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郊

- 姓名:袁郊
- 别名:字子乾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蔡州朗山(今河南省确山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袁郊,唐文学家。字子乾,一作之仪。蔡州朗山(今河南省确山县)人,宰相袁滋之子。咸通中任祠部郎中(一说为刑部郎中,恐不确),昭宗时为翰林学士。曾任虢州刺史。与温庭筠、苗绅、李逸等人相友善。著有传奇小说集《甘泽谣》一卷,书成于咸通九年(868)。原书已佚,今本系明杨仪从《太平广记》中辑出,凡九篇(其中《聂隐娘》一篇实系裴铏所作,杨仪误辑)。该书所载皆谲异事,情节怪诞离奇,其中《红线》叙薛嵩婢女红线行侠故事,明梁辰鱼据以改编为《红线女》杂剧,后世文人亦多用为诗文典故。《懒残》、《圆观》等篇也颇为流传。郊又能诗,曾与温庭筠酬唱。《全唐诗》录其诗四首,分咏月、霜、露、云,皆为托物寄兴之作。此外,还著《二仪实录衣服名义图》一卷、《服饰变古元录》一卷,见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今已佚。生平事迹略见于《新唐书·袁滋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五、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
袁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林公辅集
又名《天台林公辅先生文集》,三卷。明林右撰。林右,字公辅,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明洪武中官中书舍人。奉玺书行边有功,进春坊大学士,命其辅导皇太孙。后以事谪中都教谕,遂弃官归里。永乐帝即位,召之不至,以械缚至京欲官之,不屈,割其鼻至死。著有《林公辅集》。是集凡三卷,中多记、序酬应之作,有数则记、序题后间涉史事,记行边事尤详。但其文字功力则没有特殊超人之处,因而文名平平。有四库本。
得心集医案
医案。清谢星焕撰。六卷。星焕有《谢映庐医案》 已著录。本书系谢氏遗著,经其次子谢杏园搜集整理,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分伤寒、中风、头痛、虚寒、内伤、痿证、痫厥、便秘、癃闭、吐泻、风火、痰饮、疟症、肿胀、冲逆、诸痛、淋浊、杂症、产后、痉厥、霍乱等二十一门,每门附列杏园治验效方数则。各案皆先立标题,次述证治,后列方药,纲目清楚,条理分明,辨证准确,文雅辞畅,颇为后人赞赏。有清咸丰十一年 (1861) 浒湾延寿堂刻本,一九三六年《珍本医书集成》本。
璇玑图诗读法
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道质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黙自守不求显扬行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敬之然苏性近于急颇伤姤嫉滔字连波右将军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神秀伟该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高之苻坚委以心膂之任备歴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以迕防谪戍炖煌防坚寇晋襄阳虑有危逼籍滔才畧乃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焉初滔有宠姬赵阳防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謟毁交至滔益忿焉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将镇襄阳邀其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携阳台之任断其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回文五防相宣莹心耀目其锦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成章句其文防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玑图然读者不能尽通苏氏笑而谓人曰徘徊宛转自成文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赍致襄阳焉滔省览锦字感其妙絶因送阳台之闗中而具车徒盛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着文词五千余言属隋季丧乱文字散落追求不获而锦字囘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宗防属文之士咸龟镜焉朕聴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帙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记聊以示将来也如意元年五月一日大周天册金轮皇帝御制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凡二卷。南朝陈代慧思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先总明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乃能得之,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次问答释疑,后具明四念处,各各具足一切佛法。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全一卷。宋代遵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系依消灾吉祥经而记述炽盛光佛顶法之坛场及念诵法。第一设坛场供养。第二示方法。第三拣众清净。第四诵咒法。第五三业供养礼请陈意自为七﹕一供养、二奉请、三赞叹、四作法持咒、五礼拜、六忏悔、七行道旋繞。第六释疑。第七诫劝檀越。
灭十方冥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教面善悦童子念十方之佛名以除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