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

- 姓名:斯诺
- 全名:埃德加·斯诺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密苏里州堪萨斯城
- 出生日期:1905年7月19日
- 逝世日期:1972年2月15日
- 民族族群: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年7月19日—1972年2月15日),美国著名作家、记者,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斯诺于1905年7月19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个小印刷出版商家庭。1924年斯诺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1927年毕业后到纽约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来到中国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此外,他还是纽约《太阳报》、芝加哥《每日新闻》和后来的《星期六晚邮报》及伦敦《每日先驱报》的巡回记者,因此他有得以跟踪采访任何重要新闻的机会。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上海后,他大力帮助被迫移居香港的宋庆龄等左翼同志创办“保卫中国同盟”(即“中国福利会”的前身),斯诺还写出《远东前线》一书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真相。1933-1938年斯诺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经地下党的介绍,斯诺与海德医生一起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于1936年秋进入陕北苏区保安。他作为第一个进入陕北根据地的外国记者,同毛主席进行过多次谈话,真实地记录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精采描述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他还访问了彭德怀、李富春、徐海东等红军将领并同红军战士进行了广泛的交谈,斯诺逐渐地了解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1937年他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即《西行漫记》),这本书最早向美国和全世界人民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业绩,是中国革命的真实记述,成了举世皆知的名著。1941年斯诺离开中国归国后,继续投身于反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他作为《星期六晚邮报》的军事记者,开始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采访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斯诺三次访华,写了许多介绍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报道。著有《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焦土》、《远东战争》、《我在旧中国十三年》、《漫长的革命》等书。他还在许多报刊上发表了根据毛泽东同他谈话所写的文章,介绍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六十年代初移居瑞士,1972年2月15日在日内瓦病逝。根据他的遗嘱把他的部分骨灰送到中国,安葬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
斯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宛如阿修罗
每个女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阿修罗…… 温柔如水的外表下,潜藏着猜忌、善妒与执念 竹泽家的五个女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母亲强忍着丈夫出轨的羞辱,最终抱憾离世; 守寡的大姐为情所困,与有妇之夫藕断丝连; 二姐怀疑丈夫出轨,受尽嫉妒的煎熬; 三妹一路磕磕绊绊,最后终于冲破内心的阻碍,收获平凡的幸福; 小妹则从风光一路跌落至绝望,却还要为了孩子努力前行。 父母、姐妹、丈夫、孩子、情人, 为了捍卫自己的生活,她们猜疑着、苦恼着、隐忍着…… 相互讥讽却又骨肉情深的四姐妹,彼此搀扶着一路前行……
淞隐漫录
笔记小说。又名《后聊斋志异图说》、《绘图后聊斋志异》。清王韬(1828—1897)撰。十二卷。韬有《王弢园尺牍》已著录。是书为作者晚年所作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淞隐漫录》的体裁和题材都仿照蒲松龄《聊斋志异》,但取材范围较《聊斋志异》广,包括多篇关于日本艺妓(《记日本女子阿传事》、《柳桥艳迹》、《《桥北十七名花谱》、《东瀛才女》)和欧洲美女(《媚丽小传》)的故事。《淞隐漫录》是王韬“追忆三十年来所见所闻,可歌可愕之事,聊记十一,或触前尘,或发旧恨...时与泪痕狼藉相间。”
康熙德州志
十卷。清金祖彭修,程先贞纂。金祖彭字大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康熙初年以恩荫任德州知州。程先贞字正夫,州人,工部员外郎。著有《德州文搜》、《德州诗搜》等。德州志,创修于明万历四年(1576)知州唐文华,此志为二修。金祖彭在其序中曰:“旧志迄今已九十余年,典故多漏缺,其间贤才蔚起,节烈之挺生,科名之踵武,皆泯而无征。况鼎革以后,凡兵屯、地亩、力役之制,一切更新,乌可弗记。”金祖彭掌德州,正逢朝廷有纂修方志之命,乃搜罗故实,重修州志,唯此书之成,除依据万历唐文华旧志外,还取林于程先贞的志草十篇。程先贞殁后,金祖彭奉敕修志,即以旧志为典则,以程先贞志草为资材,历时近半年,新志成。《德州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封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学政志;卷五祀典志;卷六兵卫志;卷七秩官志;卷八人物志;卷九选举志;卷十纪事志。此志取材新颖别致,内容丰富,其卷末创置纪事志,详细记载明代州事和李自成部将在德州境内的活动情况,可供研究明清史参考。然美中不足的是,该志详古略今。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图书目录。又名《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的正总裁是乾隆第六子永瑢,实际编纂则以纪昀为主。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是于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的图书撰写出提要另行汇编而成。共收录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每种书写一篇提要,卷首有圣谕,有表文、职名、凡例,载有全书的撰写过程及编写体例;下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其中经部分十类,附子目九个;史部分十五类,附子目二十六个;子部分十四类,附子目二十六个;集部分五类,附子目五个,共六十二个子目。每部有总叙,各类有小序,子目间有按语,可以说明各种学术思想的渊源、流派、相互关系及划分类目的理由。由于每种书目下都有提要、作者生平、著述渊源、著录卷数、版本、内容评论,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乾隆以前历代的经籍,对后世学者了解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有重要帮助,因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清代有多种版本。现通用有1936年上海大东书局影印的武英殿本,附有《四库全书未收书目》及《四库书目索引》,另有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附有《四角号码人名、书名索引》;1965年中华书局影印了浙江翻刻武英殿本,改名《四库全书总目》,是目前的最佳本。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著作,5卷。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前4卷将外科病证分为发有定处和发无定处两类,详述阴阳、脏腑、经络及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5为外科常用治法,包括针、砭、灸、熨、药物方剂和中毒急救。本书有方有论,内容较为丰富,切于临床实用。同治六年(1867)重刻时,书后附有王洪绪医案15则及曹畸庵《疡医雅言丹药集方》,虽系后人所加,于外科临证亦有所补益。
驳五经异义
经学著作。东汉郑玄著。一卷。东汉许慎撰《五经异义》十卷,叙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不同内容。郑玄对此有许多不同意见,故著《驳许慎五经异义》。唐宋间二书皆佚,宋以后出现各种辑本。今本《五经异义》,辑自《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等书。《驳五经异义》则辑自《三礼正义》,其最早辑本署名王应麟,但无确凿证据。清人对此辑本进行校订,把其中许、郑原文并存者列于前,仅存驳文而阙许氏《异义》文者附于后,编为今本《驳五经异义》。此外,还将朱彝尊《经义考》与惠栋所辑佚文五十七条,编为《驳五经异义补遗》一卷,附于书后,收入《四库全书》。该书又有王复辑本,见《榕园丛书》和《艺海珠尘丛书》;孔广森辑本,见《道德堂遗书所见录》;黄奭辑本,见《汉学堂丛书》与《黄氏遗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