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世澄

顾世澄
  • 姓名:顾世澄
  • 别名:号静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芜湖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顾世澄,清外科医家。一名澄,字练江,号静斋。安徽芜湖人。后迁居扬州。继承家学,业医四十余年,闻名于时,尤以治疡科著称。其治外科证候,以外证必本诸于内,故倡疡医须谙内科证治、脉理等。诊余之暇尝搜辑古今名医确论,首标《内经》义旨,宣明脉法之微,详分经络穴道,汇集内景证形,上自巅顶,下至涌泉,凡涉外证者,多绘图立说,按证立方,诸如痈疽疮疡、刑杖跌扑、汤火刀伤、麻风、小儿痘疹、中毒急救及外科手术等皆有详论。于古今成方之外,又益以其祖宁华、父青岩之家藏秘方及个人临证经验等,辑成《疡医大全》四十卷(1760年)。此书内容丰富、收罗广博,为个人外科学撰述中之巨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方广泛实用,对外科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顾世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欧游散记

欧游散记

王统照著。上海开明书店1939年5月初版,收入散文8题17篇,附录新诗7题,旧诗12题,并《后记》1篇。这本散文集录下了作者1934至1935年间游历考察法、英、德、荷诸国的见闻感受,主要由旅途生活、英伦见闻与荷兰风光三部分组成,“择要记述”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问题与文化艺术。如《失业者之歌》写一位盲目为国征战的“壮士”沦为乞食者的悲哀,借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及本质;《“拉荒”》、《三位黑衣僧》等文勾画欧洲世俗与宗教的生活片断,并分析其间蕴含的社会矛盾;而对于西方的自然风光与文化艺术遗产,则多加博识精鉴,发为清峻优美文字。如《荷兰鸿爪》描绘荷兰重要港口城市亚姆司特丹的动人风光,浏览鉴识里解克斯博物馆藏的精美绘画,均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文化艺术素养。上述作品的文风,亦由早期散文的轻倩婉曲转向朴实明快,但较少哲理的意蕴。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原不题撰人。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正一天师传授阆州灵台山道士成法道。经文宣称劫运将终,有无数饿鬼出世,食人五谷,饮人肌血,使人羸瘦而死,天师愍念众生,故出此经,令成法道传布于万民。凡书写供奉此经,广积善功,或请道士建立道场,设斋礼忏者,天师即令左右真人王长、赵升等持「太上神符」,荡除一切鬼孽,使家家平安,饮食丰饶,田蚕倍收,五畜兴旺。书中有天师五言颂咒一首,无上天师神符一枚。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二十卷一百回。清褚人获撰,系据罗贯中《隋唐志传》、袁于令《隋史遗文》、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及正史野乘、唐宋传奇故事改编而成, “叙述多有来历”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最早刊本为四雪草堂本,全称《四雪草堂重订通俗隋唐演义》,首有康熙己亥(五十八年,1719)自序,此后文盛堂、文锦堂、崇德书院、东溪堂、自厚堂、文奎堂、奎璧堂、联墨堂、维扬堂等本,均系据四雪草堂本翻刻。《隋唐演义》的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从四川还都去世而终,记说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作者是(清)褚人获。全书共一百回,六十六万五千字。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以隋末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隋唐演义》既是中国古代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演绎历史风云、歌颂的经典传奇英雄之作。

隋炀帝艳史

隋炀帝艳史

明代长篇白话小说《隋炀帝艳史》全名《新绣全像通俗演义隋炀艳史》,一名《风流天子传》。明齐东野人撰。关于作者的真实姓名、生平不详。鲁迅先生认为齐东野人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许多学者认为其论据不足,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有明代人瑞堂刊本,卷首有痴子序,崇祯辛未槜李友人委蛇居士题词,崇祯辛未野史主人自序,有精图14幅,凡例数则和主要人物表,题“齐东野人编演”,“不经先生批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排印出版。全书八卷四十回,以隋炀帝荒淫放荡的一生为主线,叙述隋王朝败亡的历史。隋炀帝杨广系文帝杨坚之子,他聪明敏慧,然而生性贪婪,喜好权术。为谋夺太子储位,内宫伪装孝顺,讨好文帝和独孤后;外廷则结交权臣杨素图谋不轨。文帝病重卧床之际,他迫不及待地遣张衡入侍,弑父自立,调戏庶母宣华夫人,秽乱宫中。

最胜王经开题

最胜王经开题

最胜王经开题,1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一九九。

婆罗门避死经

婆罗门避死经

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又作避死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相当于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品第四经。内容叙述四婆罗门仙人精进修得善法五通,常畏惧死亡,一入于空中,一入大海中,一入山腹中,一入地内,欲避死期,然皆于所入之处命终。并教示欲解脱生死,须思惟诸行无常、诸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又出三藏记集卷四、众经目录(法经)等亦载有此经,然译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