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若璩

阎若璩
  • 姓名:阎若璩
  • 别名:字百诗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西太原人
  • 出生日期:1636
  • 逝世日期:1704年
  • 民族族群:

阎若璩(1636-1704年)清学者、语文考据学家。字百诗,又字玚次,号潜邱。山西太原人。寓居陕西山阳。年幼时反应迟钝,“读书千遍不能熟”。但为学刻苦,日夜攻读,学业大进。后补学官。曾协助编《大清一统志》。


阎若璩善于发现问题,长于考证。遇有疑问,必求根底。欲有发明,必求依据。二十岁时,怀疑古文《尚书》是伪作,潜心研究三十年,著《古文尚书疏证》八卷,辨正古文《尚书》共一百二十八条,确证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是伪作,在经学、小学上是一大发现,也开了后世学者敢于怀疑经典的端绪。


阎若璩精通地理学,山川形势,州郡沿革都十分清楚。著《四书释地》一卷,又作续编,共六卷。对经文、人名、物类、典章制度进行解释,尤其是校订前人关于古代地名的错误,多有发现。


阎若璩另著有《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潜丘札记》六卷,《毛朱诗说》一卷,《困学纪闻注》二十卷,《释地余论》一卷。著作另有《日知录补正》 、《博湖掌录》等

猜你喜欢的书

太仓稊米集

太仓稊米集

宋代诗文别集。70卷。周紫芝撰 。其中乐府及诗40卷,辞赋、铭、颂、赞3卷,各体文27卷。卷首有唐文若、陈天麟序及作者自序。书名取自黄庭坚书告其甥所说“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含有自谦之意。周氏曾说:“作诗先言格律,然后及句法”(陈天麟序)。唐文若序称其诗文“清新伟丽,自成一家”;陈天麟也说他“为文章不让古作者,其诗清丽典雅,虽梅圣俞当避路,在山谷、后山派中亦为小宗矣。”事实上,其诗并无江西诗派的枯涩生硬之弊。其词早年学晏几道,后学李之仪,终能一扫秾丽之风,自成一格。但是其集中有不少为秦桧父子贺寿的诗作以及为秦桧歌功颂德的诗文,均为谄媚权奸之作,故颇为后人所讥。此集始由陈天麟在宋代乾道年间刊行。《宋百家诗存》辑入周紫芝诗1卷,《两宋名贤小集》辑入其作2卷、均题为《太仓稊米集》。本集传世的善本,均为明清两代的抄本。

新大陆游记

新大陆游记

梁启超著。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三日(1903.2.20~11.11),作者为促进北美“中国维新会”(即保皇会)的建设,赴北美旅行,并写下了这部游记。书中首先叙述四年前(1899、冬)游美不成和此次游美的经过,然后分节记述游历中所见的有关问题和事物。特别是通过记游,用较大篇幅宣传了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专制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继续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有关的思想主张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国家的弊病,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精华。但书中亦有不少对革命的攻击,对英国式“和平过渡”的吹嘘,以及对美国华人同胞的缺点的一味批评和谴责。其中关于英属加拿大的一部分内容,曾以《海外殖民调查报告书》为题发表于《新民丛报》,后收入《饮冰室合集》。

澎湖厅志

澎湖厅志

台湾地方志。清林豪修纂,薛绍元删补。十四卷,首一卷。豪修另有《淡水厅志》已著录。绍元,苏江人。光绪举人。约于光绪五年林氏撰有《澎湖厅志》稿本,由台南海东书院收藏。十八年(1892),豪修重新补缺删冗,厘为十六卷。最后薛氏删补成今本。十八年,通判潘文凤以台湾通志局征访志稿,乃追寻原稿及副本,复聘豪与当地人士互为采订,阙者补之、冗者删之,成十六卷。嗣经巡抚唐景崧再命江苏举人薛绍元删补之,厘为定本。除卷首《皇言录》外,分十二门,曰封域(规制、经政、文事、武备、职官、人物、列女、风俗、物产、旧事、艺文;析艺文为三卷,余各一卷。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

灵宝天尊说蚕娥是玄名真人化身,劝人信敬、精养,以求富贵。

比丘尼僧祇律波罗提木叉戒经

比丘尼僧祇律波罗提木叉戒经

小乘律,比丘尼僧祇律波罗提木叉戒经一卷,东晋平阳沙门法显共觉贤译。

金刚经讲义

金刚经讲义

江味农著。本书中江味农居士不仅对金刚经的字词、文意、精髓做了详细的讲解,而且兼及佛教各派的教义主张和佛教的历史,是一本佛教的百科全书。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佛教有较全面的理解,也会对金刚经有较深入的认识。本书是对金刚经释读的经典读物。《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般若经大部六百卷之一卷,文约而义精,喻为金中之刚,良有以也。六百卷文,汪洋浩瀚。而本书发挥般若要旨,既详且尽,又复旁通诸大乘经。其指导学者观照法门,不第禅宗之向上,净宗之一心,皆有所阐发而已。其尤具法眼,发前人所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