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简

张行简
  • 姓名:张行简
  • 别名:字敬甫
  • 性别:
  • 朝代:金代
  • 出生地:归家益都(今山东益都)
  • 出生日期:公元1156年?
  • 逝世日期:1215年
  • 民族族群:

张行简(公元1156年?~1215年)字敬甫。深通经史。大定十九年考中进士,授为应奉翰林文字。遭逢母丧,归家益都(今山东益都),服丧终制,恢复原任。章宗即位,转为修撰,进读陈言文字,摄太常博士。转简为直学士,与路伯达共同进读陈言文字,积官迁至礼部郎中。久之,行简兼任同修国史,改任礼部侍郎。提点司天台,直学士、同修国史照旧。承安五年(1200),升简为侍讲学士,同修国史,提点司天台仍旧。泰和二年(1202),行简为宋主生日副使。四年,上诏曰,每当奏事时,须命张行简经常在左右。五年,行简改任顺天军节度使。六年,简升为礼部尚书,兼侍讲、同修国史。时秘书监进献《太一新历》,由行简校定。七年,积官迁为太子太保,翰林学士承旨,尚书,修史仍旧。贞祐初年,行简转任太子太傅。从庄献太子埋葬以后,不设置官师官,升承旨为三品官,以示宠信行简。行简兼职仍旧。贞祐三年(1215),行简去世。史载:“行简端庄诚实小心谨慎,为人君所知遇。从开始入翰林,到太常、礼部、典贡举终其身,士大夫以为荣耀。所著文章十五卷,《礼例篡》一百二十卷,以及《清台记》、《皇华记》、《戒严记》、《为善记》、《自公记》等。

张行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双面笑佳人

一个绝代佳人在空无一人的小丘上突然死去,她佩戴的价值连城的首饰也全部不翼而飞。几十年后突然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漂亮姑娘,她时而纯真,时而放荡,行动诡秘,时时涉嫌大案,令警方头痛,却又无可奈何。她与几十年前的旧案有关吧?她到底是何许人?

写作生涯回忆

民国三十八年(1949)1月至2月13日,《写作生涯回忆》在北平“新民报”连载。写的就是张恨水的创作过程,里面极少涉及他的家庭生活,可是说都是关于写作的,从他由识字到他写出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小说。全书不但列举了他发表了和没有发表过的作品,还贯穿了他读书写作的思想,一个从小就是喜欢看小说的“小说迷”最后成为一个写小说的名家。 书中有一段关于青少年写作的心态,我觉得很真实“当年写点东西,完全是少年人好虚荣。虽然很穷,我已知道靠稿费活不了命,所以起初的稿子,根本不是由‘利’字上着想得来。自己写的东西印在书上,别人看到,自己也看到,我这就很满足了。我费工夫,费纸笔,费邮票,我的目的,只是满足我的发表欲。”看到这我忍不住笑了,我当年不也是这种心态吗?刚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就是这么想的。

文博士

现代长篇小说。老舍著。香港作者书社1940年11月初版。内收《序》1篇 。作品初载1936年10月1 6日至1937年7月《论语》第98至115期,原题《选民》。小说描述一 位洋博士回国后的“谋事”经过。文 博士是一 位留美学生。在留学期间获得了博士学位,同时也学会了拉帮结伙。回国后,深信自己“必能打入社会最上层”的文博士四处奔波,竟无法找到工作。后 听从焦委员的设计,他来到济南齐鲁文化学会,企图借助于唐先生,通过联姻的方式接近富商,伺机攀附而上。唐先生是个势利的旧式文化人。他以让其儿子充当文博士的助手为条件,主动提出替文博士活动“明导会”专员的差事,而善于钻营的文博士则进一步要求唐为他引见大生堂药店的杨老板。嗣后,文博士访杨家 一举成功。为了依附更大的后台,即将成为杨家乘龙快婿的文博士,当上了专员后,却将唐氏父子。作品从较广阔的社会视角,表现了会官场的腐败以及知识界的堕落。

浣纱记

传奇剧本。原名《吴越春秋》。明梁辰鱼作。写赵国上大夫范螽与诸暨苎萝西村施夷光在溪水边定情。吴灭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雪仇。范蠡献计将西施(施夷光)进吴王夫差。西施以国家为重,毅然牺牲青春入吴。夫差果然沉溺酒色,荒废政事,后被越军围困而自刎。灭吴功成,范蠡即携西施泛湖归隐。剧本着力表现西施的爱国感情和范蠡的谋士风度。其写作与魏良辅整理加工昆腔约在同一时期,音律谨严,曲文华美,一向被认为是昆腔登上戏曲音乐宝座的奠基石,对昆腔的发展和传播起过较大作用。

浮邱子

哲学、政治著作。清汤鹏撰,12卷91篇。约作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树文》篇作者自述撰写宗旨: “其旨务在剖析天人王霸,发抒体用本末,原于经训,证于史策,切于家国、天下,施于无穷。其心务在琢磨主术臣道,护持国势民风。” 主张以义理之学为“体”,以理政为“用”。他说: “君子纳之于轨物,然后能裁之于义理; 裁之于义理,然后能详之于体段; 详之于体段,然后能鸿之于作用。” (《则古上》) “理政必考其学”(《则古中》)。

缘起经

一卷,唐玄奘译。小乘部之摄。释十二因缘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