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楚

- 姓名:令狐楚
- 别名:字殻士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敦煌(今属甘肃)人
- 出生日期:766年
- 逝世日期:837年12月13日
- 民族族群:
令狐楚(766年-837年12月13日),字殻士,自号白云孺子,行四。敦煌(今属甘肃)人。父为太原府功曹,遂家焉。贞元七年登进士第。次年,桂州刺史王拱爱其才,奏授试宏文馆校书郎,聘为从事。居一岁,急于奉养老父,辞归太原。李说、严绶、郑儋相继领太原,高其行义,皆辟为从事,由掌书记至节度判官、监察御史。元和五年前后,入朝为右拾遗,历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九年十月,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十二月转本司郎中知制诰。十二年八月罢学士。次年出为华州刺史,转河阳节度使。十四年七月入朝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死,任山陵使。坐亲吏贪赃事发,贬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转郢州。长庆元年十二月,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年为河南尹,迁宣武节度使。能以清俭自律,以仁惠为治,境内称安。后历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天平军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大和七年入为吏部尚书。转太常卿、尚书左仆射,进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翌年卒于官舍,谥文。令狐楚聪敏博学,才思俊丽。五岁即为诗成章。登科后为藩府掌笺奏十三年。德宗每览太原表文,必能辨楚所为,数称赏之。元和中掌制,词锋犀利,绝人远甚。所撰宪宗皇帝哀册文,为时所称,晚年颇能奖拔新进。曾向朝廷奏进张祜诗卷,予以推荐又授李商隐作骈文。工诗,与刘禹锡、李逢吉、广宣唱和甚多。后分别编为《彭阳唱和集》、《断金集》、《广宣与令狐楚唱和集》,均佚。元和中与王涯、张仲素所作乐府诗,编为《元和三舍人集》,今存。元吴师道谓其“以将相之重,声盖一时”,故风格“宏毅阔远”(《吴礼部诗话》)。尤长于绝句,《塞下曲二首》、《从军词五首》、《闺人赠远二首》等极为出色。著作甚富。除上述三种外,《新唐书·艺文志》尚著录《漆匳集》一三○卷、《梁苑文类》三卷、《表奏集》一○卷,与沈传师等编《元和辨谤略》一○卷,均佚。此外,尚编有《御览诗》一卷,今存。《全唐诗》卷三三四收其诗一卷。《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二七补二首,移正二首。《全唐文》卷五三九至五四三编其文五卷。生平事迹见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刘禹锡集》卷一九)、《旧唐书》卷一七二及《新唐书》卷一六六本传、《唐诗纪事》卷四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五等。
令狐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少林寺志
清叶封、焦钦宠原辑,施奕簪等续辑。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卷首张学林序称:“其目有八,其卷有四。”此本实为四册,不分卷。查《贩书偶记》,亦称: “四卷,图说一卷。”或另有刊本。本书记嵩山少林寺创置沿革、殿宇建筑、碑刻、题咏诗文、古迹传说等。分绘图、形胜、营建、古迹、祥异、艺林、题咏七门。绘图有少林寺总图以下至钟馗像碑图共十二幅,间附图说。艺林所录文翰、碑记、僧传等多见于邑乘。题咏兼收已诗,博而未精。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西医汇通的综合性医著。三十卷。近人张锡纯撰。刊行于民国七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18—1934年)间,先后共七期七册。张锡纯,字寿甫。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河北盐山人。近代著名医家。张氏幼时读经,喜天文数学,青年时遵父遗命专研医理,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有精深研讨,曾先后在奉天创办立达医院、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中年以后自学西医,试图以西医之长补中医之不足,《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其学求思想之代表作。本书内容包括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医案五部分,总计约八十万字。其中医方部分,主要介绍治疗阴虚劳热、阳虚、大气下陷、喘息、痰饮、肺病、吐衄、心痛、癫狂、痫风、小儿风证、内外中风、肢体痿废、膈食、呕吐、霍乱、泄泻、痢、燥结、消渴、癃闭、淋浊、伤寒、温病、瘟疫、瘟疹、疟疾、气血郁滞肢体疼痛、女科、眼科、咽喉、牙疳、疮科等等病证之方剂,计一百七十六首,一方一论,颇有实用价值;药物部分,则撰有石膏解、人参解等七十九种药物的临证应用心得,一药一论,亦颇有见地;医论部分,则刊载医学论文九十篇,所论病证治疗心得,匠心独具,颇具效验;医话部分,则收录临证随笔及问题解答计四十四则;医案部分,则包括虚劳喘嗽、气病、血病、脑充血、肠胃病、头部病、肢体疼痛、肿胀、黄疸、痢疾、大小便病,不寐、痫痉癫狂、伤寒、温病、疟疾、霍乱、妇女病等十八门一百三十七个病例,且病案记录较为完整,辨证准确,处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颇有参考价值。
太平治迹统类
历史著作。南宋彭百川撰。30卷。《文献通考》载其前集40卷,后集33卷。岁久散乱,颇多讹阙,前集为《四库全书》著录,厘为30卷,即为是书;后集即《中兴治迹统类》,已佚。此书记载宋太祖至钦宗九朝典故,分门隶事,凡88门。于朝廷大政及诸臣事迹,条分缕析,多可与史传相参考。有《适园丛书》本,1981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即据以重印。
澄斋日记
本书记载了恽毓鼎一生的日记。其中包括文献、时事、读经史子集笔记、论古文诗词、民俗风情、家庭锁事。本书不仅反映了清廷末世的腐败,也在古籍版本书画手迹,行医处方,天气天象,地理地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故本书具有很高听史料价值和可读性,是值得推荐的一部好书。
春秋左传注疏
《春秋》学著作。又名《春秋左传正义》、《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陆德明音义。六十卷。杜预注本名《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以往经、传各自单行,至杜预始将二者合并,兼为之注,故名“集解”。杜预能综观全书,以《左传》中“凡例”为据,故其注颇有条贯;又注重史事与典制,能以经传相互发明,所注大多剀切;注文也极简要明通。故此书行世后,汉魏诸旧注渐以淹没。但也有望文生义、疏于地理等弊。孔颖达疏本名《春秋左传正义》。
净语
《净语》是夏莲居老居士的净土诗集,原名《欢喜念佛斋诗钞》。五十年代初,大量增补新篇,改名《净语》。夏老之诗,乃一代时教之醍醐。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滴滴自然精妙,开人心眼。今名《净语》,弥符其实。净者,净宗也。语者,警语也。故名《净语》。又净者,清净本然也,当生清净心也,无量清净觉(弥陀名号)也,净念相继也。语者,言为心声也,故《净语》者,清净心之显露,清净觉之开示,欲复清净本然,但当净念相继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