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明

- 姓名:张纯明
- 别名:字镜轩,又名永昭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河南省洛宁县
- 出生日期:1903年4月2日
- 逝世日期:1984年7月29日
- 民族族群:
张纯明(1903年4月2日—1984年7月29日),字镜轩,又名永昭,河南省洛宁县赵村乡凡村人。1917年至1922年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英文科学习。中央研究院院土,我国著名行政学专家。
张纯明自幼天资聪颖, 1917年高小毕业便顺利考取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留美预校的5年,张纯明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1922年,张纯明考取公费留美资格,先后在伊里诺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攻读社会政治学。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张纯明和后来当过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是同班同学,而且同是指导教授最看重的高才生。1927年获得伊里诺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29年获得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个政治学的研究者,张纯明非常关注当时国际社会的政治制度与行政机制,他不仅考察了当时美国的行政制度,还申请到了耶鲁大学法学学会提供的一笔学术考察经费,前往莫斯科考察分析了前苏联的政治制度。回国前夕,张纯明游历柏林、巴黎、伦敦及瑞士等地,对当时发达国家的行政机制有了宏观了解,并深受时任中国常驻国际联盟代表蒋廷黻的赏识,被留在日内瓦做助手。1931年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邀请,张纯明回国出任南开大学经济系教授、政治系主任,并任文学院院长等。其间曾主编《南开政治经济学报》。1937年奉政府委派,以中国行政专家名义赴欧洲考察地方行政,归国后到重庆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高级秘书。1940年任河南省政府委员,随省政府自洛阳迁鲁山县,又任省物价管制委员会秘书长。作为从政的学者,他能体贴下属和百姓的苦处,富有正义感。注意体察民情,关心百姓困苦,主动拿出自己的钱周济困难的幕僚,并教育职员不要做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
张纯明常常关心家乡,时时不忘河大。抗战时期的1943年,他听说国立河南大学教授李俊甫以共党嫌疑被捕,张纯明以同乡加校友的身份多方斡旋保释其出狱。抗战胜利后,随中央设计局迁南京,1948年1月当选为行宪后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张纯明夫妇迁居香港,后去台湾,上世纪70年代定居纽约。暮年思乡心切,在他给友人的信中常常提到故乡,希望故乡河南日趋繁华。
张纯明一生从政,不忘著书立说,出版的英文专著《中国循吏研究》,是通论汉朝至清朝的中国循吏史,他认为历代循吏的成就一是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二是注重教育,三是理讼。1947年1月创办《世纪评论》杂志,邀请当时的硕彦俊才以及政府要人供稿,刊发的文章立论多有针对性,批评国政大事,中肯尖锐,受到朝野广泛重视。定居美国后,主要从事翻译工作,其著作主要有:《中国政治二千年》、《清代的幕制》、《考评桓宽盐铁论》、《Fax Farming in China》、《New Government for Rural China》、《Criteria of Good Government in Ancient》等,曾经有人赞誉他是文人从政的典范。1984年7月病逝于美国纽约,享年83岁。
张纯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北梦录
余自民国甲子撰《北京建置谈荟》,刊于《星报》,次年编辑《北京历史风土丛书》,不数年售千余册。自此以后,燕都人士请求掌故,遂成风会。庚午为北平研究院创《北平志例》,写集材料,又复不少。偶思此事,忽忽已历十春;而赫赫名都,千年胜迹,遂有沦为榛莽之惧。箧中故纸,久不编次,亦恐将为尘蠹所湮。爰徇吾友之意,仿退谷竹垞之例撰为兹录。
存斋随笔
为熊十力先生的最后一部著作,写成于1963年。作者以随笔为名,写来不论长言与简说,而都无体系,随时随即而写。本书主要是解释佛教的十二缘生,同时又批评了佛家的性相、体用割裂之说,最后又论列佛家戒定慧三学,发挥己意。对于今日学术思想之研究亦多有参考价值。
悲愤而后有学
欧阳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佛学思想家和教育家。 作为思想家, 他终生治学求道、 讲经说法,把学问与生命体验、与医民救国结合在一起。作为教育家, 他通过办学以培养整理佛经和阐释佛学思想的人才。他的学术观点主要体现在讲学和书信中。像梁启超、熊十力、 吕澂等知名学者都曾是他的学生。本书主要根据欧阳渐晚年亲自手订的二十六种著作选编而成,依文章体裁和内容分为八编,如《佛学通论》、《佛典研究》、《儒学通论》、《论儒学书》等。
本业璎珞经疏
本业璎珞经疏,一卷,首尾缺,编号二七九八。
方便心论
全一卷。后魏吉迦夜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述说因明论理之纲要,以为分别善恶正邪之方便。分明造论、明负处、辩正论、相应等四品。宋、元、明三本均谓本论为龙树所造,然高丽本与各经录中,皆未载其名。
古来世时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阿那律说往昔施支佛饭福报,佛赞叹之,并为比丘说未来轮王及弥勒事,以衣施弥勒,令转施众僧,即中阿含说本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