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瑞

李岳瑞
  • 姓名:李岳瑞
  • 别名:字孟符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陕西咸阳人
  • 出生日期:1862
  • 逝世日期:1927
  • 民族族群:

李岳瑞(1862~1927),字孟符。陕西咸阳人。清光绪八年 (1882年) 中举人,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以工部员外郎充总理衙门章京, 办理铁路矿务。在此期间,先后撰写《同治间福建创立船政局考》《书魏默深筹河篇后》,提出仿造西方的坚船是防御外来侵略的有效方式。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他积极投身其中,不但接受了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思想,而且打通康有为、梁启超与刘光蕡的联系渠道。次年九月,大力支持 《时务报》的创办,主动承担为报纸募捐与代收捐款的工作,并协助推销。光绪二十三年冬,与宋伯鲁等在京的陕籍官员以救亡图存为宗旨发起 “西学会”。次年二月,为进一步宣传变法, 团结秦晋学士为国效力,又与宋伯鲁、杨深秀等将“西学会” 扩大, 更名为 “关学会” (又称“陕学会”)。三月, 与宋伯鲁、康有为等联络,将关学会与闽学会、粤学会、蜀学会等合并扩大为 “保国会”。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 六月, 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维新运动进入高潮。在百日维新期间,积极参与变法活动,利用在总理衙门任章京的职务便利,把总署掌握的有关维新变法的机密情报透露给《国闻报》主笔严复。他还时常往来于康、梁等维新派官员与光绪皇帝之间, 互通情报。还积极参与变法,向光绪皇帝提议废除旧礼节,裁汰冗员,精简机构,用客卿等。戊戌政变发生, 他闻变及时通知宋伯鲁等维新人士逃出京城。自己躲人意大利驻京使馆,在外国公使出面干预下,得以幸免。清政府革去其职,永不叙用。当年,回到陕西,闲居家中。表面不问政事,暗中与进步知识分子来往,议论时政,研讨新学。光绪三十一年,在其好友张元济邀请下赴沪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一度在中国公学兼授国文课程,编著书籍,与梁启超合著《中国八大政治家》,独立编写《春冰室野乘》《郢云闻集》 《国史读本》 (11册), 为 《甲寅》杂志撰稿,给一些报纸杂志撰写评论。宣统三年 (1911年) 后, 赴京任清史馆编修。1922年回到西安, 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及督署秘书。后又任咸阳县志主编。由于政治上失意,晚年思想比较消沉。1927年因病去世。

李岳瑞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园丁集

园丁集

印度诗集。泰戈尔作。1913年出版。中译本吴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诗集共收入85首诗。诗集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爱情。诗人热情地讴歌爱情,细腻地刻画了处于特别情绪之中的女主人公的独特心境,表达了她们爱情的强烈与内心的羞涩的统一,并且还展示了爱情的无限神秘与莫可名状的暗示。如《园丁集》——12,就是表现了爱之丰富的最壮丽的诗篇,在这里,情人的心被比做湖水,他的情妇被邀来装载她的水壶,湖水依恋地环抱她的双足,汩汩地诉说心中的秘密,形象地表现了淹没一切其他感情的强烈爱情。《园丁集》——28,则通过一个男子的自白,讲述了爱情的神秘;它是那么深沉,一切言语和表情都是无从表达的。一个情妇要完全了解她的情人,正如月亮要探测大海的深浅。除爱情外,诗集中还表现了诗人肯定现实、执著现实、反对解脱的生活态度,为诗集增加了不少的乐观与欢快。诗集中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抒情诗、寓言诗、哲理诗、宗教诗等。诗的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使诗集立意新颖,构思奇妙,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旅食集

旅食集

本集取名“旅食”,说明这里的文章都是记旅游与谈吃的。 汪曾祺所作游记尤重风景的人文意义,其文兼具文化性与文学性;汪曾祺谈吃的文章,也多文化意蕴,并非老饕炫技或者标榜见多识广,故有余味。

太上赤文洞古经

太上赤文洞古经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

钱神论

钱神论

辞赋名篇。西晋鲁褒作。《晋书》、《艺文类聚》见载,各有删节,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拼合收录。晋惠帝以后,纲纪大坏,以贫素自立的鲁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赋文假设主客对答,年轻富有的司空公子见年老贫穷的綦母先生欲以《诗》《书》求富贵,拍腿大笑,便以钱的无比神通教训綦母先生“何必读书然后富贵”。公子之议论构成本文的主体部分,大肆宣扬钱的作用:它能决定贫富穷达,“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它能主宰生死安危,“钱之所在”,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可使安,死可使活;它能改变世俗人情,钱多处前为君长,钱少居后为臣仆;甚而“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赋文尽列金钱通神使鬼的万能作用,对当时社会拜金的腐败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作者以高度的概括力、深邃的洞察力以及生动幽默的笔触,产生了讽刺辛辣有力的艺术效果,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愤世疾俗之情。本文影响巨大而深远,不仅“疾世者共传其文”(《晋书·鲁褒传》),引起时人共鸣,而且后世传诵仿效不绝,南朝梁代萧综作有《钱愚论》、清戴名世作有《钱神问对》等。袁宏道《读〈钱神论〉》曰:“闲来偶读《钱神论》,始识人情今益古。古时孔方比阿兄,今日阿兄胜阿父。”即在1700年后的今天,仍不失讽刺价值。本文语言谐谑,风格滑稽,颇似《庄子》笔法,可谓千古奇文。

东坡诗集注

东坡诗集注

诗文注。南宋王十朋(1112—1171)撰。三十二卷。十朋字龟龄,自号梅溪。浙江乐清人。绍兴进士,历知饶夔湖泉诸州,累官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著有《梅溪集》、《会稽三赋》等。此集收所注东坡诗有纪行一卷,游览二卷,古迹、咏史、述怀各一卷,书事、闲适、贻赠、简寄四卷,酬和、酬答四卷,送别二卷,燕集、怀旧、仙释各一卷,庆贺、伤悼一卷,禅悟一卷,时序、寺观、居室、花木、泉石、书画各一卷,题咏、咏物三卷,和陶诗、乐府各一卷。书中大字为苏诗,小字双行为王注。体例与《杜诗千家注》相同,后人指摘其误十之五,疑此本非十朋所为。然仍不失读苏诗之参考。有《四库全书》本。

中说

中说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十篇。其哲学思想确认天、地、人为“三才”,“天者统元气焉”,“地者统元形焉”,“人者统元识焉”,但又相信“天神”、“地祇”的存在。认为治乱、穷达、凶吉都有命,“君子畏之”,又认为吉凶祸福,惟人自召,在人自取。矛盾之处很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王道”,抨击现实社会暴政,依据孟子仁政学说,提出要统治者“遗身”(即至公无私)、“推诚”,盼望重建王道政治。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但以儒家为主。并希望恢复分封制和井田制。王通在《中说》中提出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后人因其中所记王通门人多隋唐间大臣,年龄与事实不符,或疑其为伪作,虽不尽然,但其中有夸饰之词,则为事实。中统 元世祖年号(1260—1264)。凡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