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逸

曹文逸
  • 姓名:曹文逸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039
  • 逝世日期:1115
  • 民族族群:

曹文逸(1039-1115),宋朝宣和年间(1009--1126)女道士,能诗能文,有女才子之名。本名希蕴,后宋徽宗赐名道冲,又先后赐号清虚文逸大师、道真仁静先生、希元观妙先生。《汴京遗迹志》对曹氏的生平做了详细的记载:“先生姓曹氏,讳道冲,全赵宁晋人,赐中书令尚书令保贵之来孙,襄悼魏国公利用之族孙也。父宗喆,故承务郎、钦州灵山县主簿;母石氏,五代晋之后。二十一岁,隐于少室山玉华峰,栖神导气者凡十余年,唯恐一物累己。齐人张公谏议知其异,度为女冠,因遥指青州远游观张几真为师。”据尹志华道长的考证,《灵源大道歌》经文收录于明《正统道藏》,题为《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及清《道藏辑要》,题为《至真歌》,所录题目不同,但内容仅个别文字有异。由于唐朝六帝及不少官僚文士、道士女冠服食丹药中毒夭亡,社会上对丹药的斥责之声相当强烈,因而,外丹术到唐末五代十国之时,始成衰微之状。在这服食炼养以求长生成仙的信仰面临危机之际,内丹成仙说乘时而起,道士修炼之术实现了由重五金八石的外丹术向重心性修炼的内丹术的大转变。北宋时期,一批著名的内丹学道士,如吕洞宾、彭晓、陈抟、张伯端等活跃于民间山野,其内丹学说趋于成熟,并形成了以修炼内丹为主旨的教派——主要流传于南宋的金丹派南宗及兴起于金朝的全真道。尤其是宋徽宗时期,道教得到大力推崇,甚至在地位上被尊为“国教”,其内丹思想也随之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此篇《灵源大道歌》可以说代表了这个时代背景下内丹修炼的潮流,但历数历代女真所著之丹经,本文当为最古者。

曹文逸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弧矢算术

弧矢算术

关于弧矢计算的第一部数学专著.一卷,明顾应祥撰,成书于1552年.正卷前有“弧矢论说”和“方圆论说”两篇短文,前者给出有关弧矢的各项定义及相互求法,还说明了弧矢和圆径的相互关系,并由此给出计算弧矢的理论依据;后者是对“方五斜七”和圆周率的讨论.全书给出十四术,主要讨论弧、矢、弦、截弦和截积间的关系和互求问题,都要借助勾股定理,有些要归结为解方程求出结果,其中有10个四次方程的解法是增乘开方法.该书有明嘉靖癸丑(1553)刊本和《四库全书》本.

灵箫阁谜话初集

灵箫阁谜话初集

谢云声编,厦门新民书社,1930年,载有300多种谜格。

瓶花斋杂录

瓶花斋杂录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著有《锦帆集》、《解脱集》、《华嵩游草》等。其诗文颇不满前七子拟古之风,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风格真率自然,内容多闲情逸致,间亦有批评现实之作。此编一卷,多记闻见杂记,及经验医方,间及书传。持论亦多偏驳,如孟子说性善、儒与老庄同异诸条等。有《学海类编》本。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春秋末年齐人孙武编撰的我国古代一部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共十三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共约五千九百字。该书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和最有影响的兵书。书中对于战争的各个方面,均有系统而精辟的论述。作者认为,战争是国家大事,必须认真研究。他提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对人民有无恩信,即战争与民心向背的关系;天——是否上知天时;地——是否下知地利;将——能否委贤任能;法——是否法律严明。在这里,他把“道”,亦即政治列为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他还认为战略战术在战争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提出两条指导原则:①实行速决进攻的运动战,反对域塞战。②争取主动,使敌人陷入被动;消除自己的弱点,使敌人陷入被动;消除自己的弱点,造成敌人的弱点。总之,该书对于军事领域里的许多基本矛盾,都进行了很好的论证。它不但为我国历代军事家所推崇,而且也深得世界各国军事家的高度重视和崇高评价,被誉为“东方兵学之鼻祖”,影响极为深远。自古以来,该书版本不下五十余种,主要有曹操、杜佑等十一家注。现存重要的版本有南宋宁宗时刊刻的《十一家注孙子》三卷足本,《续古逸丛书》影宋本等。

胡子知言疑义

胡子知言疑义

哲学著作。南宋朱熹著,载《朱文公文集》卷73。《知言》为胡宏所著,提出了许多非正宗理学的思想和命题。朱熹取其中关于心以成性、性无善恶、心无死生、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等有疑义问题,与张栻、吕祖谦反复辩论。最后由朱熹将三人辨析之语编成《胡子知言疑义》。据朱熹自称:“《知言》疑义,大端有八:性无善恶,心为已发,仁以用言,心以用尽,不事涵养,先务知识,气象迫狭,语论过高。”(《朱子语类》卷101)明程敏中重新校刊、编次的《知言》6卷本中,将《知言疑义》附录于后。收入中华书局1987年版《胡宏集》附录2。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与佛说菩萨本业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