是对另一个开端的准备。

许负相法十六篇

许负相法十六篇

在汉代相学中以许负最为著名,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面相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根据〈怀庆府志〉记载,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现在我们还常看到很多相书中提到的〈许负相耳法〉等的书,但应该大总分是别人用其名而写的相书。如明代周履靖的〈许负相法十六篇〉就传为她的著作。

珊瑚钩诗话

珊瑚钩诗话

诗话。宋张表臣撰。三卷。表臣,字正民,里籍未详。曾官右承议郎,通判常州军州事,绍兴中;终于司农丞。书名取杜甫“文采珊瑚钩”句。此编以评论诗作及文学见解为主,兼记诗人轶事,多数条目为大段论述。作者极力称赞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尤赞杜甫。记唐代诗坛轶事较多,颇有参考价值。书中收录他自己写的诗很多,特别好录他与名流相赠之作,用以自炫,故《四库全书总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于此皆有讥刺。书中记有杂闻、琐事,不尽是论诗之言。卷三录其《示客》一文,谈诗文体裁颇详。他把所有文字分为“诗”和“文”两大类。“诗”下分古、律两门。有《百川学海》本

曹瞒传

曹瞒传

一卷,为三国吴人所作,具体撰者不详。《旧唐书·经籍志上·史部》、《新唐书·艺文志二·史部》“传记类”均有著录。

现观庄严论略解

现观庄严论略解

现观庄严论略解,四卷,法尊法师译。全称《般若波罗蜜多优波提舍(教授)·现观庄严论》。藏传佛学以此为“弥勒五论”之首,各教派均极重视,而汉传未译,弥勒五法中未列此论。系略摄二万五千颂般若经之纲要。组织为三智、八事、七十义。极为简要地概括了一个凡夫循序修持以达到成佛境地之全部过程,共272颂。分为八品:(1)一切种智品;(2)道智品;(3)一切智品;(4)一切正等现观品;(5)顶现观品;(6)次第现观品;(7)刹那正等现观品;(8)法身品。前三品令遍知一切智性、次四品为令于一切智性得自在而说加行,终品说由加行可达到佛果。三智为:基智、道智、一切种智。七十义为三智三十法,四加行三十六法,法身四法。印度依据此论而注释般若二万五千颂之著作甚多,藏文《丹珠尔》中收有二十一种,其中以圣解脱军和狮子贤的诠释为最权威;藏文的注释更多,其中以宗喀巴的《善说金鬘疏》为最著名,汉文有法尊(1902—1980)的译本及略解,详细研究的著作尚少。

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

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

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二卷,宋宗翌述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