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 姓名:黄庭坚
- 别名:字鲁直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 出生日期:1045年8月9日
- 逝世日期:1105年5月24日
- 民族族群: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出苏轼之门,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创“江西诗派”,书法为“宋四家”之一,著作有《山谷文集》等。幼警悟,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他是宋代继苏东坡之后的另一大家,并且他是苏东坡的得意弟子兼知心朋友,历来都是“苏黄”并称。他在17岁时便和周越学书,坚持学书20余年,深受其影响;后又以苏舜钦为师。他主张学习书法当重在“悟”,当然这里的“悟”要从书法作品本身中去参悟,穷微测妙,推求奥赜。他说:“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山谷文集》)他曾投入黄龙派嫡传弟子晦堂沮心禅师及沮心的弟子死心悟新禅师的门下,聆听禅旨,因此他的许多书法作品的内容也实属佛门禅语,如《明瓒诗后题卷》、《发愿文》、《华严疏》、《诸上座帖》、《头陀赞》、《阴生长诗》。《宋史》本传云:“山谷善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宋徽宗云:“黄书如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元赵孟頫云:“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望之如高人胜士,令人敬叹。”明王世贞云:“山谷大书酷仿《鹤铭》,狂草极拟怀素;生平见山谷书,以侧险为势,以横逸为功,老骨颠态,种种槎出。”山谷亦尝自论曰:“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墨迹,乃窥笔法之妙。”又谓:“元祐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汤浆,乃悟笔法。”
黄氏名世之作有《戒石铭》、《梁父吟帖》、《王长者墓志铭稿》、《黄州寒食诗卷跋》、《五马图卷跋》、《李太白忆旧游诗卷》、《草书千字文》、《草书杜诗》、《松风图诗卷》、《狄梁公碑》、《悟轩石刻》、《砥柱铭碑》、《伏波神祠碑》等,书论有《论古人书》、《论近世书》、《论书》、《论虫书》等。《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哥白尼式的革命
杜威将康德的以自我为中心代之以自我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为中心时,他赋予这种相互作用以极为广泛的含义。他认为除了主客、心物等的相互作用外,人的全部生命、生活、行动都包含着不同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意义就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都具有实践意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由自我中心论到相互作用中心论的转向实际上就是由主体性形而上学到实践的转向。这可以称为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卡尔曼情变断魂录
本书是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卡尔曼情变断魂录》《达芒戈海上喋血记》《马铁奥仗义斩子》《费德里哥得道升天》《一赌失足千古恨》《维纳斯艳惊伊尔城》等六篇*能代表其小说成就、体现其艺术特色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
吴都文粹续集
诗文总集。明钱谷(1503—1572)辑。五十六卷,补遗二卷。谷字叔宝,号罄室,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孤贫,游文征明之门,得染水墨法。好读书。闻有异书,虽病必强起亲观,手自抄写。穷日夜校勘。至老不衰。所录古文金石书几万卷。有《三国类抄》,《南北史摭言》,《隐逸集》等。是集乃谷仿宋郑虎臣《吴都文粹》,辑成续编,凡九十八万七千余字。正文含都邑、城池二卷,学校五卷,风俗、节令等一卷,公廨、仓场、古迹等四卷,书院一卷,祠庙等五卷,山二卷,山水四卷,题画二卷,花果、食品、徭役一卷,道观一卷,寺院六卷,桥梁二卷,坟墓等九卷,杂文二卷,诗三卷,诗词二卷,五十三、五十四卷缺,诗文集序二卷,补遗上、下二卷,收有西晋左思《吴都赋》,明钱仁夫《维摩寺》,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等诗文。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载,谷“仿郑虎臣《吴都文粹》,辑成续编,闻有三百卷,其子功甫继之,吴中文献藉以不坠。”今本五十六卷,其中第五十三、五十四卷具逸,第五十卷亦残缺,已非完本。其中各门分类,亦多未确。《四库全书总目》指摘其“能博而未能精”。然其所选自说部、类家、诗编、文稿以至遗碑、断碣,采辑甚富,几乎为郑书之十倍,吴中文献多藉是以流传。有《四库全书》本,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长沙方歌括
方书著作。六卷。清 ·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陈氏指出长沙方“其义精,其法严,毫厘、千里之判,无一不了然于心,而后从心变化而不穷”。
雾中花
该篇设定是抗战结束后霍桑、汪银林、包朗的再聚首。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加上战乱,一切近可以说“惨不忍睹”。故事讲述霍桑和包朗的好友何乃时医生找到他们,他的学生岑纪璋为一户姓顾的人家当家庭医生,那家的女儿顾玲玲被人用灵璧石打碎脑袋致死。程小青 《蓝皮书》 1948.12.15-1949.3.20
天目中峰广录
中国禅宗语录。简称《中峰和尚广录》。三十卷。元代慈寂编。慈寂(生平不详),中峰和尚的门人。中峰(1263—1323),俗姓孙,法号明本。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县)人。为临济宗僧人,又称智觉禅师、普应国师。幼时即于天目山参谒高峰玄妙,二十四岁时随其出家,为嗣法弟子。其后居无定所,自称幻住道人。因其德行高超,僧俗共相瞻礼,被誉为江南古佛。元仁宗曾召请入内殿,固辞不受,仅受金襴袈裟及“佛慈圆照广慧禅师”之号。至治三年(1323)圆寂,世寿六十三岁。此书为慈寂等所集中峰和尚之语要,其内容包括示众、小参、山房夜话、信心铭辟义解、楞严徵心辩见或问,别传觉心、金刚般若略义、幻住家训、拟寒山诗、东语西话、杂著、偈颂等。在这些语要中,中峰广泛运用各种经典要旨及诸宗师的话头。其中经典有《华严》、《法华》、《圆觉》、《维摩》、《楞伽》等经,宗师的话头有达摩、慧能、临济、黄檗、百丈、沩山、洞山等人的言语。中峰在此书中,融合各家之说,主张禅净合一、禅教一致。收录于《卍正藏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