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弥坚

史弥坚
  • 姓名:史弥坚
  • 别名:字固叔,号沧洲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 出生日期:1166年
  • 逝世日期:1232年
  • 民族族群:

史弥坚(1166年—1232年),字固叔,号沧洲,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浩幼子。少警敏,娶靖王赵伯圭女。历官军器监,知临安府。开禧二年,为两浙路转运判官兼知临安府。三年,升副使兼知临安府,权兵部侍郎。兄弥远入相,以嫌出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嘉定间,知建宁府(《嘉靖建宁府志》卷五),行义仓法,真德秀纪其政绩。六年,知镇江府,荐刘宰于朝。八年,以宝谟阁直学士奉祠(《嘉定镇江志》卷一五)。绍定五年,以资政殿学士、光禄大夫卒,赐谥忠宣。《全宋诗》卷二八六三录其诗一首。文收入《全宋文》卷六七○○。事迹见《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延祐四明志》卷五、《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五。

史弥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濒湖炮炙法

濒湖炮炙法

《濒湖炮炙法》,中药炮制书籍,明代李时珍著。本书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谷类,分类论述各个药物的炮制方法,对后世医家有参考价值。

金陵春梦之八:大江东去

金陵春梦之八:大江东去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八集《大江东去》‌以蒋介石退守台湾后的晚年岁月为终章,反思其政治生涯的成败得失,勾连近代中国沧桑巨变。借“大江东去”意象,隐喻旧时代的终结与历史不可逆转的进程。

福尔摩斯大失败

福尔摩斯大失败

刘半农著,《福尔摩斯大失败》第一案至第三案,1915年2月刊于《中华小说界》第二卷第二期,第四案,1916年4月刊于《中华小说界》第3卷第4期,第五案,1916年5月刊于《中华小说界》第3卷第5期。署名:半侬,标“滑稽小说”;后收录于胡寄尘选编的《小说名画大观》第二十三册(中华书局,1916年10月初版)。数年前,世界大侦探福尔摩斯自英伦来上海,以不谙世故,动辄失败。《时报》曾揭载其事。福大愤,遄回英伦。探务之余,悉心研究中国社会之种种色相,其苦乃大有类于苏秦之刺股。

蒙斋中庸讲义

蒙斋中庸讲义

四卷。南宋袁甫撰。甫字广微,鄞县(今属浙江)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兼国子祭酒,谥正肃。此书散见于《永乐大典》中,不见记载,只有朱彝尊《经义考》著录袁甫所撰《中庸详说》二卷,并且称已佚,可能指的就是此书。该书备列经文,逐节训解,盖平日记录以授门生弟子。袁甫之学出于杨简,杨简之学出于陆九渊,故立说多与九渊相合。如讲自诚明一节云:“诚不可传,可传者明,明即性也,不在诚外也。”此即《象山语录》所谓“诚则明,明则诚,此非有次第,其理自如此”之说。《四库提要》称其“虽主持过当,或不免惝怳无归,要其心得之处,未尝不自成一家。”该书原已佚,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成,按经排列,分为四卷,并且加了案语,以匡正其误。

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梵名Bhadra-cari^-pran!idha^na ,或 Samantabhadra-carya^-pran!idha^na-ra^ja。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普贤行愿赞。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以偈颂赞叹普贤菩萨十大愿。总计七言四句六十二颂一七三六字。盖此赞为四十华严经最末之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所揭出,原有别行本,即相当于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之文殊师利发愿经。

八大菩萨经

八大菩萨经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在本经中,佛陀告舍利弗,若能一心忆念东方之无能胜国善精进吉祥如来、无我国普照如来、善爱国吉祥如来、寂静藏国印捺啰计都特缚惹王如来、离尘国喜功德光自在王如来等五佛名号,或书写读诵讲说,则不堕于恶趣、下贱中,能生长寿天,免于五浊、三灾、八难等,能成就最上道。本经名八大菩萨,乃取经首所列八大菩萨之名(妙吉祥、圣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除盖障、地藏)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