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队得胜

- 姓名:拔队得胜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相模(神奈川县)中村人
- 出生日期:1327
- 逝世日期:1387
- 民族族群:
拔队得胜(1327~1387)日本临济宗法灯派僧。号拔队。相模(神奈川县)中村人,俗姓藤原。四岁丧父。稍长,进入当地之治福寺,受业于应衡禅师。二十九岁从应衡落发出家。即跟随得琼侍者练行,偶闻溪水声,有所省悟。先后参见肯山闻悟、复庵宗己等僧,并游历关东,参谒诸名宿。后入出云(岛根县)云树寺孤峰觉明禅师之室,嗣其法。孤峰授以‘拔队’之号。其后行脚各国,二年后归相模,庵居于甲斐。当地宝珠寺昌秀慕师德风,国守武田信成捐献盐田寺地,开创向岳寺,请师任开山第一世。师戒律甚严,颁三十三条厉禁,特禁饮酒。嘉庆元年二月示寂,世寿六十一,法腊三十二。天文十六年(1547)赐谥‘慧光大圆禅师’。为日本临济宗向岳寺派之祖。嗣法者有峻翁令山。师著有语录六卷及拔队假名法语、盐山和泥合水集各一卷等。[延宝传灯录卷十五,扶桑禅林僧宝传卷九]
拔队得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协助下开始编著,1898年正式刊行。共二十一卷。书中阐发“托古改制”理论。宣称《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言行,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改革主张,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素王”。认为孔子改制的精义主要反映在《春秋》一书中,而《公羊传》则是阐释《春秋》的典籍。作者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需要出发,附会公羊学派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解释历史发展趋势。认为“据乱世”即西方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即君民共主时代,“太平世”即民主共和时代。这一划分并不科学,但确认历史不断进化发展,强调当时中国应由“据乱世”通过改革进入“升平世”,冲破了顽固派“敬天法祖”和“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反动思想,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甚大。顽固派攻击该书“灭圣经”、“乱成宪”,要求清政府将该书毁版。
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
经名: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言召遣雷神将师之符咒秘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本于《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增加天蓬、天猷、翊圣、真武四神及诸雷公等。全为咒语。其中称真武为“玄天真武”,盖宋代加封“元圣仁威玄天上帝”之简称。该经盖出自元。
皇言定声录
八卷。清毛奇龄撰。是书尊崇康熙皇帝对乐的主张,附以己见。合五声及宫清、商清、角清、徵清为九声。合五声及变宫、变徵为七调。又认为前人以变宫在宫前、变徵在徵前为谬,而将二变移于二正之后。大概熟悉吹箫吹笛之人,翻宫换调,以宫逐羽则羽当宫,而宫当商、商当角,角当徵,徵当羽,都差一位,所以变宫原本在羽后宫前的,一变位于徵后羽前。这是清代管色字所常用,不是毛奇龄的独创。是书其余部分则自行己意,攻驳古人,言辞往往过激。是书有《四库全书》本,《西河合集》康熙本和乾隆修补本。
入佛明宗答问
吾师王骧陆居士主讲于天津印心精舍凡七稔,于学人莫不随机启发,同门中得明心要者莘莘然,迩年皈依日众,请法之余,问答甚多,同人等扼要记录,裒为一帙,乃前所辑之《乙亥讲演录》中有未及者。天津张居士聘三,发心流布,以供同参,并嘱为之序。
菩萨戒疏随见录
菩萨戒疏随见录,一卷,明今释造,出遍行堂集卷四十九,今本编行堂集已佚,参见新编续藏。
宝贤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祇园,宝贤大夜叉王,献咒使贫苦之众生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