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穆

项穆
  • 姓名:项穆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项穆,明书法家。生卒年不详。原名德枝,字德纯,号元贞,又号兰台、旡称子。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人。元大收藏家项元汴之子,秉家学,工于书法,又精于鉴赏。官中秘。擅长书法,追摹王羲之、欧阳询书风,而又有独到心得。其书法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儒家关于“中和”的观念,认为“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强调书法美在于方圆和奇正向“中和”的汇合。并以“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的哲理,来阐述“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方乃通方”的理论,阐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包藏,方圆互用的朴素辩证观念。认为书法中有“老”有“少”,只有使两者“混为一致”,才能相反相成。所谓“老”,是“书之筋力”,“少”则是“书之姿颜”。“筋力尚强健,姿颜贵美悦,会之则并善,折之则两乖。融而通焉,书其几矣。玄鉴之士,求老于典则之间,探少于神情之内。”又认为书法的创作构思,布局安排,想象变化,意念聚集于笔端,尚未表现为书法艺术形象;而艺术形象的“旋折进退”,“威仪神彩”,“笔随意发”,则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创作构思。对于审美接受者,不应把书法视为过浅或过深的艺术,以造成“不究其妙”或“反过于谲”的毛病。其观点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创造与审美鉴赏均有相当的价值。著有《书法雅言》和《元贞子诗草》。

项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辨脉平脉章句

辨脉平脉章句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脉法、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脉、平脉、仲景论百病之脉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脉、平脉法原文加以校订。摒去旧注,重予详细注释,复加按语,发挥作者的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以期切于临证实用,对研究仲景脉法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养蚕营种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养蚕营种经

天尊以种养为人间最重事。劝人行善诵经,奉请护蚕神王,奉天尊旨教,以令天师收摄鬼魔,神王护卫主人,蚕粮丰收。

驻春园小史

驻春园小史

又名《绿云缘》、《第十才子书》、《第十才子双美缘》、《一笑缘》。章回小说。题“吴航野客编次”。六卷二十四回。叙明嘉靖间,嘉兴女子曾云娥,因家中失火,与母寄身于舅父叶总制家,与故兵部尚书子黄玉史传诗通情,私订终身。未几,叶总制遭陷害,云娥母女又投奔金陵吴翰林家。黄玉史重情,暗随至金陵,卖身吴府隔壁周尚书家为书童,借机与云娥私会。二人私情被吴翰林女绿筠识破,绿筠遂道出己自幼与黄玉史订有婚约,黄家败落,母亲毁约,绿筠坚持不肯。于是二女相约同嫁玉史。因云娥母欲将云娥另嫁,云娥乃与玉史私奔,中途玉史被捉回流放,吴绿筠赠金为玉史捐监生。玉史高中两榜进士,钦点探花,娶云娥、绿筠为妻。小说塑造了敢于追求自主婚姻的少女曾云娥的形象,但仍落一夫多妻俗套。最早刊本为乾隆间三余堂刊本,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水箬散人序,另有乾隆五十三年刊本、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中华图书馆石印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四句为全经总持,首一句又为四句之总持,言修行成佛,须至大自在为止。自己自在,更度他人至自在者为菩萨,而其妙用在一观字,观个本来,言自己和众生本来自在,之所以不自在者,徒因迷而不觉,枉自烦恼,若欲修复本来,还得起般若妙观之用,悟入本来,以慧照力参之,此修心之总诀也。

清珠集

清珠集

清珠集,一卷,清治兆辑并序,赵成夏序,德真序,淨信跋,翁三沙跋,附结社文、发愿文、募缘疏、戒忏疏。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一卷,清 順說,寶性錄。南嶽下第三十七世,嗣了宗見。附了宗見禪師法嗣瑞亭晟,法孫美亭義略錄。依駒本增入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