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明

张纯明
  • 姓名:张纯明
  • 别名:字镜轩,又名永昭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河南省洛宁县
  • 出生日期:1903年4月2日
  • 逝世日期:1984年7月29日
  • 民族族群:

张纯明(1903年4月2日—1984年7月29日),字镜轩,又名永昭,河南省洛宁县赵村乡凡村人。1917年至1922年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英文科学习。中央研究院院土,我国著名行政学专家。


张纯明自幼天资聪颖, 1917年高小毕业便顺利考取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留美预校的5年,张纯明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1922年,张纯明考取公费留美资格,先后在伊里诺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攻读社会政治学。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张纯明和后来当过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是同班同学,而且同是指导教授最看重的高才生。1927年获得伊里诺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29年获得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个政治学的研究者,张纯明非常关注当时国际社会的政治制度与行政机制,他不仅考察了当时美国的行政制度,还申请到了耶鲁大学法学学会提供的一笔学术考察经费,前往莫斯科考察分析了前苏联的政治制度。回国前夕,张纯明游历柏林、巴黎、伦敦及瑞士等地,对当时发达国家的行政机制有了宏观了解,并深受时任中国常驻国际联盟代表蒋廷黻的赏识,被留在日内瓦做助手。1931年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邀请,张纯明回国出任南开大学经济系教授、政治系主任,并任文学院院长等。其间曾主编《南开政治经济学报》。1937年奉政府委派,以中国行政专家名义赴欧洲考察地方行政,归国后到重庆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高级秘书。1940年任河南省政府委员,随省政府自洛阳迁鲁山县,又任省物价管制委员会秘书长。作为从政的学者,他能体贴下属和百姓的苦处,富有正义感。注意体察民情,关心百姓困苦,主动拿出自己的钱周济困难的幕僚,并教育职员不要做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


张纯明常常关心家乡,时时不忘河大。抗战时期的1943年,他听说国立河南大学教授李俊甫以共党嫌疑被捕,张纯明以同乡加校友的身份多方斡旋保释其出狱。抗战胜利后,随中央设计局迁南京,1948年1月当选为行宪后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张纯明夫妇迁居香港,后去台湾,上世纪70年代定居纽约。暮年思乡心切,在他给友人的信中常常提到故乡,希望故乡河南日趋繁华。


张纯明一生从政,不忘著书立说,出版的英文专著《中国循吏研究》,是通论汉朝至清朝的中国循吏史,他认为历代循吏的成就一是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二是注重教育,三是理讼。1947年1月创办《世纪评论》杂志,邀请当时的硕彦俊才以及政府要人供稿,刊发的文章立论多有针对性,批评国政大事,中肯尖锐,受到朝野广泛重视。定居美国后,主要从事翻译工作,其著作主要有:《中国政治二千年》、《清代的幕制》、《考评桓宽盐铁论》、《Fax Farming in China》、《New Government for Rural China》、《Criteria of Good Government in Ancient》等,曾经有人赞誉他是文人从政的典范。1984年7月病逝于美国纽约,享年83岁。

张纯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煎饼坪

煎饼坪

《煎饼坪》是斯坦贝克的早期作品,出版于1935年,描写了一群流浪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享受生活的故事。这是斯坦贝克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自此他开始为评论界所关注。也是从这部作品起,斯坦贝克坚定地用细腻的笔调忠实反映生活、刻画人物,描写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煎饼坪》突出流浪汉们无忧无虑的心情,赞扬他们在极端贫苦中所表现出来的单纯和质朴,他们不向往财富,讨厌“背上有财产的压力”。这一切与贪婪倾轧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部分读者抨击这些流浪汉是古怪的一群人时,斯坦贝克这样回击:“他们是我认识和喜欢的人,善良、诚实。”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灵兰要览

综合类医书。王肯堂撰。本书选载王氏有关各科病症主治四十三篇医论,皆系其平素读书心得,随笔记录之得意力作。其论说诸证,发明病机,辨白证治,或宗溯经旨,阐微析奥,或斟酌各家,剖判得失,并记述己验,以为临证指归。书中征引晋唐宋元以来医家名言二十余家。据书首殷仲春序及卷中“己卯秋(明万历七年)始晤缪仲淳于白下”等记述,其成书约在明万历中(1602--1613)。书成未刊,清顾金寿谓其于道光庚辰道光纪年始于辛巳,似为嘉庆庚辰之讹,即1820年,从王九峰处录得副本,再加评订,题名《重订灵兰要览》刊刻。然流传颇鲜,迨1923年裘吉生辑刊《三三医书》,始得广传。

苏沈良方

苏沈良方

《苏沈良方》系医方书。15卷。本书是南宋时人(约12世纪初)将沈括的《良方》(又名《得效方》、《沈氏良方》、《沈存中良方》)10卷,与苏轼的《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卷数不详)二书合编而成。但15卷本(见《通志》)早佚,南宋时又有10卷本(见《书录解题》)传世,内容以收罗各种医疗验方为主,间杂以医话、随笔等资料。其中卷1有脉说、苍耳说、记菊等38论,及唐·崔知悌的《灸二十二种骨蒸法》佚文;卷2论风病,治风气四神丹等18则方论;卷3论圣散子方等16则方论;卷4为服茯苓说等25则方论;卷5为与翟东玉求地黄等18则方论;卷6为问养生等20则方论;卷7为治眼齿等10则方论;卷8为治水气肿法等19则方论;卷9为治疮疡久不合等34则方论;卷10为治妇人产乳百疾泽兰散等29则方论,并附引多种笔记小说家言,其中不少方论均经原作者耳闻目睹后所辑,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本书现存最早的刊本为明·嘉靖刊本,此后又有18世纪程永培校刊的《六醴斋医书》(丛书)本,题名:《苏沈内翰良方》及1782年的《四库全书》辑本(共8卷)等。近人胡道静曾将该书中的苏、沈两家所记内容区别开来。

东谷易翼传

东谷易翼传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 (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制。《四库提要》谓陈振孙去汝谐世近,疑《浙江通志》失之。又归安陆氏《宋史翼》有一郑汝谐,字熙绩,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博学强记,老不释卷,绍兴中入太学云云。当别为一人,姓名偶同。其书曰《易翼传》者,翼程子之传也。此书大旨,宗主北宋程颐“义理”之学;题为《翼传》,即“羽翼”《周易程氏传》之意。但书中亦有不取程氏之说,而别阐一理者。《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盖圣贤精义,愈阐愈深。沈潜先儒之说,其有合者疏通之,其未合于心者别抒所见以发明之,於先儒乃为有功。是固不必守一先生之言,徒为门户之见也。是书前有《自序》及其子如冈、曾孙陶孙《题语》。如冈称求得真德秀《序》,此本不载,盖传写佚之矣。

已畦琐语

已畦琐语

一卷, 清葉燮撰。治民有一定之法程则人知所遵而奸吏猾胥不敢上下其手同一事也赏则均赏罚则均罚故赏一人而天下劝罚一人而天下惩也乃有赏不足劝罚不足惩者可不深思其故乎

般若心经释义

般若心经释义

般若心经释义,一卷,明谢观光释并序,胡孝跋,前附贤首略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