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绂章

赵绂章
  • 姓名:赵绂章
  • 别名:字焕亭,又称幻亭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玉田城内人
  • 出生日期:1877
  • 逝世日期:1951
  • 民族族群:

赵绂章(1877~1951),字焕亭,又称幻亭。20世纪30年代北方著名武侠小说家。当时有“南有不肖生,北有赵焕亭”之说,名噪一时。玉田城内人。生于光绪三年(1877)正月初六。卒年1951年农历四月,葬于城北傅各庄独立茔地。终年74岁,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北方著名武侠小说家。并善古诗文,工书法。当时人称武侠小说家“南有不肖生(即向恺然),北有赵焕亭”,名噪一时。早年,他曾与鲁迅、郭沫若、柳亚子等文学大师有过书信往来。其代表作为《奇侠精忠传》。


赵绂章出生于仕宦家庭。清末,其祖父及父亲都在山东等地为官。他弟兄四人,长兄庸碌无能,二哥绂青是举人,三哥绂鸿(即历史学家赵光贤之父)是进士,也都为官。他大排行第六,因旧时忌六为七,人们称他为“赵七爷”。幼时虽家境优裕,但他勤奋好学,喜读古代小说,及至成年,适值废科举,未得进学。自清末跟随其父宦游山东、湖北、四川等省,眼界开阔,见识很广。他博闻强识,喜闻奇侠轶事,每有所得,便携之行箧,备 异日穿插联缀成章。至民国目睹军阀混战,连年烽火,民不聊生。故乡更处于兵燹之患,日甚一日。面对现实,他痛心疾首,不满时政,反对军阀战争。其性高洁,寡言语,似与世难合,不求实禄,埋头写作。正如他在小说中所说:“没别的,咱们保佑他(指赵绂章)吃一辈子书铺,饿也饿不煞,撑也撑不着,终天叫他嚼蛆,嚼到咱中华民国多早晚天下太平,方许他歇工哩。”其所著小说《不堪回首》及北京《益世报》刊载的《晚晴轩漫话》,即是描述军阀混战时人民生活疾苦、生灵涂炭的作品。1922年年末所作的七言古诗《岁暮行》,就是反映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人民遭受天灾人祸、啼饥号寒的痛苦事实。


赵绂章为了塑造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常常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人和事。如遇有练武卖艺的,跑马戏和唱大戏的,事必躬临其境。凝视表演的一举一动,作为他写小说的模特。为把小说写好,使武侠人物蹿房越脊、飞檐走壁的动作逼真、生动,经常到古寺庙观察其布局、结构,以及屋内外,房上房下的具体情况,这些为他写好小说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底稿多是由其子女誊抄。他藏书很多,除原家藏者外,屡有购置,但惜多在日本帝国主义兵燹中被劫毁。去世后所余小部图书及自著作品,“文革”中也炬毁无存。


赵绂章所著小说,大部是由上海的书局出版,成部出版的武侠小说有《明末痛史演义》、《蓝田女侠奇观》、《奇侠精忠传》、《英雄走国记》、《马鹞子全传》、《山东七怪》、《双剑奇侠传》、《大侠殷一官》、《昆仑侠隐记》、《清官谱》、《惊人奇侠传》、《巾帼英雄秦良玉》、《奇侠精忠传续集》和报应小说《循环镜》等。《奇侠精忠传》是其代表作。它以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平苗定边和镇压川、陕、鄂三省教乱为背景,描写主角杨遇春率领一班侠客义士平苗定乱的 奇中遇奇、险中见险的惊心动魄的事迹。故事虽有一些历史依据,但着重是在武侠,其中还穿插了无数苗疆异域的奇风异俗和大量有关白莲教的逸闻怪事。作者文笔老辣遒劲,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富于生活气息。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不仅主角杨遇春、田红英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且配角于益、杨逢春等人也都很有特色,足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早在20世纪20年代,此书一发行,即不胫而走,轰动一时。1990年,巴蜀书社又重新整理出版了《奇侠精忠全传》,可见该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此外,在当时《大公报》、《益世报》及天津和北京的一些报纸副刊上也有连载的篇目。由于他的作品很受欢迎,当时也有小的作品冒名伪作出现。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侵华,赵绂章悄然退出文坛,专事书法。在北京琉璃厂荣宝斋、天津劝业场以及上海、汉口等大城市都挂有笔润鬻字招牌。最兴盛时,求书者很多,以此维持生计。因而赵绂章也是三十年代的书法家。


赵绂章有三子三女。长子光瑜字蕴珊,也曾编过武侠小说《僧侠飞剑录》(只出一本,全书未编完);长女婉贞字珺,也出版过一部小说《孤儿歼仇记》;三子光彦字彦寿,也编有武侠小说《白莲风飐录》及散文《谈话集》日刊稿。不仅赵焕亭是小说家,他的儿女受他影响,也多能写小说,可谓“小说之家”。但后来由于生计等原因,都弃之改行了。

赵绂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心灵的焦灼

心灵的焦灼

《心灵的焦灼》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作品于1938年出版,茨威格流亡国外,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遭到焚毁。直到战后,双城电影公司将它改编为电影,才成为畅销书。而1981年,茨威格诞辰100周年之际,奥地利广播电视台拍摄电视片《心灵的焦灼》。

淡妆的男人

淡妆的男人

松本清张著,本书收作者推理小说七篇:《潜在影象》、《高雅的姐弟俩》、《万叶翡翠》、《买盆栽的女人》、《淡妆的男人》、《确证》、《乡村医生》。

诸史夷语音义

诸史夷语音义

此《诸史夷语音义》是明代陈士元为了方便当时阅读史籍中的汉译夷语内容而编写。全书共四卷,其内容收录历代史书(从史记到元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夷语)词汇进行标音和释义,也收录了一些与外族相关的汉语词。此为明万历十八年序写刻刊本。诸史夷语音义叙(甘雨撰)、诸史夷语音义序(陈士元撰)、 卷一: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 卷二:魏书、北齐书、后周书、隋书、北史、唐书、五代史 卷三:宋史、辽史 卷四:金史、元史 诸史夷语音义后序(祝以豳撰)

茶考

茶考

明代茶书,1卷,陈师撰。陈师,字思贞,钱塘(治今浙江杭州)人。嘉靖间,会试副榜,官至永昌(治今云南保山)知府。有《览古评语》、《禅寄笔谈》等。此书仅见《茶书全集》本,书末有卫承芳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序,称此为陈师晚年所撰。卫承芳,字君大,四川达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有清名,事具《明史》卷二二一。《茶考》仅5则,约千字。其中第2则辨山东蒙阴县的石藓,也称蒙茶,这是伪茶,与四川蒙山的蒙顶有天壤之别。末则评论杭俗撮泡茶,作者深致不满,认为味不尽出,泡一次而茶叶弃之是浪费,殊失古人烹煎之意。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言内丹修炼之法。谓人身中有七宝,「精是水银,血是黄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王车璖,心是珊瑚。此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万神尽登仙矣」。经文教人一心内守,调息绵绵,聚五行真气,结成刀圭,神炁相结而成九转大丹。
  

求欲经

求欲经

佛说求欲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中阿含中秽经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