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

司空图
  • 姓名:司空图
  • 别名:字表圣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837
  • 逝世日期:908
  • 民族族群: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论家,诗人。字表圣,自号耐辱居士、知非子。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籍贯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父司空舆,官至户部郎中。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司空图中进士。先后受知王凝、卢携,荐为殿中侍御史、礼部郎中等职。黄巢攻克长安,司空图逃回家乡。僖宗自蜀还凤翔,拜司空图知制诏,迁中书舍人。僖宗出宝鸡,司空图又回乡。昭宗即位,司空图复官,因病辞职,避居华阴(今属陕西)。先后诏拜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均谢不就。天复四年(904),朱全忠迎昭宗至洛阳,司空图被召,故作老态,放还,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唐亡后一年去世。世称司空御史。


司空图生当唐末乱世,力求退隐。其诗多咏山水宦游,闲情逸趣,往往自得,不乏静美。也有一些触及时事的律绝,痛心大唐亡国,别有不遇哀伤。他的主要成就在诗论方面,注意形象艺术,注重含蓄蕴藉,提出“味外”、“韵外”观念,要求“以全美为上”,推进了“意境”理论,著有《二十四诗品》,为苏轼赞同,启发严羽“兴趣”、“妙悟”说,受清代王士祯“神韵”派推崇,影响深远。


司空图诗论注意形象。“知道非诗,诗未为奇。”“研昏练爽,戛魂凄肌。神而不知,知而难状。挥之八垠,卷之万象”(《诗赋赞》)。认为诗赋创作不仅要懂得“道”,而且要刻苦钻研捕捉动人的形象。


司空图要求诗歌艺术形象具有整体完美,提出以“味外之旨”为核心的“全美”观点。所谓“味外之旨”是用调味辨味比喻诗歌创作艺术的要求。一般调味只知辨别醋酸盐咸,而善于调味则“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要求用醋盐调制出咸酸之外的醇美滋味。诗歌艺术亦然,好诗应当有“韵外之致”。他引用中唐诗人戴叔伦的名言:“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与极浦书》引)。认为诗人歌咏景象,应写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便是他所要求的“韵外之致,”所主张的“味外之旨”。实质上,这是要求诗人创作的艺术形象,蕴含着超越题材自身范围的更为丰富的内容,激发读者广阔的联想。所以他称赞王驾好诗“长于思与境偕”(《与王驾评诗书》),也就是能调制咸酸之外的醇美,有韵外之致。“思与境偕”的说法比较明显地点出“味外之旨”的内涵,即皎然《诗式》所说的“意境”,因而是对“意境”理论的阐发和推进。正是从这一主张出发,他说,如果“以全美为上,即知味外之旨矣”,指出诗歌艺术的整体完美是以懂得“味外之旨”为前提的。司空图十分重视诗人品格所体现的诗歌艺术风格。《李翰林写真赞》说:“仰公之格,称公之文。”“格”指人的品格,体现为文的风格。他敬仰李白人品,赞美其文,人品与文风一致。他说,“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渊雅,皆在其中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认为诗歌是思想、艺术结合一体的整体,因而诗人从客观直接获得的情致,以诗人的品格而显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赞赏王维、韦应物诗“澄澹精致,格在其中,”便是认为他们优美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他们的人格。而批评元稹、白居易诗歌“力劲而气孱,乃都市豪估耳”,也是认为他们艺术风格有力而粗俗,表明他们为人像城市巨商。在肯定艺术风格取决于诗人品格的同时,司空图很重视艺术才能的作用。他认为,“作者为文为诗,才、格亦可见”(《题柳州集居序》)。从才能方面看,“文人之为诗,诗人之为文,始皆系其所长,既专则搜砾愈至,故能衔其工于不朽”,都是专心钻研而成巨匠的。因此他高度评价杜甫、李白、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诗或文都是才、格一致,各有所长,各有成就,互为劲敌。有的诗人有才而格不高,则其诗整体风格不高,但才能的发挥和个别的成就仍都取决于诗人品格。他批评贾岛诗“诚有警句,然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寒涩,方可致方”,便认为贾岛其人品格寒涩,因而诗风局促,并且只能写出塞涩的警句,显出才致。总之,才、格一致而以格为主的艺术风格论,与以味外之旨为指导的全美艺术观念是一致的,司空图要求诗人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高度的艺术造诣,方可创作富于意境的好诗。《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用四言五韵写的一组精美短论,概括描述“雄浑”、“冲淡”等二十四类诗歌艺术风格。它显然继承发展了皎然《诗式》十九体品目。苏轼中肯指出它是司空图“自列其诗之有得文字之表者”(《书黄子思诗集后》),概括了他实践“味外”诗论的创作体会,指出了它在诗论上的特点和价值。它所论列的二十四类风格,既不单纯指诗人性格的体现,也不指诗歌语言风格,而是上述才、格一致而以格为主的艺术风格,并且是富有韵外之致的全美艺术创作,“思与境偕”的独特意境的创造。因而这二十四类风格又体现了二十四类意境,不仅生动勾勒了它们的外在特征,而且用清丽语字、玄虚比喻,使人感觉到、意会到形成风格、构成意境的实质原因和独特功能。例如“雄浑”,首先说明“雄浑”的实质是“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表现为“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就像充斥宇宙、“横绝太空”的“荒荒油云,寥寥长风”,整体形象混沌有力;因而它的艺术功能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具有超越具体形象的艺术空间,都又是从诗人所写的具体形象中得来;给人的感觉好像“持之匪强,来之无穷”,拿着不觉强壮,却引来无穷壮美。显然,司空图突出了这类“雄浑”风格的“象外”功能,因而使人同时意会“雄浑”这一独特意境。他如阐述“冲淡”的特征是“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淡到似乎没有具体形象,毫无实感。指出“绮丽”的优美实质不在堆砌词藻,而是“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就像达到轻视黄金,方是真正富贵;到了笔枯地步,真正显出墨浓。正因他强调整体形象的艺术功能,所以他精辟概括“含蓄”的特征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通过艺术形象来完美表现,不用抽象语言说明;独到指出“实境”的构成是“情性所至,妙不可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由于是诗人情操性格与天然自在境界的融合,因而“取语甚直,计思匪深”,朴实写来,便是浑然整体的美妙意境。凡此都可表明《二十四诗品》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通过不同艺术风格的概括叙述,进一步阐发“意境”的特征、实质和功能,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发展。因而对宋以后接受“意境”理论的诗人学者的推崇,而且在清代颇有研究注释及模仿之作,如杨振纲《诗品臆解》及袁枚《续诗品》等。


司空图著作今存《司空表圣诗集》,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唐音统签》本;《司空表圣文集》,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影钞本等。《二十四诗品》不载其《诗集》、《文集》,通行本附载于《全唐诗·司空图诗》末,别有单行本,通行有《四部备要》本、《历代诗话》本等。

司空图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叛逆的灵魂

叛逆的灵魂

短篇小说集。作者〔黎巴嫩〕纪伯伦,1908年于贝鲁特出版。集中有4篇小说: 《沃尔黛·哈妮》描写了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年轻女子,为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大胆地冲破了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逃离自己不爱的富有、年迈的丈夫,而甘心与心爱的青年过着清贫的生活。《坟墓呐喊》实际上是被封建暴虐势力处死的三个冤魂的控诉。《新婚的床》描述了一个烈性女子,受骗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新婚之夜,与自己所爱的情人尽释前嫌,双双殉情。《叛教徒海里勒》则创造了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敢于反抗一切旧传统礼教和邪恶势力的正直的年轻修道士的形象。全书的主题是对封建礼教和道统的叛逆与反抗,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向黑暗社会和邪恶势力挑战的战斗精神。因此,该书一出版就为当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政、教势力所不容,认为作者是离经叛道,该书是一本“危险的、叛逆的、毒害青年的”书籍,没收后在贝鲁特广场当众焚毁,并将作者开除出教,吊销国籍。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部作品的战斗性及其价值。

切韵指掌图

切韵指掌图

中国音韵学著作。作者或说是宋代的司马光,或说是杨中修,疑莫能明。其版本较多,以严式诲所刊《音韵学丛书》本较好。全书共20图,在创作体制上与《韵镜》、《四声等子》皆有不同。没有“摄”、“转”的标目,也不标明“内外”、“轻重”等字样,只是每韵注明“开”、“合”或“独(韵)”。仍以开合口为分图的依据,图的最后一栏标明平、上、去、入,最左一栏写上各字所属韵目。声类以36字母标示,分列36行,改变了《韵镜》一系韵图的23行先例。36字母的排列次序以“影晓匣喻”为次,与《七音略》同,与《四声等子》异。本书虽未明标“摄”的名目,却有“摄”的概念,在以摄统韵的精神上与《四声等子》并无差异。而且各摄各图所统之韵或归为一类的韵以及以入声韵兼配阴阳声韵方面皆与《四声等子》相同。虽然本书与《四声等子》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差异也是很多的。如两书虽然都分为20图,但各图所辖的韵部、所列的字则有差异。本书有革新精神,虽然仍采用《广韵》的206个韵部,但许多韵部已经合并,如冬、东三与锺、鱼与虞、尤与幽、覃与谈、衔与咸等都合在一起,还把原来许多3等韵字列入4等地位,在韵目的标注上也把3等韵与4等韵并列。另外又把齐祭诸韵由蟹摄移入止摄,把“兹”、“雌”、“慈”、“思”、“词”等音由4等移入1等。这些都反映了13世纪初期的语音实际。本书对字音的处置比较切近当时的实际语音,元代讲求字音与实际读音相近的《古今韵会举要》就以本书作为分韵定音的依据之一,其他韵书、韵图也多承其传统。

女科秘要

女科秘要

清·静光禅师撰。8卷。该书与《女科旨要》、《女科秘旨》合刊为《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亦称《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为竹林寺女科著作文字最多者)。3书内容有所不同,可互为补充。

老母经

老母经

一卷,失译。老女人经异译。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因舍利弗问,为说东方八佛名号,闻者得不退菩提善说称功德如来。因陀罗相幢星王如来。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普功德明庄严如来。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步宝莲华如来。宝华善住娑罗王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