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卬

都卬
  • 姓名:都卬
  • 别名:字维明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吴县(今江苏苏州)南濠里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都卬,生卒年不详,明吴县(今江苏苏州)南濠里人,祖籍丹阳(今属江苏)。字维明,号豫轩、豫庵。太常寺卿都穆之父。博学多艺能,工诗善书,画精墨梅。都穆为工部主事时,诏封其父都印如其子之官,此时都印年已八十。辑有《都氏月楼集》。著有《三余赘笔》。

都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道书。《黄庭内景经》注本之一。三卷。吕洞宾等诸真合著。卷首有东华帝君、钟离权、苏普彻之序。苏序云:“恭恳八洞轮注秘典表奏太清,荷蒙恩允,特敕吕真人主席陪从诸真错综宣注,其奥旨未易明晰者,则另延各真以阐发之,更召余为参总,传五日校阅一次,方信黄庭之有托也,因会吕真人暨众真相述其意。”可知本书为乩笔托名之作。本书按《黄庭内景经》三十六章顺序依次作注,注文之中分别标有吕洞宾等八仙及其他真人名号。全书以修养之道作注。阐述头面四肢脏腑诸神之情形,教人导引呼吸之法,以求寿世长生。卷末附有李白跋语及广化子附记修真口诀。本书曾刊入《重刊道藏辑要》尾集。今编入《藏外道书》第十册“摄养类”。

岁华忆语

岁华忆语

余家金陵,地当都会,为士大夫渊薮。风俗习尚,华而不侈。佳时令节,人家祭祀宴乐,及里巷间往来酬酢之礼,故多鄙俚,足资谐笑,然亦往往而近于古。盖先民敬爱亲乐之意,恒于是乎寄焉。语曰:“百姓足而后知礼义。”

明史

明史

纪传体史书。清代明史馆纂修。署名张廷玉撰,三百三十二卷。创修于顺治二年(1645),再修于康熙四年(1665),无进展;重修于康熙十八年(1679),以徐文元为监修,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及万斯同等人编撰,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加,用力最多。历时二十年,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编成《明史稿》四百六十卷。后被王鸿绪删为三百十卷,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定稿。至雍正元年(1723)又对王稿进行删改,由张廷玉主编,雍正十三年(1735)最后定本,乾隆四年(1739)刊行。本书共经四次修改,历时整90年,是官修正史中费时最长的一部。记叙范围上起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下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共276年的史事。多取材于《明实录》、档案、文集、奏议、志书、邸报、私史等。资料可靠,取材广泛,编订严谨,考证较精,文字简洁,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研究明史的基本资料。尤其是《土司传》、《外国传》、《西域传》等史料,十分珍贵。本书最大缺点是凡不利于清统治的史事均被删除。有武英殿原刻本,1974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续贞元释教录

续贞元释教录

全一卷。南唐恒安集。全称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又作大唐保大乙巳岁续新译贞元录、大唐续贞元释教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系录出唐代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记载之新入藏佛典及同录遗漏之佛典等。初叙纂集之缘由,次略举开元、贞元二录和本录所载佛典之部帙数等,其次略示本录所载典籍之类别,将所收佛典从槁字函至富字函,分为四十三帙,一一列记标题、卷纸数、译著者及入藏之由来等。全书总录一四一部四一三卷,仅对贞元入藏之佛典稍加追补,但已能显示唐末兵乱之后,五代江南一带流行佛典之概要。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九卷,元魏菩提流支译。释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即释大宝积经第四十一会,法义甚详。(先经次论)

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一卷,唐义净译。说浴佛之方规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