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襟亚

- 姓名:平襟亚
- 别名:名衡,以字行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常熟人
- 出生日期:1892
- 逝世日期:1980
- 民族族群:
平襟亚(1892—1980),名衡,以字行,别署襟霞阁主人、网蛛生、沈亚公、秋翁等。江苏常熟人。出身于贫苦之家,幼年读过数年私塾。年十三,即入常熟某南货店当学徒。父死后,生计维艰。南货店旁有一书摊,得以遍览小说、弹词等书。嗣后,任常熟第五小学、嘉定练西小学教员、校长。俸薄难以养家,于1915年辞职赴上海,结识作家姚鹓雏、朱鸳雏、吴虞公、杨了公、戚饭牛等,相互切磋,文思猛进,遂以卖文为业。前后任世界书局、《滑稽新报》、《武侠世界》、《笑杂志》编辑、主编。出版小说《中国恶讼师》,文名初显。1926年以文触犯女作家吕碧城,吕向法庭控告,平襟亚化名沈亚公,避居苏州,写成长篇小说《人海潮》。迨吕碧城远赴欧美,平襟亚返回上海,创办中央书店,前后出版通俗小说四百余种,影响颇大。此后又于1937年创办《抗日漫画》,1941年创办万象书屋和《万象》月刊,1942年创办《万象》旬刊。日军侵占上海期间,从中央书店抄出抗日书刊,被拘月余,罚以巨款,中央书店自此一蹶不振。抗战胜利后,平襟亚曾掩护过郭沫若、袁雪芬、田汉、洪深、许广平等。1946年曾任上海新评弹作者联谊会主任委员。1957年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并曾任上海评弹社顾问。其他著作尚有长篇小说《新人海潮》、《人心大变》、《上海大观园》、《百大秘密》,短篇集《故事新编》,杂著《秋翁笔谈》等,并编有《书法大成》、《作家书简》、《国学珍本文库》等。生平事迹见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轶事·平襟亚的早年生活》(1987年2月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郑逸梅《艺坛百影·平襟亚趣事纪略》(1982年6月中州书画社出版)、郑逸梅《平襟亚》(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等。
平襟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少女开眼
《少女开眼》描写礼子和初枝在神社后面风景美艳的山顶上相遇,初枝是长野花月饭店老板娘阿岛女儿,因为阿岛临时要去给入狱的铁道大臣(初枝从未谋面的父亲)祈福,阿岛叫双目失明的初枝在山上等一会,礼子是和眼科博士上山赏景,她们两人都是阿岛女儿,礼子从小生活在圆城寺子爵家,初枝一直和妈妈在一起。姐妹俩在山顶相遇,但是瞎子的妹妹感觉礼子的声音、气味都像妈妈,她用心灵的眼睛看见礼子是世界上最美的人,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但是,当初枝把这次意外相遇告诉妈妈时,妈妈从礼子给初枝的名片上知道了初枝相遇的陌生姑娘就是自己从小骨肉分离的女儿礼子,如果让她们两人知道姐妹关系,一切都不好交代,妈妈想办法不让初枝与礼子再次相遇,做母亲又高兴又悲哀又矛盾又痛苦的心里纠结,川端康成写得很生动,从阿岛的影子上,我们又看到川端康成小说的风格。
海岳名言
一卷。北宋米芾撰。是编所録为米氏平日论书之语,表题 “名言”,当係后人所加。辞句豪快,其旨大抵宗魏、晋而薄唐、宋,从唐欧阳询、徐浩、薛稷、顔真卿、柳公权至宋蔡襄、沉辽、黄庭坚、苏轼、蔡京、蔡卞等,无不论难抨击。讥诋欧、柳书为丑怪恶札之祖;徐书肥俗更无气骨,薛稷大字用笔如蒸饼;顔鲁公真书便入俗品,云云。不免于言矜肆之习,抑扬太过。而所论运笔、布格之法,自有独到语,自抒心得,实能脱落蹊径,别阐精微,为书家之圭臬,临池者所宜探索也。然止二十余项,仅属小篇而已。刊有《王氏书苑》 本、《百川学海》 本、《说郛》 本、《美术丛书》 本、《盐邑志林》本、《四库全书》本、《横山草堂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彼得大帝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克林威尔》林白水著。 彼得一世 : 俄国著名沙皇,即“彼得大帝”。1682年即位,1689年平定辅臣索菲亚的叛乱后亲政。1697年曾化装到英、荷考察,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要的有:军备上,仿照西欧建立并扩大海军,实行按农户征兵制,还派人到西欧学习技术,改进装备;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购买整村农奴,还改进税制;文化教育上,推行学校教育,强迫贵族子弟入学;生活习惯上西欧化,等等。经过改革,俄国强盛起来,为进一步扩张创造了条件。他北征瑞典,兴建了新都——彼得堡,夺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打败波斯,夺取了里海沿岸。虽两次和土耳其交战,但未能占领黑海出海口。经过一系列扩张,俄罗斯帝国初步形成。彼得一世于1721年称为“大帝”。
杂阿含经新译
《杂阿含经》原始佛教基本经典,是“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近现代学者公认为佛灭后“五百集结”中,最早集成的一部经典。全经包括五十一相应,乃佛祖在世时对弟子所说的重要教理,以“五蕴”、“六入处”、“十八界”为禅观,对“缘起”、“四圣谛”的阐释,了知一切法是“无常”、“苦”、“空”、“无我”,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杂阿含经》是禅修的经典,文章精简杂录,超过一千三百多篇经文,包含:“五阴诵”、“六入处诵”、“杂阴诵”、“道品诵”等。
印光大师法语撷录
此录系丁亥年九月十九日灵岩山 印光大师塔院落成。举行灵骨奉安典礼。诸弟子辑其法语书于壁端。谨此附注。
新华严经论
凡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本书系就实叉难陀所译之新华严经明其玄旨,并随释经文而成。初于文前立依教分宗、依宗教别、教义差别、成佛同别、见佛差别、说教时分、净土权实、摄化境界、因果延促、会教始终等十门。次释经文,先总叙经意,二明经宗趣,三明其教体,四总陈会数,后释其文义。本论与法藏等论相比,颇多特殊之处。如法藏等谓华严经之说处说会及品数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本书则为十处十会四十品。法藏之主旨在成就事事无碍,本书则阐发凡夫一生感得心内理智不二之佛等。撰者殁后,唐大历九年(774)二月,僧广超于逝多寺合写本论与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流通于并汾之地。大中年间,开元寺僧志宁合经与论,题为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共一二○卷。宋乾德五年(967)以其义类尚嫌繁衍,慧研奉帝旨,整其漏略,重新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