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自昌

许自昌
  • 姓名:许自昌
  • 别名:字玄佑,号霖寰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
  • 出生日期:1578
  • 逝世日期:1623
  • 民族族群:

许自昌(1578—1623)明文学家、刻书家、藏书家。字玄佑,号霖寰,又号去缘,别署梅花主人,别业名梅花墅,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其屡困场屋,谒选授文华殿中书。悒悒不自得,请假归里。他一生以著述及刻书为事。与董其昌、王稚登、祁承㸁、曹学佺、臧懋循、陈继儒、钟惺诸人交往,建别墅名“梅花墅”,为起居、读书之所。喜聚书,贮书连屋。藏书楼为“霏玉轩”。陈继儒赠诗有“青山解绶修僮约,红袖焚香捧道书”之句。又好刻书,刻有唐代陆龟蒙、李白、杜甫、皮日休等人的文集,《唐诗十二家》、李昉《太平广记》500卷等。 万历二十一年(1593)刊行《分类补注李太白诗》25卷、《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20卷、文集2卷。万历三十一年刻印自编《十二家唐诗》24卷、重新校刊庚陆龟蒙《甫里集》20卷。万历三十六年刻皮日休《文薮》10卷。万历四十五年,校刊《唐皮陆从事唱和集》10卷。万历四十七年刻自编《捧腹编》10卷。他花费多年心血校刻的《太平广记》500卷,尤著称于世。


他创作或改编的传奇9种,今存5种。他创作的《水浒记》32出,叙述宋江事,基本情节出自《水浒传》,其中张三郎、阎婆惜的一些情节,属他的虚拟。这些虚构的情节富有戏剧性,迄今仍上演不衰。如《借茶》、《刘唐》、《前诱》、《后诱》、《杀惜》、《放江》、《活捉》等。他创作的《桔浦记》共32出,写柳毅传书故事,本出自唐人传奇。剧本增入虞世南女一线,而将龙女为妾,反映了封建文人思想的庸俗处。他的剧本缺乏严谨的构思,关目冗漫。《种玉记》是改编汪廷讷和王元功同名作品而成。吕天成《曲品》认为许自昌本胜其他两种。他在汪廷讷《种玉记》条下云:“经梅花墅改订者,更胜于原本。”在王元功《种玉记》条下云:“此梅花主人改订者,简练过原本,一洗脂粉之病。”《节侠记》是改编许三阶同名作品而成。《灵犀佩》,王异也有同样剧作,现难考订原本作者是谁。他还有诗文集《樗斋漫稿》12卷、《樗斋诗稿》4卷。词曲散见在各种选本中,存留不多。

许自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性与行为

人性与行为

副标题《社会心理学导论》。美国杜威著。1922年出版。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表述了实用主义的伦理思想,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性,是人的天生的生物欲望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产物。道德是帮助人自然生长和发展、适应环境的工具。否认任何形式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由杜威于1918年在斯坦福大学韦斯特纪念基金会上所做的一系列演讲发展而成。详细阐述了杜威关于习惯是“社会功能”的观点,以及诸如习惯、风俗和探究的科学方法这类社会现象既是道德的,也是自然的。这些讲稿后来又被重写、修订和扩充,从而成为杜威有名的著作之一。

艺舟双楫

艺舟双楫

清包世臣 (1775-1855)撰。系文艺、书学论著。6卷,为 《安吴四种》之一。前4卷论文,后2卷论书,故称 “双楫”。世臣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世称“包安吴”。嘉庆举人,官新喻 (今江西新余) 知县,关心时政,主张抗英。此书多论古文作法和他的崇尚,也录所作书序、碑传等。论书分为 《述书》上中下、《论执笔法》、《历下笔谈》、《论书绝句》、《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记两笔工语》、《记两棒师语》等,阐述学习书法的经验和体会,评论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和书法之优劣得失及金石碑版,辨析详博。下卷有辨误,及删定之 《书谱》、《十七帖疏证》、《邓石如传》等,提倡碑学,贬抑帖学,影响了清代后期以至今日的书风。世臣于文章书法自视甚高,品评作品好为高论,自成一家之言。后来康有为撰 《广艺舟双楫》6卷,发扬世臣表彰北碑之意,攻击帖学,提创碑版,碑书文字益为世人所重。本书有《艺术丛书》、《艺术名著丛刊》等本,近年有影印本面世。

黄帝金匮玉衡经

黄帝金匮玉衡经

黄帝金匮玉衡经,撰入不详。唐初释法琳《辨正论》着录「黄帝金匮」,疑即此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本书内容词语,多与《黄帝龙首经》相似,亦为汉魏六朝道教占卜书。经文分《金匮》、《玉衡》二章,每章各有十节经文。其内容为占卜时日吉凶之法术,大略以时辰日期之阴阳生克,预测人事之吉凶休咎。如《金匮》第一经曰:「日辰阴阳中有相克者为用,是谓入不入。」又如《玉衡》第四经宣称:四离之辰(即四时八节之日),上望见月,是谓不详。其它各节经文皆与此相类。

赵太祖三下南唐

赵太祖三下南唐

《赵太祖三下南唐》,又名《侠义奇女传》,叙演赵太祖赵匡胤平定南唐的故事。书凡八卷五十三回,作者题“好古主人撰”,生平不详。今有咸丰八年(1858年)初刻本。小说仿照旧时英雄传奇杂糅神魔怪异的故套,人妖并存,情节离奇,荒诞怪异,亦属神怪小说。

钦定曲谱

钦定曲谱

简称《曲谱》。由清代人王奕清等人奉康熙敕命,考寻旧调编辑而成,所以称为“钦定”曲谱。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全书分14卷。其中卷首刊载诸家理论,以及九宫谱定论。该书正文包括北曲谱4卷,以《太和正音谱》为底本,共收335个曲牌;南曲谱8卷,以沈璟的《南曲谱》为底本,收各调引子112支,过曲472支,慢词28支,近词37支,以及各调的尾声总论,共收811个曲牌。书后附有1卷刊载失宫犯调的曲谱,收引子8支,过曲42支。南、北曲谱都按宫调排列目次,对其中的每句曲均注明句式、四声和韵角,对旧谱中的错字误字,均加以更正,附注在后,而对于北曲中的入声字,则均注明宜作何声。南曲并点明板位的所在,体例比较完备。是为“使倚声者知别宫商,赴节者咸谐律吕。用以铺陈古迹,感动人心”的一部官方曲谱。该谱有清代康熙年间内府刻本;《四库全书》本;《扫叶山房》石印本;《万有文库》本等版本。

袁子正书

袁子正书

晋代袁准撰。《袁子正书》二十五卷。与《旧唐书·经籍志上》丙部子录儒家类、《群书治要》、《太平御览》(将其作为引用书目)、《全晋文》、《玉函山房辑佚书》及其《续编》、《丛书集成初编·袁氏艺文金石录》、《中国丛书综录》、《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汉晋学术编年》中均有记载。 今存不足两万言。分为礼政,经国,设宦,政略,论兵等十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