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蕡

- 姓名:孙蕡
- 别名:字仲衍,号西庵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广东顺德人
- 出生日期:1337
- 逝世日期:1393
- 民族族群:
孙蕡[fén](1337—1393),明初诗文作家。字仲衍,号西庵。广东顺德人。博学,工诗文。元末何真保南海,开府辟士,与王佐、赵介、黄哲、李德并受礼遇,人称“岭南五子”或“南园五先生”。廖永忠南征,蕡为何真草降表,归附永忠,寻征其主持郡学。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登进士第,授工部织染局使,迁虹县主簿,有政绩。居一年,召为翰林典籍,与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主簿。坐累逮系,俾筑京师望都城垣。蕡讴吟为粤声,主者以奏,召见,命诵所歌诗,语皆忠爱,乃释之。洪武十五年,起为苏州经历。洪武二十二年,因受连累,谪戍辽东。后蓝玉党发,蕡曾为玉题画,遂论死。临刑,吟诗而逝。蕡诗多为记录自己行踪经历之作,其中一些表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反映了明初知识分子在严酷的专制统治下的悲惨命运。其临刑所吟诗云:“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据赵翼《陔馀丛考》指出,此为五代时江为的临刑诗。)蕡处于明初社会走向稳定与发展时期,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经济的恢复与城市的繁华。如《广州行》“朱楼十里映杨柳,帘栊上下开户牖。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岢峩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良辰吉日天气好,翡翠明珠照烟岛。乱鸣鼍鼓竞龙舟,争睹金钗斗百草……”在此之前尚没有诗人用此浓墨重彩描绘在中原看来是“蛮荒烟瘴”之地的广州。《南京行》更着力铺排南京的繁华佳丽,而且反映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些文士通过写作卖钱以改善生活。其他如《湖州乐》、《蒋陵儿》、《紫骝马》、《上京行》、《长安篇》等,或以城市景物为描写内容,或以城市豪门子弟的浪漫生活为题材,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明代的开国气象。蕡长于七言歌行。其歌行题材广泛,清丽婉畅,富于才情,取法于初唐的卢照邻、骆宾王与中唐的元稹、白居易。其近体较为平易,但亦注重词藻。其七绝组诗《闺怨》一百二十四首,《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规模宏大,较为杰出。蕡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第一位生于粤南、卓有成就与影响的诗人(唐代张九龄、陈陶,宋代的余靖皆生于粤北),对于广东诗歌创作的开展起了推动与示范作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蕡当元季绮靡之馀,其诗独卓然有古格,虽神骨俊异,不及高启,而要非林鸿诸人所及”,比较准确地指出其在明初诗坛的地位。著有《通鉴前编纲目》、《孝经集善》、《理学训蒙》、《和陶集古律诗》等,多已散佚。其诗文收入《西庵集》中。《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孙蕡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几暇格物编
清朝康熙皇帝在万几之暇所作的一本笔记,内容主要是对天文、地理、古生物、动物、植物、医药、哲学等科学文化现象的调查、实验。其中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白龙堆”条中对沙丘形状、走向是由当地的风向决定的;“御稻米”条中采用单穗选择获得优良稻种的方法;等等。
祖英集
诗别集。北宋释重显(980—1052)撰。二卷。重显,俗姓李,字隐之,遂宁(今属四川)人。居明州(今浙江宁波南)雪宝寺,僧人。皇祐中赐号明觉大师。此集为其弟子文政于天圣十年(1032)辑成,卷首有文政序。收诗二百二十首。其诗多涉禅宗,与道潜、惠洪诸人蹊径稍别。五言诗“静空孤鹗远,高柳一蝉新。草随春岸绿,风倚夜涛寒”等句皆天然拔俗。七言绝句《自贻》、《送僧喜禅人回山》诸篇则风致清婉,琅然可诵。有《四库全书》本,《宋人集》丙编本,《四部丛刊续编》本。
简斋诗集
诗集,陈与义撰,三十卷。《外集》一卷。有《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本;《武英殿聚珍板丛书》本。
守南昌广饶记
广东香山林福祥著。《林福祥遗稿》内容之一,广东中山图书馆藏原件,《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一期据以著录。记叙作者任官时追随江忠源、张芾守南昌、援广饶对抗太平军事。
瑜伽论劫章颂
瑜伽论劫章颂,一卷,唐窥基撰,内题劫章颂。
月灯三昧经
梵名Sama^dhi -ra^ja 。凡十卷。高齐那连提黎耶舍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记述佛陀为月光童子说由平等心、救护心、无碍心、无毒心及因地所修之无量三昧,或由如实了知一切法之体性而证得菩提;成就施、戒、忍等法,则得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又说菩萨应成就善巧,住不放逸,修神通本业,行财施与舍身,亦说自身于因位中行施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