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莱恩

麦克莱恩
  • 姓名:麦克莱恩
  • 全名:诺曼·麦克莱恩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爱荷华州
  • 出生日期:1902年12月23日
  • 逝世日期:1990年8月2日
  • 民族族群:

诺曼·麦克莱恩(NormanFitzroyMaclean,1902年12月23日-1990年8月2日),1902年12月23日出生在爱荷华州的克拉林达,是克拉拉和牧师约翰·麦克莱恩的儿子。诺曼的弟弟保罗出生于1906年。1910年,全家搬到了蒙大拿州的米苏拉。米苏拉是诺曼视为家的地方,也是塑造他大部分生活和著作的环境。


诺曼的父亲在米苏拉的一座小型苏格兰长老会教堂担任牧师。他还让自己的孩子在家上学。每天早晨,诺尔曼和保罗都会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尤其是写作;下午,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群山或钓鱼。诺曼直到十一岁才上公立学校,那只是因为逃学官员抓住了他。


麦克莱恩牧师还指导他的儿子们学习飞钓,从诺曼六岁开始。诺曼和保罗都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深厚的热爱,但诺曼承认保罗是飞杆的真正大师,即使不是假蝇,也能像鱼一样思考。诺曼后来在他最著名的作品《大河奔流》中,用故事和细节描述了他与父亲、兄弟在大黑森林河钓鱼的经历


他太年轻,不能参军,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地影响了诺曼的早年生活。米苏拉派遣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男性人数比国家配额要求多25%,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因此,十四岁时诺曼开始在伐木营地工作,并在蒙大拿州西北部的比特鲁特国家森林为美国林务局工作。


诺曼在荒野深处孤独地站岗、扑灭野火,这些经历激发了他创作短篇小说《森林、书籍和逃学军官》以及《伐木、拉皮条和你的朋友吉姆》,这两部作品都曾在《诺曼·麦克林读者》上重印。中篇小说《美国森林管理局1919:游侠、厨师和天空中的一个洞》以及短篇小说集《少年与火》中的“黑鬼”也是对这些经历的半虚构描述。


1921年,麦克莱恩离开蒙大拿州进入达特茅斯学院学习。他在那里表现出色,并成为幽默杂志《达特茅斯南瓜灯》的主编。大学期间,他每年夏天都坐火车回家去蒙大拿州。从1921年开始,他在米苏拉东北50英里处的西利湖畔帮助父亲建造了家庭小屋——一个他一生都会回来写作和钓鱼的地方。


1924年从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诺曼又在那里当了两年助教。他在《这个季度我要带麦基恩:关于教学艺术的几点评论》中回忆了这段时光。1926年至1928年,他回到蒙大拿州和林务局工作,直到前往芝加哥大学开始研究生学习。在这段学习期间,他还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杰西·伯恩斯(Jessie Burns),她是七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在蒙大拿州沃尔夫克里克出生和长大。沃尔夫克里克是一个位于米苏拉东北约125英里的小村庄。


在芝加哥大学入学三年后,诺曼被聘为讲师,并继续成为一名传奇教师。在工作一年后,他获得了Quantrell本科教学卓越奖。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还会再获得两次该奖项。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还有两件事极大地影响了诺曼的生活;他与杰西的婚姻,以及他哥哥保罗被谋杀的事。保罗曾跟随诺曼来到芝加哥寻找记者工作。保罗的死可能是麦克莱恩一生中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也困扰着他最难忘的作品《河》。他的婚姻一直持续到1968年妻子去世,并生下了一个女儿让(Jean),她现在是一名有成就的律师;一个儿子约翰·麦克莱恩(John Maclean),他是一名记者和《山火:南峡谷大火的真实故事》(Fire on the Mountain: The True Story of the South Canyon Fire)以及另外两本书的作者,《火与灰》(Fire & Ashes)和《三十英里大火:勇敢与背叛的编年史》(The Thirtymile Fire: A Chronicle of Bravery and Betrayal)。


诺曼于1940年以莎士比亚和浪漫主义诗人的学者身份获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从行动到形象:十八世纪的抒情诗理论》将成为麦克莱恩在R.S.克莱恩的里程碑式的文学批评著作《评论家与批评:古代与现代》上发表的两篇学术文章之一。他的另一篇文章名为《插曲、场景、演讲和言语:李尔的疯狂》,展现了麦克莱恩的悲剧理论,后来他在《大河奔流》中将其付诸实践。


1942年至1945年,他担任芝加哥大学学生事务主任,并兼任军事研究所代理所长,与人合著了《军用地图和航空照片教学手册》。战争结束后,他创立了人文综合研究委员会,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跨学科项目,由他负责监督十五年。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写了一本关于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将军和小大角战役的手稿,其中部分内容首次发表在《诺曼·麦克林读者》上,还有他与历史学家罗伯特·厄特利的通信。


1973年,麦克莱恩从教学岗位上退休时,他已经是威廉·雷尼·哈珀英语教授。退休后,他致力于写作。《大河奔流》和其他故事于1976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该出版社历史上第一部原创小说。在出版时,麦克莱恩已经过了73岁生日,但这本书获得了评论界和大众的认可,成为美国经典之作。1992年罗伯特·雷德福将其改编成电影。


尽管《一条河穿过它和其他故事》中收集的故事将是作者一生中唯一出版的文学作品,但在他去世九年后,媒体还出版了麦克莱恩未完成的手稿《年轻人与火》,讲述了13名荒地消防员在1949年曼恩峡谷麦克莱恩家附近的大火中丧生的悲剧故事。《青年与火》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并获得1992年国家图书评论界奖。


1990年8月2日,诺曼·麦克林在芝加哥去世,享年八十七岁。

麦克莱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死亡约会

死亡约会

《死亡约会》是阿加莎·克里斯蒂鼎盛时期的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了一起发生在耶路撒冷的命案,肥胖、邪恶的博因顿老夫人是家族的暴君。她就像一只盘踞在网中的蜘蛛,把几位儿女死死地困在身边,不让他们和外界接触,并以此为乐。每个人都对她厌憎无比,却又无力摆脱。古怪的博因顿一家来到约旦。炎热的一天,在佩特拉迷人的玫瑰色峭壁上,博因顿老夫人像尊怪异的佛像一般端坐不动——她死了。只是,她的手腕上留有一个微小的针孔,那是她被注射过致命一针的唯一迹象。这一次,留给波洛解谜的时间,只有二十四小时。

六字课斋卑议

六字课斋卑议

夫民为邦本,本固则邦无危象;食为民天,天足则民无离志;自古及今,未有十室九空而不酿乱、家给人乐而不成治者也。是以百姓不足,动有若之嗟;训农通商,致卫朝之富。欧洲诸国,深明斯理,故极力求富,而藏之于民。
今自互市以来,银漏日甚;农田水利之政,苟焉弗修;天地自然之藏,尚多未发。礼义生于富足,冻馁忘其廉耻,可为寒心者也!

天演论

天演论

近代严复所译英国科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半部。分两卷,三十三篇。1897年译成,在天津《国闻报》增刊《国闻汇编》连载,次年正式出版。1931年收入商务印书馆《严译名著丛刊》。十几年间,先后出现了三十多个版本。译书采取“达旨”方针,既介绍原著基本精神,又“不斤斤于字比句次”(《天演论》译例言),附有译者自序及大量按语,“取便发挥”,表达己见,力求服务于当时斗争需要。严复受庸俗进化论者斯宾塞影响,认为生物进化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但他不同意斯宾塞的弱肉强食、“任天为治”的主张。故翻译《天演论》,以赫胥黎“与天争胜”的观点,“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之致意焉”(译《天演论》自序)。严复强调,面对生存竞争,弱者不应消极悲观,坐以待亡,而应奋起抗争,求得生存发展。时值甲午战后,《天演论》的发表具有震聋发聩的作用,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它不仅为当时的变法维新运动提供了最新式的理论武器,而且教育和鼓舞几代人走上革命道路。严复亦因此成为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康有为称赞:“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与张之洞书》)。书中以“内籀”和“外籀”即近代科学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为“即物穷理之最要涂术”;提出了“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的机械唯物主义宇宙观。

太平经

太平经

早期道教著作。产生于东汉后期顺、桓期间,非一时一人所作。其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可能是当时秘密流传的原始道教中很多人的著作,经于吉、宫崇等编纂增演而汇集成书的。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号《太平清领书》,后桓帝时襄楷又自上此书。本书内容庞杂,言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及当时社会情况。其主旨为“致太平”。它追求阴阳和顺、物富民安、公平无私的理想社会,提出任用贤才、减省刑罚、济穷周急、以民为本等主张。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太祖一生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驮碑的赑屃趺高2.08米,碑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碑刻。碑上主要详述六部分内容。第一讲述朱元璋生于凤阳,为句容大族;第二他为民请愿,发迹定远;第三,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其四,废除旧制,选贤唯能;其五,分封诸侯平定天下;其六铭刻朱氏贵族百人。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一卷,宋师会述,修寂题记,内题释云华尊者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