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H.卡尔

- 姓名:E. H.卡尔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2年6月28日
- 逝世日期:1982年11月5日
- 民族族群: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 Hallett "Ted" Carr,一般简称为 E.H. Carr, 1892年6月28日—1982年11月5日),英国当代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就学于伦敦大学泰勒学院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16—1936年任英国外交官。1936年起在威尔士大学、牛津大学执教。1955年当选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校务委员,1956年当选为英国学术院院士。卡尔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最著名的史学著作是《历史是什么?》。他态度鲜明地批评了当时英国史坛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悲观主义、历史相对主义、保守的或唯心主义的思潮;强调历史是可以认识的。他认为,没有事实的历史学家是无根之木,没有历史学家的事实则是一潭死水,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过去的事件跟前进中出现的将来的目标的谈话。卡尔既反对无条件地承认历史的客观性观点,同时也不同意实用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当历史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建立起联贯的关系时,它才获得意义与客观性。他还认为,在历史真理中,事实与价值是无法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地结合在一起。卡尔的史学观点对恢复和发扬英国史学的优秀传统,使英国史学摆脱当时的危机和困境,起了较大作用。其重要著作还有《苏维埃俄国史》、《巴枯宁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从拿破仑到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没落》等。
E. H.卡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少女的港湾
《少女的港湾》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跨越时代的少女小说杰作。这部作品是当时受川端指导的新人作家中里恒子的底稿基础上,川端加以校订、加笔指导和修改,两人共同执笔合作之作。本书细腻真实地描绘了少女间隐秘纯洁的感情,在日本学生中广为流传。1938年出版单行本后,5年内加印47次,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作品之一。柔弱的三千子一走进教会学校就收到了来自五年级的洋子和四年级的克子情意绵绵的情信。三千子最终选择了善良温柔得如同天使一般的洋子做“姐姐”,婉拒了热情洋溢充满活力的克子。三千子和洋子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日子,但在外出度假时又被活泼好胜的克子所吸引,这使得三千子内心充满挣扎 。
埋愁室丛话
万事必先研究而后有预备之方,必先经验而后知受病之源。余虽不称经验之人,然将我生平所得和盘托出,以供读者之前,知社会之万恶、人心之险诈,并知余生之不辰。余吴人也,早失怙恃,又鲜兄弟及姊妹,徧尝人世间之悽凉苦况矣。当在深闺寂寞之时,辄将经过及感想之事援笔记之,名之曰埋愁室丛话。余本不欲以壮志而託閒讴,奈承诸同志谆谆以出版为嘱,并曰:一鸟鸣空,或可唤醒羣生,稍补于社会。余则不敢自命为有心人,愿世人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幸勿忠言逆耳。须知良药苦口,斯则著者之深愿也。
新野叟曝言
二卷二十回。卷端题“青浦陆士谔撰”。有清宣统元年(1909)改良小说社铅印本;上海亚华书局铅印本(1928)。正文前有李友琴序和总评各一篇。 书叙主人公文祁为解决中国人多物少、求过于供的困难,成立拯庶会,寻求富民强国之道。他构想出三个步骤: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发展科学:第三是移民外星。在近一百年前提出这些构想,表现了作者丰富和大胆的科学幻想。如文祁设计飞舰将人运载到外星去,以及对月球、木星的描绘,都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想象力。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如办公宅,宅内人人不分男女都有职业,吃饭有公饭所,洗衣有洗衣房,孩子有蒙养所等,又明显地受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小说主要着力于科学幻想和社会梦想,人物的刻画不很成功,主人公缺乏个性,给人印象不深。
柳湖侠隐
《柳湖侠隐》,为民国武侠小说名家还珠楼主所著的小说之一,6集13回36万字。剑侠小说。1946年10月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第一集,至1948年5月出版第六集。
闲窗括异志
南宋·鲁应龙撰。志怪小说集。一卷。有《稗海》《敬修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诸本。《旧小说》收三则。均记奇闻异事,《嘉兴贡院》闹鬼一则,为著名鬼话。另《说郛》题《括异志》,收《黄翁》,叙黄翁妻夜梦阴司鬼,以沸汤浇其夫;书中皆言神怪之事,借以阐明因果。如住庵僧事母至孝,母病危,即日夜祷于神。神感其诚孝,教以药饵,母病遂愈。又如惠州一娼被震死于市,胁下有朱书小字,称其前世为李林甫,因毒虐弄权,帝命震死等等。
词莂
清朱孝臧编选,张尔田补录。一卷。是编为朱氏客寓吴中时,与张尔田“恒共商略去取”选成。后朱氏移居上海,与况周颐踪迹日密,又补选入况词。最后由张尔田补入朱氏自作十阕成编。朱氏卒后,始付梓,刻入《彊村遗书》。全书录清人毛奇龄、陈维崧、朱彝尊、曹贞吉、顾贞观、成德、厉鹗、张惠言、周之琦、项廷纪、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凡十五家,词一百三十七首。有清一代词坛名家略已备具。有民国十年(1921)季夏张尔田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