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少纳言

- 姓名:清少纳言
- 别名:
- 性别:女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约966
- 逝世日期:约1025
- 民族族群:
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出身于歌人辈出的清原世家。曾祖父清原深的养父是《古今和歌集》的重要歌人之一。其父清原元辅虽然官位不高,也是名入“三十六歌仙”的著名歌人,敕撰《后撰和歌集》的5位编者之一。清少纳言真名不详。大概生于康保三年(966)前后。初嫁橘则光,生子名则长。离异后,于正历四年(993)进宫,任一条天皇皇后(定子)的宫中女官。清少纳言就是她在宫中任职时的称呼,清字取其姓,少纳言大概是她的职称。由于她才思敏捷,能作和歌又熟知汉文,因而深得年轻又颇有才气的皇后的宠信,在宫廷内外享有极高的才女声誉。长保二年(1000),皇后定子病故后,离宫归里,再嫁摄津守藤原栋世(一说亦于入宫前),生一女(一说二女)。栋世死后生活窘迫,晚年出家。大约死于治安、万寿年间(1021~1028)。
代表作《枕草子》是日本第一部随笔作品集。书名系后人所加,又名《清少纳言抄》《清少纳言草子》《清少纳言枕草子》等。草子是册子的音变,枕草子即枕边的册子,有备忘录之意(一说是枕词的集成)。传本很多,大致可分为能因本、三卷本、前田家本和界本4个系统;前二者为杂纂形态,后二者为类聚形态;前者更接近原本。根据作品的内容判断,执笔始于在宫中供职之时,长德元年(995)已有部分形成并开始流传,后不断续写,大约于宽弘末年(1012)完成。全书共有300余段,从内容上可以分为:①列举山川草木、四季虫鸟等自然中优美有趣的景象以及评论有关人的行为和情感的类聚部分;②描述以皇后定子为中心的优雅豪华的后宫生活的日记部分;③记录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随想部分。虽然作者在宫中经历了皇后定子一族从辉煌到衰落的整个过程,但作品始终充满了对定子和以定子为代表的贵族文化的崇拜和赞美,对后期的落魄与失意没有丝毫的描写。《枕草子》文笔简洁,风格明快,表现出作者对人事的观察细微敏锐又不失幽默风趣。作为日本最早的随笔集,对当时及后世日本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同时,它也是一部供今人了解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生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作品。中国已有全译本出版。还有和歌集《清少纳言集》传世。
清少纳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溧水县志
县令刘登科修,程之望纂。《康熙志》全书二十多万字,共十一卷,另加卷首一卷,是一部纂辑门类比较齐全、收录内容比较详备的县志。该书在继承清初《顺治溧水县志》的基础上修纂而成。全书除“卷首”外,共分十一卷,系统介绍了清代初年溧水县的各个方面,在参考前志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分类。自顺治十三年(1656)到康熙十五年(1576),县内政府官员的变动、科举考试的录取,自然灾害的发生,社会设施的修建,忠孝节义的表彰,林林总总的大小事件,《康熙志》都及时作了记录。质量虽比起顺治志有所下降,仍不失为了解了解清代溧水县的一手资料。
徐渡渔先生医案
医案,一卷。初刊于1924年。徐渡渔生平履历不详。本书为徐氏临诊医案集,由吴县张元瑞录、绍兴裘吉生校。全书分为温、疟、痢、杂证四类,其中温病分春温、夏暑、伏暑、冬温;疟病分暑风疟、暑湿疟、湿温疟、三阴证、伏署疟等;痢证分暑湿夹滞、休息痢、脾肾两虚下利、湿热痢等;杂证中有遗泄、病证、情志病、淋浊、便血、咯血、久嗽、痰饮等病证。徐氏治温病注重清解透泄;治疟病重视和解。扶正达邪;治痢常用升清降浊之法;治杂证强调纠正脏腑阴阳之偏胜偏衰。具体治法每宗前贤,案语简明,立法严谨。
伤寒广要
丹波元坚编著。成书于1825年。全书约12万字,共12卷。列有纲领、诊察、辨证、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兼变诸证、余证、别证、妇儿、杂载等十四篇。作者深患伤寒之难疗,认为虽有仲景圣法,然经旨渊奥,非易领会;而历代注释,杂糅多歧,难得决择。遂就晋唐以至明清之书,律之经旨,掇其精英,搜罗名言,间附评语,而成此书。盖所引用,凡百五十余家,以录其广经旨之要,故名《广要》。本书自诊候平证,以至饮食将养之法,莫不赅载,并增补了部分温病内容和有效时方。所选诸论,以类相从,分隶各门,注明出处。该书资料丰富,辑录精当,惬于经旨,切于日用。此书1827年初刊,1884年杨守敬购得原版辑印,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
稼轩词疏证
六卷,梁启勋撰。民国20年(1931)曼殊室刻本,1982年北京中国书店刷印本。《稼轩词疏证》一书的缘起,是梁启勋的长兄梁启超先生在1928年夏着手撰写辛弃疾年谱,并拟将稼轩词系于年谱中,这个工作开始不久,就随着梁启超的生病和去世而中断。梁启勋“继伯兄未竟之业”,从1929年10月开始属稿,于当年12月将《稼轩词疏证》完稿。因此本书体例上明显体现出兄弟二人合作的特征:每首词下,先列校勘,其中既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校勘,也有梁启勋的校勘;然后是饮冰室考证;最后是梁启勋的考证,即“启勋案”。所以此书“能继饮冰未竟之业,而补苴订正之功尤不可没”。全书考证详赡,实际上是第一次对稼轩词进行全面的系年与系地的整理研究;抑且搜罗宏富,将宋四卷本、信州十二卷本及辛敬甫从《永乐大典》辑得之补遗集合诠次,并于《清波别志》辑录一首,共收稼轩词六百二十三首。
奉天靖难记
《奉天靖难记》是一本浙江汪启淑的家藏本,以记录作为载体。纪明成祖初起至即位事。盖永乐初年人所作。其於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诬以罪恶,极其丑诋。於王师皆斥为贼。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称其语多诬伪,殊不可信。按建文元年十一月,成祖战胜白沟河,上惠帝书,并移檄天下,军中仓卒,语多可笑。姜氏《秘史》所载,最得其真。是书於《上惠帝书》颇有删润,而《移檄》则置之不录。则其文饰概可见矣。
阿速达经
闻如是,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皆听我所言致难。父母生子养育哺乳。长大欲令见日月光。父母以天下万物示子。欲令知善恶。诸比丘,如是子以一肩负父。复以一肩负母。至寿竟乃止。复以天珍宝明月珠玉璧琉璃珊瑚。自生禽兽白珠。皆以著身上。尚未足报偿父母恩。父母喜杀生。子能谏止。父母令不复杀生。父母有恶心。子常谏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