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

孙武
  • 姓名:孙武
  • 别名:字长卿
  • 性别: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545年
  •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470年
  • 民族族群: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与孔子同时。名武,字长卿,齐国人。祖先原居陈,又因战乱避于齐。祖父名田书,因征战有功,赐姓孙。孙武是将门之后,从小习武练兵,善于击剑。后流寓于吴,隐居不出,专心务农与兵法研究。在春秋各国纷争的历史时期,他总结前代及当时的战争经验,著兵法十三篇,用以指导军事斗争。约公元前512年,结识了楚国亡臣伍子胥,二人过从甚密,建立了友谊。后吴王阖闾取得王位后,采纳伍子胥的建议,拜孙武为大将。孙武任大将后,助吴王发展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并与伍子胥共谋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国都城郢城(今湖北江陵北),吴国因而成为春秋末期重要强国。吴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声威大振,显名诸侯,称霸中原。吴国强大之后,孙武不愿做官,功成身退,隐居乡村,不知所终。


孙武留下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名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全书共十三篇,论述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问题。对于战争的看法,孙子首先指出:“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即战争关系着国家存亡,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接着提出“五事”、“七计”,强调必须掌握战争的一般原则,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才能预见战争的胜负,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从战争的实际出发,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指导思想。这是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他指导作战的基础。只有确切了解敌我双方的全方面的情况,然后进行周密的比较分析,从而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孙武还强调作战指挥上要“求之于势”,注重指挥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即“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形”等。《孙子兵法》中也反映了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这部书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不断的润色加工,到战国中期才成书。《汉书·艺文志》载该书82篇,曹操作注时,削其繁剩,取其精粹,还其旧制。这部书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成为历代军事家必读之书,在世界也有广泛的影响,有很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实用价值。美国把《孙子兵法》列入“国家战略”课程。孙武以其显赫的战功和著名的兵书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兵法》所阐明的理论原则,今天已被运用到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众多领域,创造了奇迹。

孙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婚礼的成员

婚礼的成员

《婚礼的成员》是20世纪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佐治亚州的一个南方小镇为背景,围绕一场婚礼,讲述了十二岁少女弗兰淇短短四天的夏日经历。弗兰淇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她和父亲生活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暑假她就和她的表弟约翰·亨利及黑人保姆贝丽尼斯在厨房打桥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聊着相同而不着边际的话题、吃一顿长长的晚餐,或者什么事也不做。而让弗兰淇对生活产生新期待的是她哥哥贾维斯的婚礼——贾维斯和新娘嘉妮丝将在冬山举行的婚礼。弗兰淇不光想着参加婚礼,她更想婚礼后追随哥哥嫂嫂而去,永远离开那个让她感到无聊、孤寂的小镇。事与愿违,婚礼结束后新郎新娘乘车而去,留下疯狂尖叫地、绝望的弗兰淇。于是弗兰淇打算离家出走,但对一个十二岁的女孩来说,当她真正孤身一人站在空荡荡的街道上时,对前途的未知和茫然无措感更让她失落。“世界此时那么遥远,远得让弗兰西丝无从想起”“世界太遥远,她不再有任何办法参与其中”。接着,她父亲通过警察找到了她,把她领回家。

孙宗伯集

孙宗伯集

诗文集。 明孙继皋(1550—1610)撰。十卷。继皋字以德,号柏潭,江苏无锡人。万历进士第一。官礼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论救诸谴谪言官,无所避讳。陈太后梓宫发引,神宗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灾,遂致仕去。此集约万历末成书,收入《四库全书》,清咸丰兵焚版毁,光绪间重新排印。约二十九万字。卷首有作者画像,后附徐宏基等五人赞,《四库全书》总目、明史传、行状等。共收各体文五百余篇,诗四百六十首。末有其八世孙祖绳撰《先公伯公集十卷会蒙》。继诗文雍容恬雅,风格近台阁派。有《四库全书》(题名《宗伯集》)本,光绪十六年(1892)鼎元堂本。

伤寒摘锦

伤寒摘锦

又名 《万氏家传伤寒摘锦》。伤寒类著作。明万全(约1495—1585) 撰。二卷。全有《育婴秘诀》 已著录。本书初刊于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因书中重点选摘 《伤寒论》 中有关六经脉证治法条文,间采《内经》等医籍有关论述为补充,故名“摘锦”。上卷为三阳经病之证治。下卷除记有三阴经病之证治外,尚记有伤寒两感,差后劳复、阴阳易、痉、湿、喝,霍乱等脉证治法,并逐条注释。由于所选条文除摘自 《伤寒论》 外,还取自 《内经》等医籍。注释简明切要,有助于读者对《伤寒论》 的理解和研究。有清康熙间视履斋刻《万密斋遗书》本,乾隆四十三年(1775) 《万密斋医学丛书》重印本。

见闻纪训

见闻纪训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着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书记载的故事多挖掘因果报应,虽然大旨上是出于对人劝戒的用意,但还是语怪者太多。明万历己卯许琳刻本三卷附《碧里杂存》一卷,又《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等。

谪星说诗

谪星说诗

诗话著作。近人钱振锽撰。钱振锽,字梦鲸,号庸人,又号名山,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授刑部主事。有《名山集》等。《谪星说诗》一卷,以论评为主,大抵推重白居易,服膺王若虚之论;强调作诗要自抒胸臆,有自我在。书中即据此意,攻驳严羽《沧浪诗话》。如严羽谓己诗置之古人诗中不能辨者为上,钱氏批评云:“我诗有我在,何必与古人争似,如其言,何不直抄古诗之为愈乎?”又如严羽谓读李杜诗犹如挟天子以令诸侯,钱氏批评云:“此明明随园所谓摹杜尊韩,托足权门者也。此辈自供其势利无知之状,可发一笑。”又云:“沧浪《诗辨》、《诗法》,拘滞不化,得未曾有。其谨守门户也,一若自在一步,便为放纵;其分界时代也,一若进退一日,便有高下。分别体制音调局法,不遗馀力。其书盖笨伯一人之私言,自家以之为用功之阶梯,若必强人就我,则大谬矣。”辞锋之峻厉,与冯班《严氏纠谬》同。钱氏有《论诗》诗云:“正当痛快忽支离,玉石纷陈未可师。 安得数年天假我,闭门遍改少陵诗。”其狷狂之态如此。有《名山三集》本。

蕉窗雨话

蕉窗雨话

《蕉窗雨话》不分卷,记载清代中期以后的朝野杂事九件。所言诸事较为常见,但记述细致曲折。今据民国《满清野史编》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