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昱

盛昱
  • 姓名:盛昱
  • 全名:爱新觉罗·盛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50
  • 逝世日期:1899
  • 民族族群:满族

盛昱(1850—1899),字伯熙,亦作伯希、伯羲、伯兮,一字伯蕴,号韵莳,所居意园为其祖协办大学士敬徵旧邸,故世亦称“盛意园”。姓爱新觉罗氏。满族。满洲镶白旗。清宗室,肃武亲王豪格七世孙。母博尔济吉特·那逊兰保,有诗名,有《芸香馆遗诗》二卷。少慧,以博识能诗显名。光绪三年(1877)进士(一说二年,误),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益奋于学,讨测经史及中外舆地,尤详于本朝掌故沿革。历充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翰林院侍讲、文渊馆校理、国史馆协修等,累迁至右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敢言事,数劾大臣,与张之洞、张佩纶等一时被目为清流。十年,授国子监祭酒,乃探求教士之法,大治学舍,奖勤励学,士习为之一变。十四年,典试山东。次年引疾归。居家考订古籍,品赏书画,并耽医理。甲午之役,欲复出,有所赞划,受阻。益郁郁寡欢,由是寄情山水。平生崇尚风雅,所交多一时文章魁杰,又喜奖掖后进,张謇、杨锐贡太学时皆出其门。与王懿荣交最密,同以精鉴赏名于时。又与缪荃孙、沈曾植探掌故,时号“谈故三友”。诗与宝廷齐名。每有撄心时艰,自伤失意之作,亦多归心园林,放情山水之诗。杨钟羲称其五古“奇伟警拔,雅似姜白石纪游诗,沉郁处亦复近杜”,近体“浏亮隽逸,倜然不群”,词则“雄放似辛稼轩”(《意园事略》)。陈琰亦谓“近体意味有极隽永者”(《艺苑丛话》)。陈衍则以为其诗“兴趣不及偶斋(宝廷),书卷时复过之”(《近代诗钞》)。有《郁华阁遗集》四卷,凡诗三卷,词一卷(词亦名《白山介词》)。《意园文略》二卷,又撰《蒙古世系谱》。辑有《郁华阁金文》、《雪屐寻碑录》等。与表弟杨钟羲合辑《八旗文经》五六卷,附《作者考》三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四四,杨钟羲《意园事略》(《续碑传集》卷一七)。

盛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不下带编

不下带编

清金埴著。七卷。埴字苑孙,号鳏鳏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康熙二年(1663),卒于乾隆五年(1740)。此书记载了作者的见闻,包括当时文人士大夫的遗闻佚事、社会风俗、科举考试等。每卷都下标“杂缀兼诗话”,谈诗文篇幅尤多,评论诗艺,解说本事,摘录佳构隽句妙联,钩稽诗人生平事迹,对研究清代文学,颇有参考价值。作者与戏曲作家洪昇、孔尚任是好友,故谈论《长生殿》、《桃花扇》的内容亦较多,并且还记录了作者与二人的酬唱之作。所论及的重要诗文家则有王士禛、赵执信、宋荦、查慎行、杜濬、潘耒、陆圻、汪懋麟等。本书为未完稿,当系晚年所作,1982年中华书局据谢国桢藏手稿本标点整理,与作者另一笔记《巾箱说》合订出版。

法书要录

法书要录

书学论著汇编。唐张彦远编。十卷。辑录东汉至唐代元和年间各代的书法理论著作及著名法书著录等。收录较广,采辑较精,保存不少书法史料,对研究书法有重要参考价值。收载东汉至唐元和 (806—820)时各家书法理论文字及著名法书著录等共38篇,存目4篇。采集较精,前代遗文佚篇,往往赖此以传。存世版本主要有:《王氏书苑》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金箓设醮仪

金箓设醮仪

三十代天师张虚靖称真君。本仪盖出自元明。述科仪。祭诸神,请他们降临。

胜鬘经译注

胜鬘经译注

全称《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狮子吼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胜鬘”, 人名。据说是古印度*波斯匿王之女,阿踰阇国王后,承佛神威而说此经。中心内容是宣讲大乘佛教的“一乘真实”和“如来藏法身”说。亦以妇女名义说法, 引人注意。异译本有唐菩提流志等人译《大宝积经》卷四十八的“胜鬘夫人会”。

楞严经秘录

楞严经秘录

楞严经秘录,十卷,明一松说,灵述记。

分别缘生经

分别缘生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初成道,思念世间苦乐诸法,无有能了知者,梵王便来证成,佛更为梵王说十二缘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