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灿

徐灿
  • 姓名:徐灿
  • 别名:字明霞,号湘苹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吴县(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约1618
  • 逝世日期:1698
  • 民族族群:

徐灿(约1618-1698),清初女词人。字明霞,号湘苹。吴县(今属江苏)人。活动于清初。大学士陈之遴的继室,曾随夫谪徙辽左,夫死子殁后归还,布衣练裳,长斋绣佛。徐灿精通绘画,所绘观音像传入内庭,获顺治御题,又善画宫妆美人,笔法古秀。她的词伤春悲秋,触物感怀,虽不脱闺阁生活的范围和婉约派风气,但由于个人坎坷的生活经历,时常流露出一种人生如寄的哀怨,词境也偏于幽凄。〔水龙吟〕 (合欢花下流连)、〔西江月〕《剪烛闲思往事》、〔踏莎行〕(芳草寸芽)可为代表。徐灿的词倍受陈维崧赞扬,称为“南宋以来,闺房之秀,一人而已”。表明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徐灿还工于诗歌,《送方太夫人西还》写于谪居辽左之时,诗中陈述了自己与方太夫人生于患难的情谊,抒发了对方氏既羡艳又难舍的矛盾心理,并为自己淹滞塞外的不幸遭遇深自叹惜。含蓄蕴藉之中极尽愁惨之意。徐灿著有《拙政园诗集》2卷、《拙政园诗余》3卷。《晚晴簃诗汇》、《清诗别裁集》中,都选录有她的诗作。

徐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作者钱基博,1935年版,书中考镜源流、缕述变迁、介绍版本,尤其可贵的是指出书的具体读法,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经典,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

中国历史精神

中国历史精神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治乱更巷,波谲云诡,常令治史者望洋兴叹,有无从下手之憾,而初读史者,亦每苦于重点之难以把握,以故望而却步。钱先生以其渊博之史学涵养、敏锐之剖析能力分别讲述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等七大块内容,让读者得窥中国历史文化之堂奥,深入了解五千年来历史精神之所在,从而认清此一代中国人所背负之历史使命及应当努力之方向。

洞玄灵宝左玄论

洞玄灵宝左玄论

洞玄灵宝左玄论,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隋唐道士所作。敦煌道经P2390抄本及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卷七已引用此书。从《三洞珠囊》引文看,原书至少应有十三品。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其中第四、第五品,分为四卷,收人太平部。前二卷为第四品《正真无上上仙大道金刚见品》,叙修持「正真无上上仙大道」之法。谓此大道分大小二乘,大乘先修慈悲,后入空观,小乘先修空观,后修慈悲。大乘因大果大,乃上仙之道。小乘修持诸观法,包括有观、生观、死观、老观、两观、外观、理观、事观等等。后两卷为第五品《无上上三十六部经王品》,解释三洞三十六部道经旨义,其说亦涉及修持慈悲、空观。

百字碑

百字碑

道家功理功法类养性修为名称。《类修要诀·吕纯阳祖师百字碑》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本书是贺麟先生对从188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到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时期,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介绍。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界的主要特点是,西方哲学的介绍与引入,以及对儒家思想的创新与发扬。在这个大背景下,贺麟先生介绍了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熊十力、胡适、金岳霖、冯友兰、洪谦等思想家的思想,反映出民国学者的学术造诣与学术水准。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中国哲学的调整与发扬”“西方哲学的绍述与融会”“时代思潮的演变与剖析”三章,从新心学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约五十年时间中国接受西方哲学影响,以及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下编则深入探讨了“知行”学说问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亦称《金刚经注解》。佛典注疏。明宗泐、如玘奉敕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书。成书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内容为两部分,先明《金刚经》五重义:一初释法名、二辩实相体、三明无住为宗、四论断疑为用、五判大乘为教相;后依经文顺次注释,注文前加“注”字。自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始,将经文分为二十七段,谓之“二十七疑”,每一疑加一标题,再一一予以详释。见载于明《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及《嘉兴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