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赫伦

- 姓名:海伦·赫伦
- 别名:
- 性别:女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
- 出生日期:1861年6月2日
- 逝世日期:1943年5月22日
- 民族族群:
海伦·赫伦·塔夫脱 (Helen Herron Taft, 1861年6月2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1943年5月22日卒于华盛顿特区),前美国第一夫人(1909-1913年),美国第27任总统、美国最高法院第10任首席大法官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妻子。
海伦在11个孩子中排行第四,她对政治的兴趣来自于她的父母--著名律师、共和党活动家约翰-赫伦和哈丽雅特-柯林斯-赫伦。年轻的海伦在辛辛那提的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她表现出了要在俄亥俄州南部以外的地方大显身手的雄心壮志;19世纪70年代末,在遇到辛辛那提大学法律系学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后不久,她就将这种雄心壮志与他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她的坚定努力,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就不可能成为总统。
他们于1886年6月19日结婚后,威廉接受了多项任命,包括俄亥俄州高等法院法官、美国首席检察官和美国第六巡回法院法官。1900年,威廉-麦金利总统任命他为美国驻菲律宾委员会主席。尽管他对远渡重洋有些不情愿,但海伦认为这有助于他成为总统。
他们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搬到了菲律宾,1901年威廉成为菲律宾总督。
1904年,威廉被任命为战争部长,塔夫脱一家回到华盛顿,海伦继续努力让丈夫成为总统。虽然他更希望被任命为司法官员,但她喜欢住在白宫的想法,并经常说,在卢瑟福-海斯执政期间对白宫的一次访问激发了她的雄心壮志。1906年,当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似乎准备任命她的丈夫为最高法院法官时,她约见了总统,以阻止这一提名。
1908年,罗斯福拒绝竞选连任,转而支持赢得共和党总统提名的塔夫脱。在整个竞选过程中,海伦被公认为丈夫最精明、最值得信赖的顾问之一,丈夫获胜后,她成为第一夫人,人们预测她将对总统的决策产生影响。在就职典礼当天,她打破了一个古老的传统,成为第一位在总统离开美国国会大厦就职典礼现场时与他并肩而行的总统夫人。
海伦·赫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华亭百咏
亦题《云间百咏》,为今上海地区第一本记事诗专集。1卷。许尚著。许尚自号和光老人,华亭人。取华亭古迹,每事为1绝句,其中的71首题下有后人所加注。是编作于淳熙(1174—1189)间,取华亭古迹,每一事为一绝句。所述有陆机茸、三女冈、征北将军、顾亭林、白龙洞、俞塘、普照寺、陆瑁养渔池、唳鹤滩等,《四库全书》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此外,是集又载《宋人集》丙编。
最后的微笑
现代中篇小说。蒋光慈著。1928年9月上海现代书局初版。作品运用梦境和幻觉的表现手法,描写一个青年工人为复仇而自杀身亡的故事。16岁的王阿贵聪明、好学,他在S纱厂做小工时,报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秘密开设的平民义务学校学习。在共产党员教师沈玉芳和工友李全发的教育和启发下,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后来S埠发生了空前政治大变动,大批工人、群众被杀,沈玉芳、李全发相继被捕,王阿贵也因参加罢工而被厂里开除。回到家里,王阿贵看见害病的父亲和憔悴的母亲,遂生自杀念头。但白天看见的一场蚂蚁混战,使他想到:小蚂蚁被他的同类欺侮了还要拼命地抵抗一下,难道自己“连蚂蚁也不如”?于是,王阿贵产生了强烈的复仇心理。他从保管枪支的工友张应生处偷拿了一把小手枪,通过各种方法,先后杀死了张金魁等4个工头、暗探。最后他被巡捕包围,在无法逃脱的情况下,用手枪对准自己胸膛,面带胜利的微笑,随枪声倒了下去。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杂剧剧本。元白朴著。明李开先《词谑》说:“《梧桐雨》中中吕,白仁甫所制也,亦甚合调;但其间有数字误入先天、桓欢、监减等韵。”清李调元《雨村曲话》说:“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清梁廷楠《曲话》说:“《梧桐雨》与《长生殿》亦互有工拙处。《长生殿》按《长恨歌传》为之,删去几许秽迹;《梧桐雨》竟公然出自禄山之口。《长生殿·惊变》折,于深宫欢燕之时,突作国忠直入,草草数语,便尔启行,事难急遽,断不至是;《梧桐雨》则中间用一李林甫得报、转奏,始而议战,战既不能而后定计幸蜀,层次井然不紊。”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王国维《录曲余谈》说:“余于元剧中得三大杰作焉。马致远之《汉宫秋》,白仁甫之《梧桐雨》,郑德辉之《倩女离魂》是也。马之雄劲,白之悲壮,郑之幽艳,可谓千古绝品。今置元人一代文学于天平之左,而置此二剧于其右,恐衡将右倚矣。”近人吴梅《瞿安读曲记》说:“此剧结构之妙,较他种更胜,不袭通常团圆套格,而以夜雨闻铃作结,高出常手万倍。惟杨妃秽迹,直言不讳,殊非隐恶扬善之道。顾元剧中关目排场等事,素不深究,亦未便以此绳纠也。”
枕函小史
四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题无卷数)。明闵于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撰。此书共汇刻书三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分二种:一曰《谭史》,二曰《僻史》。盖其所用内府藏本为不全之本之故)。一为《苏长公谭史》二卷,题“吴兴闵于忱校,东明屠长卿评”。此书原为明郭化所辑,名《苏米谭史》 ( 《四库存目》 卷六十有著录),此书虽然仍附《米史》于《苏史》内,但另标出标题。《米中》之后,为东坡居士《艾子杂说》。闵于忱在《凡例》中说: 其仍附《苏米谭史》之后。二为《癖颠小史》(即《四库总目》谓之 《僻史》) 一卷,题 “闻道人撰,袁石公平”。原书为华淑撰,已收在《清睡阁快书》十种之中,有万历刊本。华淑,字闻修,所以此处称为闻道人。三为《悦容编评林》一卷,题“长水天放生辑,东明屠赤水评,西湖病渴子校。”天放生不知为何人,据梁溪一书生序,称天放生为萝月轩主人,也未著其姓氏。《谭史》有梅敦伦序、郭化序。《癖颠小史》有袁宏道序、汤宾尹序、闻修居士跋。《悦容编评林》有梁溪一书生序、长水天放生序。此书有明闵氏朱墨印本,共四册,现存于北京图书馆之中。
金刚经会解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佛典注疏。南宋嘉定四年(1211)柏庭善月述。二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合诸论以成一家之言”,故曰《会解》。目的是“因解以得论,由论以了经”。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十二游经
一卷,东晋迦留陀伽译。佛三十五岁成道,其后十二年始还父国,记其十二年间之游化,名为十二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