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臣

武汉臣
  • 姓名:武汉臣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济南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武汉臣,济南人,生平不详,约元宪宗元年前后在世。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一种,其中《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包待制智赚生金阁》二种有传本存世。《虎牢关三战吕布》仅存残曲一句,其余八种皆佚。武汉臣在元杂剧中;属于本色派作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远山迭翠。”明·贾仲明为其补挽词云:“先生清秀济南人,风调才情武汉臣。《登坛拜将》穷韩信,《老生儿》关目真;新传奇十段皆闻。听泉水,看暮云,如此黄昏。”所谓“十段皆闻”,指武氏的十种杂剧:《抱侄携男鲁义姑》、《女元帅挂甲朝天》、《曹伯明错勘赃》、《穷韩信登坛拜将》、《赵太祖创立天子班》、《郑琼娥梅雪玉堂春》、《谢琼双千里关山怨》、《四哥哥神助》及前述《老生儿》与《三战吕布》。另明·臧晋叔《元曲选》以《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归于武汉臣杂剧目下,据《录鬼簿续编》所载,乃贾仲明所撰(见《玉壶春》本事按语),疑臧晋叔把《玉堂春》误传为《玉壶春》。再《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杂剧,《元曲选》著录为武汉臣撰,疑与武氏《四哥哥神助》相混,因二剧情节相同。据《录鬼簿续编》,《生金阁》剧疑为元明间佚名作者所撰,今暂从《元曲选》。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是写家资巨万的员外刘从善无子嗣,女婿为争得家财,迫害、排挤刘之亲侄,还想暗害已经怀孕的刘妾。刘从善广散家财,多行善事,终于得一老生儿。剧中宣扬因果报应及封建宗法观念,但通过一个富贵家庭财产继承问题引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却也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风尚和人情世态。此剧还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生活面。故事起伏跌宕,戏剧性较强。曲文当行,宾白生动。此剧在19世纪初即被译为英文,后又有法、德、日译文。《包待制智赚生金阁》写庞衙内杀害郭成,霸占其妻,夺走他的宝物生金阁,最后终于被包拯惩处。此剧中包拯于第 3折才出场,遇到被害人的鬼魂告状,有城隍庙夜询鬼魂,鬼魂冲散社火鼓乐等情节,这在演出中当有特技表演和火彩场面。《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写妓女李素兰与李斌的恋爱故事。天一阁本《录鬼簿》记贾仲明也有此作。研究者有怀疑今本是贾作而非武汉臣所撰。


《生金阁》写书生郭成进京求取功名,庞衙内夺去了他随身携带的家传宝物生金阁,并要强娶他的妻子李幼奴。郭成不允,被庞衙内铡死。郭成的冤魂提头跑出,闯散了元宵节的花灯社火。开封府尹包拯微服巡访,得知此事,便设计赚出生金阁,将庞衙内正法。剧本揭露了权豪势要横行不法的凶残面目,但笼罩着浓厚的恐怖气氛和宿命思想。臧懋循以为此剧即《录鬼簿》中著录的《四哥哥神助提头鬼》的异名。

猜你喜欢的书

雍正河南通志

雍正河南通志

河南地方志。清田文镜等修, 顾栋高等纂。八十卷。文镜,汉军正黄旗人。累官县丞、总督。栋高字复初、震沧,号左畬,江苏无锡人。康熙进士,官内阁中书,精通经史,著述甚富。明成化、嘉靖、清顺治、康熙五修其志。继康熙三十四年顾志之后,于雍正八年(1730)修成此志,是为六修。一百七十余万字。分圣制、舆图、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城池、礼乐、兵制、河防、水利、 封建、 田赋、漕运、盐课、邮传、风俗、物产、职官、 公署、仓庾、学校、选举、祠祀、陵墓、 寺观、 古迹、帝后、名宦、人物、理学、儒林、文苑、 隐逸、列女、流寓、艺文、辨疑,凡四十二门。门下或列细目,共以百计。沿革门以下附有表、 图、灾异、形势、关津、桥梁、古今河道、河防、拾遗等专目。故后人讥其繁琐。但从内容上补前志缺遗甚多,如仿朱思本画方计里法,于通省、八府、七州绘制地图十九幅,其中山脉河流宁详勿略。顾志多漏开封、南阳州县,本志据各史地志核实备载。名宦、人物、宁慎毋滥。邮传、选举、盐课三志较顾志为详。增设礼乐、水利、漕运、理学、儒林、文苑等门。艺文志部分内容入职官志,故由十五卷缩为八卷。所增门目内容多有关国计民生。另有中岳嵩山图、王屋山图、周公营洛图、万寿宫图等十五幅,以归淮图于水利价值最大。卷五星野门所附祥异,详载有关河决、地震、旱灾具体情况。山川门按府州县三级分载山、岳、河、堤等数以百计。田赋门所记地亩、田赋、户口、人丁,可补正顾志之误。书末附录多成语典故,如河伯娶妇、上元灯影、仁和酒肆、汴宋六更等。可供研究河南历史、民俗参考。有雍正八年初刻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补刻本。张万钧《河南地方志浅论》 (载《史学月刊》1980、3)、 《河南地方志论丛》 (1985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片玉心书

片玉心书

儿科著作。明万全撰。五卷。全有 《育婴秘诀》 已著录。是书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卷一至卷三,总论儿科疾病的辨证及治疗方法,并附歌赋及望诊图; 卷四、卷五,叙述胎毒、变蒸、惊风等三十二类疾病证治。系万氏儿科临证经验之谈,颇为详明实用。有 《万密斋医书》本,清顺治十一年 (1654) 刻本,一九五八年麻城卫生工作者协会铅印本。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药物学著作。明李时珍著,五十二卷。书成于明万历六年(1578),万历十八年(1596)后刊行。系作者参阅八百余种古代医药书籍,遍访名医宿儒,广集民间验方;跋涉高山旷野,观察并收集药物标本;以《证类本草》为底本,整理、充实、反复三次修改,历时二十七年写成。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工程浩大。全书共十六部,分六十二类,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由作者总结民间经验列入的药物三百七十四种。《附方》中收集古代名方及民间验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则,附药物形态图一千一百六十幅。约一百九十万字是书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经验,对每种药物的性能、功用、名称、炮制方法、产地、形状以及辨异,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丰富了生物学、化学和矿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对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首次刊行后曾翻刻多次。有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刘衡如校刊本。有日、朝、德、英、俄、越南及拉丁文译本,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或“中国植物志”。

一路福星

一路福星

连载于上海《旅行杂志》1948年第22卷第1-12号。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一群人从后方复员的故事。余自清校长一家、归校光、黎嘉燕等在内的一行人预备从重庆复员,但是当时交通十分不便,复员困难,在归校光的努力下,一行人好不容易取得了坐绕远路的长途汽车复员的机会。在路上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天气的灾害、土匪的威胁等等,他们都一一度过了难关。在这个过程中,归校光发现了自己对黎嘉燕的心意,坚持不懈地对性格高傲的黎嘉燕展开追求,慢慢俘获了黎嘉燕的芳心。

温公日记

温公日记

《温公日记》(与《温公日录》疑为一书),北宋司马光著。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著录该书云:“司马光熙宁在朝所记。凡朝廷政事、臣僚差除及前后奏对、上所宣谕之语,以及闻见杂事皆记之。起于熙宁元年正月,至三年十月出知永兴军而止。”该书已佚,本整理本系整理者从《续资治通鉴长篇》、《五朝名臣言行录》、《三朝名臣言行录》诸书中辑得,辑录中增补了个别字(如“韩”增为“韩琦”)。共辑得一百零三条。

华严大意

华严大意

华严大意,一卷,明善坚撰,出古庭禅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