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

僧肇
  • 姓名:僧肇
  • 别名:
  • 性别:
  • 朝代:东晋
  • 出生地: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 出生日期:384
  • 逝世日期:414
  • 民族族群:

僧肇(384~414)东晋著名僧人和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哲学的奠基者之一。俗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原崇信老庄,及读《维摩诘经》而出家皈依佛门。后师事鸠摩罗什,深得“三论”要旨,为“什门四哲”之一。擅长佛学般若理论,被誉为“解空第一”。主要著作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收入《肇论》一书。另有《宝藏记》、《维摩诘注》等。僧肇的佛教思想主要接受的是《维摩诘经》,并会通其它经论。对《维摩诘经》的注解,发挥较多,在《肇论》一书中讲得简略或不清的,可通过该经注解加以印证。故该注是研究僧肇思想的重要材料,是“非《肇论》”之肇论。其佛教哲学思想主要为:(1)在批判“六家七宗”的“心无”、“即色”、“本无”三家空观的同时,阐述了“即万物之自虚”的般若空观真实义蕴,把玄学推上了顶峰,建立了中国化般若学的哲学体系。(2)提出了“即动而求静”的著名命题。认为“旋风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3)在对所谓世俗认识(即“惑智”)的彻底否定基础上,提出了可以体现“真谛”的另一种认识,即所谓般若圣智,“圣智无知而无所不知,无为而无所不为”。后世三论宗人对他推崇备至,常把他与鸠摩罗什并称,有“什、肇山门”之语,并尊其学说为三论宗正系。吉藏则把他提高到三论宗实际创始人的地位。智旭在《阅藏知津》中,列《肇论》为第一,认为僧肇学说最契原经精神。

猜你喜欢的书

班纳姐妹

班纳姐妹

《班纳姐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早期的一部中篇小说,描绘了纽约贫民区两姐妹的生活,情节看似简单易懂,但写作手法细腻精致,寓意深刻,内涵极为丰富。通过对故事人物的分析、时钟的暗示和万寿菊等象征意义的解读,展示了小说的多重主题。

迈向基地

迈向基地

《迈向基地》(Forward the Foundation),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93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基地系列”的第七部作品,归于“基地前传”,阿西莫夫继续以“心理史学宗师”兼“基地之父”哈里·谢顿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在克里昂一世统治下,第一银河帝国勉强维持最后的统一与繁荣,但帝国国势仍持续衰落。这主要是帝国的政治,经济盘根错李的因素所导致,并非当时任何人所能解决的。克里昂的二任首相哈里·谢顿发展出能预测未来的心理史学,为拯救帝国,他在群星尽头建立起第二基地,与第一基地互为呼应。哈里·谢顿,铎丝·凡纳比里,婉达·谢顿等人身上充满着传奇色彩,情节的发展匪夷所思,但敌对的力量异常强大,鹿死谁手实难预料。他们能使银河帝国复兴吗?结局如何?看来我们只有迈向基地,才能探测个中奥秘。

印法参同

印法参同

印学论著,四十二卷,明徐上达著。其自序曰:‘今人好人习,异轨分途,无人乎引法以缩之,终未于正,无人授法以进之,终于未精。上达不才,朽废多暇,曾窥一斑,偶有一得,敢为爝聚丝累,条次成帙,为之开道于后。言传不语,印证了然,缪谓备诸好善为法矣,参酌有年,终付剞氏,自榜曰《印法参同》。’此书有凡例二十一则。第一至四卷介绍官私玺印制度、形式;五至十五卷叙述古来篆体及印学知识;十六卷介绍印章钮式;十七卷以后载古来印章,间杂徐上达、徐凤来父子摹印。该书分类撮要,阐述明白。尤其对技法的论述,授之以法,晓之以理,甚为精当,它是印学史上第一部体系比较完整的印学巨著,有着重要的价值。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有十六册本及二十册本。本篇选录该书前后自序;第五卷《喻言类》;第七卷《参互类》;第八卷《摹古类》;第九卷《撮要类》;第十卷《章法类》;第十一卷《字法类》;第十二卷《笔法类》;第十三卷《刀法类》和第十四卷《总论类》。

续印人传

续印人传

篆刻家传记。清汪启淑撰。此书八卷,1750年撰写,1789年重订。著录活动于康熙、乾隆年间的篆刻家一百二十九人之生平事迹,叙述其从艺之成就。因大半与作者交往密切,记载详实,多为重要史料,末卷含方外人六名、女子二名。其作品多曾见于汪氏所辑之《飞鸿堂印谱》。本书原名《飞鸿堂印人传》,后为顾湘辑入《篆学琐著》时更名为“续印人传”。有影印本行世。

佛学问答类编

佛学问答类编

问: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是何等事?(余萍)答:大事者,生死也。请细思想,人间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惟此事独佛能了之,所以应世,来为众生解决此事也。

阿弥陀经疏钞撷

阿弥陀经疏钞撷

阿弥陀经疏钞撷,一卷,明袾宏疏钞,清徐槐廷撷并序,附应验及玉峰大师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