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

路振
  • 姓名:路振
  • 别名:字子发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
  • 出生日期:957
  • 逝世日期:1014
  • 民族族群:

路振(957~1014)字子发,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五岁读《孝经》《论语》,在其母督教下,勤学成才。淳化中,应进士试,出《卮言日出赋》,振答卷典赡,太宗称赏,擢置甲科。释褐大理评事,通判邠州,徙徐州。召还,直史馆,迁太子中允、知滨州。入判大理寺,改太常丞,知河中府,徙邓州。代还,判吏部南曹三司催欠凭由司。景德中,福建巡抚使还,判登闻院,编修《两朝国史》。大中祥符初,出使辽国,撰《乘轺录》以献。改太常博士、左司谏,擢知制诰。七年,同修起居注。是年冬卒,年五十八。路振文辞婉丽,屡献赋颂,尤长于诗,有唐人风范,颇多警句。其赠伍彬归隐诗有“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寒岩落桂子,野水过茶烟”之句,描写隐居生活富于情趣。尝采五代时九国君臣行事修史书,作世家、列传,书未成而卒。著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卷七三录其诗三首。《全宋文》卷一六二收其文八篇。事迹见《宋史》卷四四一本传。

路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的条件

人的条件

汉娜·阿伦特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什么是人的条件?阿伦特在介绍人的条件前先提出“积极生活”的三大基本要素: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劳动是与人体生命过程对应的活动,身体自发的生长、新陈代谢和最终的衰亡,都要依靠劳动的产出和输入生命过程的必需品。劳动的人之条件是生命本身。工作是与人存在的非自然性相应的活动,即人的存在既不包含在物种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内,它的有死性也不能由物种的生命循环来补偿。工作的人之条件是世界性。行动,是唯一不以物或事为中介的,直接在人们之间进行的活动,与之对应的是复数性(plurality)的人之条件,即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人们,生活在地球上和栖息于世界的事实。除了以上三个人之基本条件外,人也是被条件规定的存在者(conditioned beings),因为任何东西一经他们接触,就立刻变成了他们下一步存在的条件。人的条件不等于人的本性,与人的条件相应的所有人类活动和能力的总和,都不构成任何类似于人的本性的东西。

美学漫步

美学漫步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美学漫步》汇集了其一生*精要的美学篇章,分为美与人生、美与艺术、美与传统三个部分。全书文辞典雅,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每一位为俗务烦扰的现代读者,每一个渴望自由宁静的现代心灵,都能从中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中的美与诗意。

清微神烈秘法

清微神烈秘法

清微神烈秘法,原不题撰人。从书中所列清微派师承谱系看,应为元代武当山清微派道士所作,约成书于元末。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分为〈雷奥秘论〉、〈师派〉、〈圣位〉、〈习定坐法〉、〈祈祷建四溟外坛式〉、〈符命一宗〉等节。主要叙述清微派雷法奥秘、宗派源流、内修习定方法,以及各种斋坛符咒法术。宣称清微雷法乃元始天尊降授,由黄舜申、叶云莱、张道贵、张守清、张守一等法师一脉相传。其奥秘在于「以吾神合彼神,吾灵合彼灵」。但于平日行住坐卧中收敛身心,存无守有,使万缘顿息,身心俱无,止于太虚,「一点灵明自然宏照十方,心田无秽,性地绝尘,久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乃大道之根,万法之本,早晚内修习静亦不外行此之道。又书中所列符咒法术,亦以内修习静为本,而不重外在祭祷仪式。主张书符作法之要在于日常修习纯熟,不昧真性。临坛作法时从「一点灵光」随意发用,信手画符,以我之元神合雷神将帅之神,则自然互相感应,可见本书受佛教禅宗影响,以明心见性作为符咒法术之内在依据。

手的故事

手的故事

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36年12月“开明书店创业10周年纪念专刊”《十年续集》上,署名茅盾。先后收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8卷、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与1985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讲述张不忍、潘云仙这对青年教师夫妇回故乡正赶上备战风,他们义务为民众做有益于战备的事的遭遇。豪绅奸商官僚相勾结诬陷这对夫妇为汉奸,罪证竟是手粗大。茅盾说该文“讲国民党的所谓战备活动在某个小县城里惹起的一场风波”。通过风波,赞扬张不忍夫妇的爱国抗日热情,暴露国民党当局包庇汉奸、打击抗日力量的罪恶。

诗人玉屑

诗人玉屑

诗话集。南宋魏庆之编著。二十一卷。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未详。不屑科第,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其间。此编成书于南宋之末。分类辑录宋人诗话,有诗话总集性质。此编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齐名,胡氏辑录北宋诸家诗话,本书着重编录南宋诸家诗话。以类分卷,编录两宋诸家诗话论诗之短札、谈片,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体例相类。但胡著多录北宋诸家诗话,本书则着重编录南宋诸家诗话。其书一至十一卷论诗歌体裁、格律、表现手法,十二卷以后评论两汉以后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

古乐书

古乐书

二卷。清应撝谦(1615—1683)撰。撝谦字嗣寅、潜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上卷论律吕本原,大旨本蔡元定之《律吕新书》,而参以注疏及朱熹之说。下卷论乐器制度,则本陈祥道《礼书》及李之藻《頖宫礼乐疏》为多。议论醇正,考订简核,颇得要领。撝谦著书,于前人论著之不当之处一一批驳,建立己说,虽有未合之处,但瑕不掩瑜,其精审处往往足资考证。是书有清浙江巡抚采进本、《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宝彝室集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