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士粦

姚士粦
  • 姓名:姚士粦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姚士粦,字叔祥,浙江省海盐县。庠生搜罗秦汉以来遗文,用力甚深。撰有《秘册汇函跋尾》,考据甚详。并与祭酒冯梦祯校刻《南北史》。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宋徐竞撰。明万历浙江省海盐县姚士粦刊本。罗昭谏江东集五卷唐罗隐撰。明万历浙江省海盐县姚士粦刊本。入清 (1644年) 后年九十余,穷饿以死。著有《蒙古堂诗集》、《见只编》、《后梁春秋》、《北魏春秋》、 《海盐图经》等书。

姚士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写于1595年。剧本写蒙太古的独子罗密欧爱上了凯普莱特的独生女朱丽叶,虽然他们两个家族之间存在着世代深仇,但强烈的爱情力量使他们不顾一切地私自到劳伦斯神父那里结了婚。但在次日罗密欧在决斗中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兄提伯尔特,因而被驱逐出境,暂住曼多亚。不久,老凯普莱特把女儿许配给亲王的亲戚帕里斯,并要她马上结婚。朱丽叶忠于罗密欧的爱情,宁死不屈,她找劳伦斯商量,神父很同情她,给她一种药,要她在婚礼前夕吞服,使她处于假死状态,但过四十二小时后就能醒过来,用这种办法逃避再次结婚。同时神父答应她写信通知罗密欧,要他立刻回来,在朱丽叶醒来时把她带走。朱丽叶照着做了,凯普莱特家的婚礼变成了丧礼。但是,罗密欧的仆人不知其中底细,到曼多亚把朱丽叶的死讯告诉了他,而神父派出的信使因故误了行程,未及时把信送到。罗密欧以为朱丽叶真死了,很悲痛,不愿单独活下去,他便买了毒药,当天晚上赶到朱丽叶的灵柩前,准备和她死在一起,在那里碰上了帕里斯,二人因误会斗起剑来,帕里斯被杀,罗密欧则在朱丽叶身边服毒自尽,这时朱丽叶醒了过来,悲痛之下,也用罗密欧的匕首自杀了。这一崇高的爱情悲剧感动了凯普莱特、蒙太古两家,多年仇恨终于消除。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揭露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歌颂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前夕

前夕

现代长篇小说。靳以著。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9月初版。全书分为4部。这是一部8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没落大家庭中20多个成员不同的经历遭遇,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生活。作者在《序》中说:“在这一个长篇里我企图描写的并不只是琐细的家事,男女的私情,和在日趋没落的一个大城市的家庭中一些哀感。我希望我的笔是一个放大镜,先把那些腐烂处直接地呈现出来,或是间接地衬托出来。”作品着重描写了女青年黄静玲终于走出旧家庭朝气蓬勃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成长起来的经历。她的父亲黄伶之思想偏于保守,但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保持了民族气节。他们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积极力量。作品也刻画了众多的时代落伍者,较有意义的是在唯心论哲学严重影响下的个人主义者静纯,游戏人间的享乐主义者静珠。虽然作品缺少经过精心构思而提炼的典型情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欠深刻,在表现抗战前夕社会各阶级的变化和动态上也显得较散漫,但作品表现了一部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上新生道路的矛盾和心态。

夜航船

夜航船

《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百科类图书。分门别类,采录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人伦政事、礼乐科举、职官考古、草木花卉、禽兽麟豸、鬼神怪异、日用宝玩、方术技艺等20个部类的条目4000多条,分为130多个子目。《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必须熟知的内容。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状况,也未尝不可以看看。

汉皋诗话

汉皋诗话

诗话著作。宋张某撰。张某,佚其名,北宋末或南宋初人。《汉皋诗话》原书久佚,卷数不详。今传《说郛》本系节编本,仅十一则。罗根泽辑补二则,得十三则;郭绍虞辑补四则,得十五则。其论诗多偏于考据注释,尤以校正杜诗者为多,亦不为无见。然其中“鲍孤雁”一则,既误以南唐人诗为鲍当诗,又称“凡物有群而孤者皆然,何独雁乎”,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所讥。郭绍虞亦谓“其论诗不免拘泥与疏舛”(《宋诗话考》)。有《宋诗话辑佚》本。

剑南诗稿

剑南诗稿

诗集。南宋陆游撰。85卷。收诗9300余首。陆游曾在川陕9年,遍历蜀中胜地,饱览祖国的山川形势和风土民情,尤其是在南郑前线,铁马秋风,戎装驰骋,接触到许多“忍死望恢复”的“遗民”,内心受到极大震撼,觉得“诗家三昧忽见前”,因将诗作题为《剑南诗稿》以纪念蜀中经历。早在淳熙十四年(1187),陆游生前其《剑南诗稿》即有门人郑师尹所编20卷本。约在其去世20年后,陆游子子遹复守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除重刊20卷《剑南诗稿》外,又刊刻《续稿》67卷以续前书。而约在嘉定十三年(1220),子遹之兄子虡已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将陆游诗通编为85卷本《剑南诗稿》。子遹与子虡续编的67卷与65卷,其中至少48卷在陆游生前已经基本编定。严州20卷本与江州85卷本《剑南诗稿》,今北京国家图书馆均藏有残本。自宋末至明季未见有《剑南诗稿》全帙覆刊本著录,明末毛氏汲古阁始将85卷本《剑南诗稿》并附《逸稿》2卷,与《渭南文集》合刊为《陆放翁全集》。通行的《四库全书》本与《四部备要》本即源出汲古阁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钱仲联《剑南诗稿笺注》是目前较好的注本。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陆游集》也收有《剑南诗稿》。

孔子与论语

孔子与论语

孔子研究著作。近人钱穆著,集有作者18篇孔学研究论文。其中有10篇探究《论语》,包括《论语》的读法和朱熹的注疏,另外数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现实文化的关系,认为“孔子思想之重点与价值,正在要替人类提出一个解决此种种问题之共同原则。”这一原则“只‘道’‘德’二字便是。”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4年初版。 该书是钱穆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结集。书中指出:儒家是 一种“人文的宗教”,孔子的教义具有“道地十足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 钱穆突出强调“情”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 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 着重理知的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 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中情欲之分异。人生 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 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