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

- 姓名:方岳
- 别名:字巨山,号秋崖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祁门(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199
- 逝世日期:1262
- 民族族群: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七岁能赋诗。绍定五年进士,调滁州教授,除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端平间,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主和议。嘉熙三年,差充刑工部架阁,为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淳祐四年,以礼工部架阁召,除太学正兼景献府教授。六年,迁宗学博士,通讲荣王邸。七年,除秘书郎,以宗正丞权工部郎官。出知南康军,九年,因纲运事为湖广总领贾似道按劾,移知邵武军,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宝祐四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六年,丁大全当国,除尚左郎官,以不为造宅被劾罢。景定初,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复元官,因旧嫌而寝新命。三年卒,年六十四。诗文与四六不用古律,率意而为,语或天出。其奏议流畅平易,如《轮对第一札子》等,多深切之论。尤以骈文知名,用典精切,纡徐平易,流畅通达。“名言隽句,络绎奔赴,以骈体为尤工,可与刘克庄相为伯仲”(《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四)。在江湖诗人中,诗名也与刘克庄比肩(吴龙翰《古梅吟稿》卷六《联句辨》)。其诗初入江西派,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琢语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作新巧对偶。清吴焯谓其诗“不失温厚和平之旨,力矫江西派艰涩一路,学者当知之”(《绣谷亭薰习录·集部·秋崖小稿》)。陈也称其诗“工于琢镂”、“高逸绝尘”(《宋十五家诗选·秋崖诗选》)。其词近苏、辛一派,与诗风颇异其趣。如《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等,慷慨悲壮,豪气过人,情辞俱不在叶梦得、刘克庄之下(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对清代陈其年等人词风有一定影响。有《重修南北史》一百七十卷、《宗维训录》十卷,不传。《秋崖先生小稿》八十三卷,有明嘉靖五年方谦刻清递修本,四库馆臣重编为《秋崖集》四十卷。《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七十馀首,《全宋词补辑》录其词四首。《全宋诗》卷三一九○至三二二五录其诗三十六卷。《全宋文》卷七八七九至七九一一收其文三十三卷。事迹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猜你喜欢的书
移情心理学
人为什么会爱上心理咨询师?爱上心理咨询师怎么办?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作者的老师弗洛伊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理学家们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发生了移情现象。在《移情心理学》中,荣格借助了十六世纪炼金术文献《哲人与玫瑰园》中的图片来阐述这一著名的心理现象。移情不仅发生在心理分析师和患者之间,也发生在人际关系之中,尤其是恋爱关系之中。这个过程和炼金过程相似,包括两人无意识的相遇、投射的发生、投射的收回、融合、新生命的诞生等。
社会契约论
又名《政治权力的原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中 译本根据奥比蔼版、摩·哈伯瓦斯注释本译出。译本曾于1958年以《民约论》书名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商务印书馆1963年初版、1980年2月修订第2版。全书共分4卷38章。第1卷以社会契约为中心,论述原始社会如何通过社会契约进入政治社会,建立以人民主权为核心的共和国等。作者首先对格劳秀斯、霍布斯等人提出的转让自由和主权的契约论加以批判,认为他们的主张是违背自然和人性的。在他看来,真正的社会契约不是人民和统治者订立的,而是人们相互之间订立的。社会契约的宗旨是:“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从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象以往一样地自由。”(《社会契约论》第23页)所以,这个契约的主权在于人民自己,而不在于统治者。第2卷以人民主权为中心,指出人民主权具有如下四个原则:人民主权不可转让性、不可分割性、不可代表性和至高无上性,以及法律的定义、法律的分类、立法权由人民行使等等。第3卷论述政府与国家的区别及政体理论。第四卷主要论述政治制度等。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公意,即人民的公共意志。卢梭把在社会契约基础上形成的人民主权国家比喻为公共人格,具有自己的意志和最高权威、最大力量。公意构成主权,是国家活动的动力。它的基础,是人民的公共利益即人人平等和自由,而它的基本精神是个人服从整体的集体主义。由于公意的主权权威性,作者把法律解释为公意的行为,主张政府的行为要符合公意。本书集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最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即以暴力推翻封建贵族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美国独立战争、特别是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被誉为“革命的圣经”,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
菰蒲深处
本书为汪曾祺的小说集。风格冲淡平和,行文简洁。本书初版于1993年,书名“菰蒲深处”取自宋词人秦少游的“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全书收入的小说多为汪曾祺写于1980年代。写的故事以他的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多取材于他记忆中的人和事,带有点“泱泱的水气”,“所反映的是一个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代”。除了正文和例有的自序,末尾还收有两篇创作谈,事关著名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娓娓而谈,金针度人。
庸闲斋笔记
近代文言笔记集。12卷。陈其元著。有扫叶山房(上海)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申报馆(上海)铅印本、进步书局(上海)石印本;又见《清代笔记丛刊》第7函、《笔记小说大观》第1辑。卷首有同治十三年(1874)俞樾《序》。全书收录约300篇。其体式兼传奇小说与野史笔记,而以前者为主。其内容也驳杂广泛,既写神仙狐鬼,也记人间俗事。如《没而为神》、《狐知医》、《前世事》、《武夫不知文字》、《凌厚堂之怪诞》、《迷信扶乩受祸》、《古树中异物》、《上海县城隍神之灵应》、《畜鸭之利弊》、《饮食不可过饱》、《科名热中之笑柄》等,由其篇名可见一斑。其中《迷信扶乩受祸》写无锡人唐雅亭以县尉起家,累迁至浙江慈溪令,为人很有才干,惟迷信扶乩。举凡出差、乔迁、会友、游赏等一举一动,事无巨细,必先扶乩而后行。后遇兵乱,依乩语而安然家居,致被乱兵所掳,拷打而死;其家也成丘墟,尸骸狼藉。足见作者反对迷信。
友林乙稿
诗集。南宋史弥宁撰。一卷。弥宁字安卿,鄞县(今属浙江)人。嘉定中以国子舍生莅春坊事,后知邵阳。是集《宋史·艺文志》未见载,首有残缺序文一篇,据序意推,约成于知邵阳时,收诗凡百七十首,以近体诗居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观其持论,似亦以妙悟为宗,与严羽之说相近。然命意遣词,务取鲜新,乃往往伤于纤仄,无所谓镜花水月之意,则所谓妙语者,特一韵之奇,一字之巧而已; 特其点缀映媚, 时亦清警,沙中金屑,要不可谓之非宝。”有《四库全书》本传世。另据文献记载,尚有宋、明刻本和抄本。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出版线装本。
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前后皆有偈,持者亦得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