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瓮老人

- 姓名:抱瓮老人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抱瓮老人,明朝姑苏人,真名不详,编有《今古奇观》一书。鉴于“三言”、“二拍”卷帙浩繁,不易购得且良莠不齐,抱瓮老人选出其中佳作四十篇编成《今古奇观》,姑苏笑花主人序。大获读者的欢迎,流行至今。《今古奇观》书前题有“墨憨斋手定”,可能是冯梦龙的朋友。
抱瓮老人考
《今古奇观》是,部拟话本小说选集,版本重多,流传甚广,在国外,其全译或选译本布有十数种之多。它在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人所共知的。 _作为一部重要的小说集,其选辑者姑苏抱瓮老人为何许人了直至今天尚无人作过翔实考证。笔者认为,他命是明遗民诗人顾有孝。 顾有孝之友,民族英雄魏耕《雪翁诗集》卷四有《秋夕宴集吴松顾有孝北郭草堂,顾请予作抱裁丈人歌,予时大醉,为赋此篇,不目知其潦例也》一诗。“丈人”系对老人的尊称,在魏耕称“抱瓮丈人,者,在顾氏本人则当是“抱瓮老人”,虽相差一字,实质上却没有截然区别。 .称顾有孝为“抱瓮丈人”者,又见于如皋人藏,题为“朝鲜人著”的《皇明遗民传》。是书卷六载:“顾有孝,字茂伦,号雪滩,又号抱瓮丈人,吴江学生。国亡隐居,雕百家诗盛行于世。家贫甚,而宾至辄该连,’江左有蓝菜孟尝君之目。” 《皇明遗民传》成书于清乾隆五十六年至嘉庆五年间,其称“丈人”,显然是对前人资料的转抄。而其实质,也应是“老人”的变易。
“抱瓮老人”续考
作为“三言二拍 ” 最为重要的选本 ,《今古奇观 》 刊刻后流传很广 , 影响很大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今古奇观 》 的选辑者 “抱瓮老人 ” 究竟为何人 ,却鲜有学者论及。袁世硕先生在为上海古籍 出版社影印明刻本《今古奇观 》 所写序言中提及明末清初诗人顾有孝 可备一考。专门性考辨文章仅有冯保善先生《〈今古奇观 〉 辑者抱瓮老人考 》 1篇 ,此文认为“抱瓮老人 ” 当为明末清初诗人顾有孝 ,然而细加考辨 ,可以发现文章中有颇多可以商榷之处①。此书刊刻年代的认定 对于其选辑者的考辨极为重要。现在《今古奇观 》 仍存 2种明刊本 ,其 中上海图书馆所藏 1种已经影印出版 ,为此书选辑者的考辨提供了资 料。此书之几种古人序跋 ,也为此书刊刻年代的认定提供了线索。 “抱瓮 ” 典故出处 ,以及与其相近的几个词条的考释对于“抱瓮老人 ” 的 考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抱瓮老人 ” 是否为顾有孝 ,还有必要在更为 广泛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作进一步考辨。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 ,作为冯 梦龙和凌濛初共同交游圈中的著名小说选辑家陈继儒有可能是这位 “抱瓮老人 ” ,这也只能是一种推测 ,考实则需要更多资料的发现。
抱瓮老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圣济总录
中医方书类著作。全书200卷。载方两万余首。宋徽宗赵佶组织医官撰写而成。约成书于宋徽宗在位的末期。宋徽宗赵佶曾留意医学,于1118年(重和元年)撰有《圣济经》10卷,其后,又召集全国名医,收集民间经验良方,选辑“内府”所藏秘方,汇编成此书。该书几乎把汉以后的方书收罗殆遍,并经剔选后搜集成书,载方两万余首。是一部大型医方书著作。该书以病分门,门各有论,先论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后列方药和治法。卷一至卷二为运气,卷三至卷四为叙例、补遗和治法,卷五至卷四十为风、痹、寒、渴、疟等外感诸病,卷四十一至卷五十四为脏腑诸病,卷五十五至卷一百零一为内科杂病,卷一百零二至一百二十四为五官及咽喉诸病。卷一百二十五至一百四十九为外科诸病,卷一百五十至一百六十六为妇人妊产诸病,卷一百六十七至一百八十二为小儿诸病,卷一百八十三至一百九十为乳石、补益及食治,卷一百九十一至一百九十四为针灸,卷一百九十五至一百九十七为符禁,卷一百九十八至二百为神仙、服饵。
蜃楼
故事说的是一名叫陈逸群的海龟青年,因病去到杭州静养,想起自己的各种罗曼史,以及在杭州各种艳遇的事情。故事表达出了当时在各个西方列强压迫下,中国爱国青年的愁苦和无助。本篇最初发表时,未完,作者未曾续写,也未收入集子或单独出版。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除第四章最后一节)曾在一九二六年六月《创造月刊》第四期上发表过。
九华诗集
宋诗别集。1卷。陈岩著。本书为专门题咏安徽省九华山的名胜和物产的专集。原作甚多,已有散佚,此本为元至大年间方时发收集遗留作品210篇重刊的。《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皆七言绝句,凡咏名胜者二百另七首,咏物产者三首。九华山自唐以李白得名,诗家多有题咏,而取泉石洞壑之胜,遍加品目,实莫备于是编”。如《甘露泉》:“山接灵河两派长,松间石上泻天浆。几思吸取清泠味,洗我一生烟火肠。”《云外峰》:“耸入云端一壁青,地高转步即天京。有人著履冲云去,但见云从脚下生。”诗风清新秀逸,有潇洒出尘之意。卷末附释希坦同类诗11首,是后人从《池州府志》中收录的,可与本诗集互为印证。
北洋水师章程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该书介绍了其章程。《北洋海军章程》于1888年12月17日,清朝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同日颁布施行。该章程由任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撰写,阐述了北洋水师船制、官制、升擢、事故处理、招考学生、俸饷、恤赏、工需杂费、仪制礼节、钤制、军规、简阅、武备、国旗、将旗、通语旗、水师后路各局等事项。
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
一卷 (唐)释窥基撰 金皇统九年至大定十三年(1149-1173)刻元重修赵城金藏本,《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为佛教因明类著作,仅存于《赵城金藏》。上世纪30年代曾经单卷模拟复制,并影印收入《宋藏遗珍》。但其后遗失。遗失的具体时间,应在1935年复制归还广胜寺之后,1949年送交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之前。由于《赵城金藏》在辗转搬迁的过程中曾经石门(今石家庄)、保定,故今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发现本卷,亦在情理之中。现虽缺失原卷之第8纸以后部分,但沧海遗珠,再现世人,令人惊喜。
弘明集
中国古代佛教论著文集。收入东汉末至南北朝萧梁时期中国人撰写的佛教论文以及相关文章。僧祐编集。僧祐《出三藏记集》所列《弘明集》目录为10卷,今本14卷。各种佛藏中都收有《弘明集》,另外有明万历汪道昆本,清光绪22年金陵刻经处本及《四部丛刊》本。选编了东汉以后至梁代的佛教各类文章183篇。书末有作者自撰《弘明论》,又称《弘明集后序》,将当时社会上怀疑、排斥佛教的议论,归纳为“六疑”,一一加以辩驳。这些文章,论争之文居多,并均系“梁以前名流著作”,大部分在后来佚失,因《弘明集》而得以传世。故该书在中国佛教史上居有极高的资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