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臣

- 姓名:武汉臣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济南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武汉臣,济南人,生平不详,约元宪宗元年前后在世。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一种,其中《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包待制智赚生金阁》二种有传本存世。《虎牢关三战吕布》仅存残曲一句,其余八种皆佚。武汉臣在元杂剧中;属于本色派作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远山迭翠。”明·贾仲明为其补挽词云:“先生清秀济南人,风调才情武汉臣。《登坛拜将》穷韩信,《老生儿》关目真;新传奇十段皆闻。听泉水,看暮云,如此黄昏。”所谓“十段皆闻”,指武氏的十种杂剧:《抱侄携男鲁义姑》、《女元帅挂甲朝天》、《曹伯明错勘赃》、《穷韩信登坛拜将》、《赵太祖创立天子班》、《郑琼娥梅雪玉堂春》、《谢琼双千里关山怨》、《四哥哥神助》及前述《老生儿》与《三战吕布》。另明·臧晋叔《元曲选》以《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归于武汉臣杂剧目下,据《录鬼簿续编》所载,乃贾仲明所撰(见《玉壶春》本事按语),疑臧晋叔把《玉堂春》误传为《玉壶春》。再《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杂剧,《元曲选》著录为武汉臣撰,疑与武氏《四哥哥神助》相混,因二剧情节相同。据《录鬼簿续编》,《生金阁》剧疑为元明间佚名作者所撰,今暂从《元曲选》。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是写家资巨万的员外刘从善无子嗣,女婿为争得家财,迫害、排挤刘之亲侄,还想暗害已经怀孕的刘妾。刘从善广散家财,多行善事,终于得一老生儿。剧中宣扬因果报应及封建宗法观念,但通过一个富贵家庭财产继承问题引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却也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风尚和人情世态。此剧还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生活面。故事起伏跌宕,戏剧性较强。曲文当行,宾白生动。此剧在19世纪初即被译为英文,后又有法、德、日译文。《包待制智赚生金阁》写庞衙内杀害郭成,霸占其妻,夺走他的宝物生金阁,最后终于被包拯惩处。此剧中包拯于第 3折才出场,遇到被害人的鬼魂告状,有城隍庙夜询鬼魂,鬼魂冲散社火鼓乐等情节,这在演出中当有特技表演和火彩场面。《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写妓女李素兰与李斌的恋爱故事。天一阁本《录鬼簿》记贾仲明也有此作。研究者有怀疑今本是贾作而非武汉臣所撰。
《生金阁》写书生郭成进京求取功名,庞衙内夺去了他随身携带的家传宝物生金阁,并要强娶他的妻子李幼奴。郭成不允,被庞衙内铡死。郭成的冤魂提头跑出,闯散了元宵节的花灯社火。开封府尹包拯微服巡访,得知此事,便设计赚出生金阁,将庞衙内正法。剧本揭露了权豪势要横行不法的凶残面目,但笼罩着浓厚的恐怖气氛和宿命思想。臧懋循以为此剧即《录鬼簿》中著录的《四哥哥神助提头鬼》的异名。
猜你喜欢的书
国语问题
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收录刘半农杂文22篇。主要是谈一些国语问题,如“她字问题”、“汉语字声”、“中国民歌”等,还有为一些著作写序、写题记等。
庄靖集
一名《庄靖先生遗集》。金代诗文别集。10卷。李俊民著。李俊民卒后,元世祖赐其谥号为“庄靖”。《庄靖集》存诗7卷,文3卷。其中卷1存古赋2篇,四言古诗10首,五言古诗14首,七言古诗36首;卷2存五言律诗39首,七言律诗140首;卷3存五言绝句120首,六言绝句25首;卷4存七言绝句139首;卷5存七言绝句131首;卷6存七言绝句52首(其中5首有目无诗),七言绝句集古120首;卷7存乐府28题67首;卷8存序3篇,传1篇,谱1篇,记11篇;卷9存碑铭6篇,赞1篇,启2篇,榜12篇,青词17篇;卷10存祭文8篇,疏25篇,表2篇,上梁文6篇,杂著8篇。刘瀛在《庄靖集序》中称李俊民:“其文章典赡华实相副,字字有源流,句句有根抵,格律清新似坡仙,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熟,脉胳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之亚也。小诗高古涵蓄,尤有理致而极工巧,非得天地之秀,其孰能与比。”《庄靖集》原刊本已佚失,今存主要版本有明正德三年(1508)李瀚刻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73)刻本及数种清抄本。
何氏语林
《何氏语林》30卷,明何良俊撰。这是一部仿《世说》体的轶事小说,明清以来颇为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载,东晋裴启撰有《语林》一书,其书久佚,后来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即是仿效裴启《语林》的体裁而作的。自《世说》行世后,历代仿作蜂起,《何氏语林》就是沿袭裴启《语林》的名称和《世说》编例的一部专记轶事琐闻的笔记小说,虽以《语林》为名,但和曹臣《舌华录》专记言谈比较起来,还是更偏重于记事。何氏有感于《世说》记事择言以玄虚简运为宗旨,失之偏颇,范围亦狭,又虑及“后世典籍渐亡,旧闻放失,苟或泥此,所遗日多”,遂披览群籍,随事疏记,广征博收,精审简汰,以成此书,。全书上起两汉,下迄宋元,凡2700余条,分门编次,共38门,其中36门全依《世说新语》之旧,另增“言志”“博识”两门。除去故事的正文之外,又按梁刘峻注《世说新语》的体例,援引公私史乘、稗官杂著300余种来作注脚,介绍人物生平或补充故事,以与正文对照映衬。每门卷首都有小序,用以解释篇目,并说明编辑意图。从取材上来说,此书比《世说新语》的范围要广得多,但作者所引用的典籍原书俱在,我们今天都还能看到,因此史料价值是谈不上的。本书虽不再录已见于《世说》的故事,却仍采刘峻注文,所以也不免重复。只是在明人仿作的《世说》体笔记中,此书的影响较大,流行较广,仍然值得一读。
性理字训
南宋学者程端蒙为青少年学习理学基本知识而著的启蒙教材。程端蒙(1143—119),字正思,号蒙斋,江西鄱阳人,先师事江介,后受业于朱熹。《性理字训》共30条,基本上是4句成言,共428字。形式类似词典,内容是从《四书》和朱熹《四书集注》中提炼出的30个理学范畴,加以通俗疏释,和以声韵,以便于记诵。根据《四书》以及朱熹《四书集注》,从中提炼出命、性、心、情、才、志、仁、义、礼、智、道、德、诚、信、忠、恕、中、和、敬、一、孝、悌、天理、人欲、义利、善、恶、公、私等三十个范畴,通俗疏释。释句多为四字一句,并和以声韵,便于儿童读时琅琅上口,容易记忆.
山鬼
中篇小说。沈从文著。作于1927年。作品取屈原《九歌》中《山鬼》同一题目,写一个湘西青年因失恋而迷惘,终于成为疯子的凄凉故事。一个被人叫做“癫子”的青年突然失踪了,牧童发现他藏在山洞里做着白日相思梦。后来,他颓然回家,给母亲带来无限的哀愁。小说通过这一原为人们喜欢的小伙子变为任性、乖僻的“癫子”的描写,表现对压抑人性的世俗的批判和对青年得不到人们理解的深切同情。围绕着主人公的命运,作品摇曳多姿地点缀着种种山乡风俗,娓娓描述了各种民俗趣事,构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湘西风情画。但由于山鬼孤寂的幽灵的存在,使这幅画面抹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
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