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黄庭坚
  • 姓名:黄庭坚
  • 别名:字鲁直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 出生日期:1045年8月9日
  • 逝世日期:1105年5月24日
  • 民族族群: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出苏轼之门,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创“江西诗派”,书法为“宋四家”之一,著作有《山谷文集》等。幼警悟,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他是宋代继苏东坡之后的另一大家,并且他是苏东坡的得意弟子兼知心朋友,历来都是“苏黄”并称。他在17岁时便和周越学书,坚持学书20余年,深受其影响;后又以苏舜钦为师。他主张学习书法当重在“悟”,当然这里的“悟”要从书法作品本身中去参悟,穷微测妙,推求奥赜。他说:“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山谷文集》)他曾投入黄龙派嫡传弟子晦堂沮心禅师及沮心的弟子死心悟新禅师的门下,聆听禅旨,因此他的许多书法作品的内容也实属佛门禅语,如《明瓒诗后题卷》、《发愿文》、《华严疏》、《诸上座帖》、《头陀赞》、《阴生长诗》。《宋史》本传云:“山谷善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宋徽宗云:“黄书如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元赵孟頫云:“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望之如高人胜士,令人敬叹。”明王世贞云:“山谷大书酷仿《鹤铭》,狂草极拟怀素;生平见山谷书,以侧险为势,以横逸为功,老骨颠态,种种槎出。”山谷亦尝自论曰:“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墨迹,乃窥笔法之妙。”又谓:“元祐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汤浆,乃悟笔法。”


黄氏名世之作有《戒石铭》、《梁父吟帖》、《王长者墓志铭稿》、《黄州寒食诗卷跋》、《五马图卷跋》、《李太白忆旧游诗卷》、《草书千字文》、《草书杜诗》、《松风图诗卷》、《狄梁公碑》、《悟轩石刻》、《砥柱铭碑》、《伏波神祠碑》等,书论有《论古人书》、《论近世书》、《论书》、《论虫书》等。《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意大利之旅

意大利之旅

蒙田于1580年9月5日从法国博蒙出发,途经瑞士和德国,进行了为期共十七月又八天的意大利之旅。离开蒙田城堡书房,他有机会深入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象而生动地记录下了所经之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人的宗教信仰,集结成《蒙田意大利游记》。与其他旅客关注点在名胜古迹上面不同,蒙田将目光停留在表现“人”的标志上,不论是乡野播种的土地,还是城市的行政结构、马路铺设、建筑特点,还有对于新出现的工艺技术与农耕器械,都表示同样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一一作一番认真的描述。

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

美国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29年,为作者的代表作。小说以个人幸福被战争摧毁为主题,描写了一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与英国女护士的恋爱悲剧,真实地反映战争的野蛮和残酷性,谴责了战争给人类心灵所造成的创伤。男女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在战场上相遇并相爱,他们都凭着爱国热情,志愿参加战争,然而战争的残酷性和欺骗性,尤其是对人们获得幸福安宁生活的阻碍,使他们产生了厌战的情绪。在一次撤军中,亨利险些被军事法庭误认作奸细而枪毙。最后他们双双冒死逃亡瑞士,在那里度过了3个月的幸福时光,后凯瑟琳死于难产,抛下了孤苦的亨利。主人公的厌战情绪,典型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饱经战争创伤的一代人的思想情绪。作者不问战争性质,一律采取否定的态度。其中流露出较浓重的悲观情调。在艺术上,简洁含蓄的笔法、客观冷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浓郁的抒情、电文式的对话、简短的内心独白、凝炼的日常用语等构成了海明威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后世作家影响很大。

书法雅言

书法雅言

明项穆撰。沈思孝序。一卷。分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等十七节。其中多有创新之说,如“形质”中在“中和”、“肥”、“瘦”三种书法形态之外,又提出“瘦而实肥”的“清妙”和“肥而实秀”的“丰艳”。又在“老少”中提出书法“老”与“少”的命题。认为“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姿颜。……融而通焉,书其几矣。”这些新颖的见解充实了我国古代书论的宝库。有明万历刊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

默庵集

默庵集

诗别集。明曹义(号默庵)著。五 卷。作者所著诗文集均藏于家,但今仅见诗集 行世。卷首有明成化四年(1468)曹安序。卷末 有附录(又作“后集”)一卷,收入悼念作者的诗 文及文集、诗集原序各一篇。署“剡溪刘兰、金 溪邓春编次,华亭曹安校正”。传本较少见,诗 多为吟咏志趣及酬答之作,特点不明显。有明 成化刻本。

论语全解

论语全解

宋陈祥道(字用之)撰。共十卷。认为孔子“言义则存乎《春秋》,言理则存乎《论语》”。认为《论语》乃孔子“言理以答学者之问”(《论语全解原序》)的著作。就《论语》逐篇逐章作了诠释。“祥道长于三礼之学,所作《礼书》世多称其精博,故诠释《论语》亦在礼制最为明晰。”(《四库全书提要》)如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章,除例举“孔子于圣仁不敢居,于管仲则称仁”外,还引《礼记·乡饮酒》酬宾之礼以示尊贤养老之义。又如解“师冕见”章,则引《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说明礼待瞽者如老者之义以明之。再如“臧文仲居蔡”章,则引《礼记·礼器》“诸侯以龟为宝,家不宝龟”的古制来说明鲁大夫臧文仲藏大龟,是一种不明智的僭礼行为。其学术本宗王安石氏,故往往杂据庄子之说以作佐证。如引老庄之说以释《为政篇》中孔子答哀公“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之语。解释虽未必尽合原意,而旁引曲证颇为详核,其可取之处甚多,故绍圣后与王安石《论语注》皆为当时所重。有《四库全书》本。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