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尺

罗天尺
  • 姓名:罗天尺
  • 别名:字履先,号石湖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顺德(今属广东)人
  • 出生日期:1686
  • 逝世日期:1766年
  • 民族族群:

罗天尺(1686-1766年),清代诗人。字履先,号石湖。顺德(今属广东)人。康熙六十年(1721),与何梦瑶、苏珥、劳孝舆同学于督学惠士奇门下,受到赏识,称“惠门四子”。惠士奇手录其《荔枝赋》、《珠江竹枝词》示诸生、声望鹊起。雍正时修《一统志》,与劳孝舆同纂《粤乘》。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以亲老不赴。是年秋,考中举人。会试落第,从此放弃仕进,隐居石湖。结南香诗社,讲艺于晚成堂中,罗天尺诗力矫当时诗坛竟尚神韵,以至流于空泛纤弱的弊病,从学宋诗入手,特重骨力。七古尤为时人所称,《晚成堂歌》、《金带歌》、《洞箫歌》等都是较为出色的作品。七律也有佳什,如《君臣冢》:“流花桥北蔽蒿莱,孰与荒原酹一杯?一死未惭俘缅日,九原休羡霸齐才。钟山空有遗民泣,宫树谁为内监哀?不道白云兵燹后,孤魂犹得傍朝台。”这首诗怀念南明绍武帝及苏观生等死难大臣,对他们不肯投降清朝、杀身明志的行为作出了公允的评价。全诗意蕴深厚,骨力遒劲,格调颇高,很能体现罗诗的艺术特色。著有《瘿晕山房诗删》13卷、续编1卷及《五山志林》

罗天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假疯子凶杀案

假疯子凶杀案

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松本清张 。全书共收十一篇精心佳构。他的作品以其一贯的锐利观照,描绘刻画人的欲念,爱与恨的挣扎,人性的险恶,以及世俗男女一步一步陷入万劫不复的历程。扬弃一般刻意安排谜局的窠臼,展现崭新的意趣。彷佛书中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朋友,极其真实性。

兼济堂文集

兼济堂文集

二十卷。清魏裔介 (1616—1686)撰。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一号昆林。河北柏乡人。顺治进士,历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顺治间,任言官。玄烨 (康熙帝)亲政后,因有党附鳌拜之嫌,被解职。他治程朱理学。著有 《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孝经注义》等多种。是集凡二十卷,其中奏疏三卷,序六卷,书牍二卷,传志二卷,祭文、论二卷,杂著二卷,乐府古今体诗三卷,附年谱一卷。其平生著述,刻于荆南者,有《兼济堂集》十四卷、刻于荆南者,有《兼济堂集》二十四卷。刻于京师者,有 《文选》二集上、下二编,《昆林小品》上、下二编,《昆林外集》一编,《奏疏尺牍存余》七卷。其刻于林下者,有 《文选》十卷,《屿舫近草》五卷,《诗集》七卷,《樗林三笔》五卷。此集乃詹明章从魏氏著述诸种刻本中选其精粹,合刊为一编。魏裔介在朝为官有清正之名,故其所陈奏,多关国大体。诗文醇雅,亦不失为儒者之言。虽不以词章名一世,但亦可重视。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燕子春秋

燕子春秋

《燕子春秋》主要版本有《郝氏丛书》本和《郝氏遗书》本。该书共一卷,总计不足2000字。全书以一年十二个月为主线,将燕子在每个月中的各种不同行为逐一安排进去,构成燕子在一年之中的行为记录。该体例结构简洁、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燕子春秋》语言优美、流畅、雅致,用典丰富但不繁冗,字里行间显示出郝鳅行雄厚扎实的文学、史学功底。该书的跋中写道:“自从发愿要作此书,已是清妙绝俗;及脱稿,果然通身冰雪,不敢目为近今作者;读未毕,欲燕香下拜者数四矣。”此说确能反映出《燕子春秋》的风格。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1卷(原为2卷)。苏轼著;辑者佚名。本书为汇编苏轼零散的论诗之语而成,成书较早,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已有著录。今传本见于明代陶宗仪所编纂的《说郛》(宛委山堂本),仅32则,虽不是全本,但从中仍可窥见苏轼的一些重要的诗论见解。书中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称“子美诗外,别有事在”;同时十分重视丰富生活阅历对诗歌创作和诗歌欣赏的重要意义,认为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诗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而杜甫“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的诗句,“非亲到其处不知此诗之工”。此外,书中对诗歌的艺术规律也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如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等议论,常为后世论诗者所称行。另有《东坡诗话补遗》1卷,为日本人近藤元粹所辑,见《萤雪轩丛书》。

瑜伽师地论戒品纂释

瑜伽师地论戒品纂释

瑜伽师地论戒品纂释,二卷,宗喀巴释论,民国汤芗铭译纂。大藏经补编,第08册。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一卷,唐伽梵达摩译,略云千手观音合药经,或云千手观音治病合药经,尾题治作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