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彪

司马彪
  • 姓名:司马彪
  • 别名:字绍统
  • 性别:
  • 朝代:西晋
  • 出生地:晋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司马彪,字绍统,晋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卒于晋惠帝末年,年六十余岁,由此推知当生于公元240年左右。父司马睦为高阳王。司马彪少笃学不倦,但薄行好色,父怒而不以为嗣。司马彪由是不交人事,专精学习,博览群籍,潜心著述。魏末拜骑都尉。晋泰始中,任秘书郎,转秘书丞。有《九州春秋》记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史事。编录东汉从光武帝到献帝十二帝二百年史事,作纪、志、传八十篇,名为《续汉书》。今纪、传已佚,仅志存,即范晔《后汉书》中的志三卷。《晋书》八二有传。


〔正 史〕


司马彪字绍统,高阳王睦之长子也。出后宣帝弟敏,少笃学不倦,然好色薄行,为睦所责,故不得为嗣,虽名出继,实废之也。彪由此不交人事,而专精学习,故得博览群籍,终其缀集之务。初拜骑都尉。泰始中,为秘书郎,转丞。注《庄子》,作《九州春秋》。以为“先王立史官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撮①教世之要也。是以《春秋》不修,则仲尼理之《关雎》既乱,则师挚修之。前哲岂好烦哉?盖不得已故也。汉氏中兴,讫于建安,忠臣义士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谯周虽已删除,然犹未尽,安顺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②,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泰始初,武帝亲祠南郊,彪上疏定议,语在《郊祀志》。后拜散骑侍郎。惠帝末年卒,时年六十余。


初,谯周以司马迁《史记》书周秦以上,或采俗语百家之言,不专据正经,周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凭旧典,以纠迁之谬误。彪复以周为未尽善也,条③《古史考》中凡百二十二事为不当④,多据《汲冢纪年》之义,亦行于世。


《晋书·司马彪传》卷八二


[注 释]①撮:聚合。②通综上下:上下贯通综合。③条:条列,逐条列举。④不当:不适当。

司马彪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殉教

《殉教》是三岛由纪夫自杀前的第三部自选短篇集。收入的短篇作品皆通过反时代的主人公,象征性地描绘了三岛文学的中心主题--对罗马式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日常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寻求现代的"贵种流离"(有着尊贵血统的人被命运捉弄,遭到流放)和异类孤立的意义。

海狼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海狼”是捕海豹船“魔鬼”号船主赖生的绰号。此人身躯魁梧,力大无穷,为人残忍,以极其野蛮的暴力统治着船上的一切人。他的人生哲学是:“强权便是真理,懦弱便是错误”;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不是你吞噬我,便是我吞噬你。别人在他的眼里都不过是“小玩具”。船上的人,从大副到水手,对“海狼”既怕又恨,多次想杀死他,都未能成功。杰克·伦敦写作这部小说的本意是“反对尼采哲学”,但把被迫害的船员写成芸芸众生,把“海狼”写成主宰一切的魔王,反而衬托出这个“超人”的力量。“海狼”最后孤独地死去,但不是死于群众的反抗,而是死于疾病——自然力。

王氏兰谱

植物谱录。南宋王贵学撰。1卷。贵学字田叔。前有淳祐七年(1247)自序,称其嗜兰成癖,曾搜求五十品,随其性质植之,遂撰为此谱。全书分品第之等、灌溉之候、分拆之法、泥沙之宜、受养之地、兰品之产6篇。述种植、品评诸事,颇为详尽。可与赵时庚《金漳兰谱》互相参证。如“大张青”、“蒲统领”二品,赵书叙花、茎、根、叶之状,此书则述名之由来。明王世贞曾评为诸家兰谱之最佳者。对研究当时兰花品种、培植方法及文人艺兰风尚,颇有价值。有《说郛》、《山居小玩》、《香艳丛书》、《群芳清玩》等本。

山房随笔

元代诗论著作。1卷。蒋子正著。这是一部记载南宋后期诗人创作活动的随笔。书中也辑录了诗人散佚的诗篇,如《龙洲集》中未收的两首刘过的绝句。书中有一些与抗金战事有关的诗家见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宋亡的痛惜之情。更多的文字则是诗人们的闲散篇什和逸事杂谈。有《百川学海》、《古今说海》、《稗海》、《说郛》、《知不足斋丛书》本及《历代诗话》本。

大盂鼎铭文

西周康王发布的一件禁酒的行政命令。所记载的内容是周康王对大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的行政命令。它的大意说:“九月,王在宗周,向盂下达命令,康王说:文王得到上天授予统治天下的伟大使命,武王继承文王的事业,镇压了恶人(纣王),而有天下四方的疆土,治理着他的人民。百官们对酒实行节制,举行禁蒸等祭祀不敢饮酒,上天保佑先王统治天下。殷朝的灭亡正是由于殷边侯甸(边远的诸侯,及殷正百辟(都城中的百官)都沉湎于酒色,殷王的军队被消灭了。因此我要你以文王纯正的德性作为自己遵循的典范,要以德为纲纪,朝夕纳谏,勤于王事,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同时对惩罚和诉讼的事,要迅速而谨慎,从早到晚都要佐助国王治理天下。”在这篇奴隶主贵族对自己臣下的行政训事中,首次明确规定了有关职官的行政职守,以及在司法审判中应遵循的事项,尤为重要的是对“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的禁酒指令,揭示了奴隶制中央与地方的官制的内在构造,与《尚书·酒诰》中所说的“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同属一体,是极为重要的一件行政法律文献。

如实论

全一卷。陈·真谛译。全称如实论反质难品。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系以因明论式反驳外道论师之质难,并论证自家所说之如实。计分无道理难品、道理难品、堕负处品等三品。关于本书作者,高丽本不署撰号,诸经录亦缺撰者之名,惟宋、元、明三本题为世亲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