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春

李元春
  • 姓名:李元春
  • 别名:字时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朝邑(今属陕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李元春,生卒年不详,清学者。字时斋,朝邑(今属陕西)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道光时任大理寺评事。咸丰时赏加州同衔。幼时家贫。一日过里塾,闻诵书声,归告母欲读书,母遣入学,仍半日负薪以助家计。稍长,塾师讲《仁而不佞》章,辄苦思前后言仁不同处,悟圣门求仁之旨。14岁得薛瑄《读书录》,益究性命之学,遍求程朱文集,熟读精思。乡荐后,以父殁母老,绝意进取。迭主潼川、华原书院,导诸生以正学,学者兴起。其学以“诚敬”为本,而要于“有恒”。读书观理以为行之端,处事审理以验知之素,本末兼该,内外交养,一宗程朱。认为朱熹之学之“精”全由与友朋讲论而得。……扶衰救乱,还在明正学,此根本事(《清史列传·儒林传上二》;又说:“阳明朱子晚年定论,全是援儒入墨,是己之见,牢不可破。在朱子公心卫道,初无此意。然后来卫朱子者讥陆五亦太甚。”(同上)指出“白沙、甘泉不尽与阳明同而亦相近。高忠献(攀龙)、顾泾阳(宪成)、陈几亭(龙正)、冯少墟(从吾)不欲与程、朱异而亦有殊,不可不辨”(同上)。生平博通经史,深恶支离,著《学术是非论》说:“学术至今日而愈歧矣,有记诵之学,有词章之学,有良知之学,而又有考据之学,而皆不可语于圣贤义理之学之精。良知之学,窃圣贤之学,而失之过者也;考据之学,袭汉儒之学,而流于凿者也。讲良知者,尊阳明而溺于空虚,势必与佛、老之教等。然陆、王学偏,而行谊事功犹有可取。”后人要考数千载之前之经,因圣人已远,简编多缺,兼以伪书日出,将一一而考其实,有可据必有不可据者,有可通必有不可通者。不可据,不可通,故终不能考其实,“断不如朱子说理之为真。”认为儒者所择之“守”应是:“杨墨、佛老吾斥之,记诵、词章、考据吾为之,而一以朱子之明其理而履其事为宗,又不入于良知之家,庶乎与圣学相近矣。”(同上)。其所纂述,皆以“扶世教、正人心”为己任,不务空言。常辑张子《释要》、先儒《语录》为《关中道脈书》,增补冯从吾《关学编》,学者宗之。性廉介,未尝求于人。每思以俭救世,谓“俭”只在守礼,作《礼俗辨》以表意。居家严恪,和蔼可亲,毅然行义。所居高阁,手植四桐,积书数万卷,自号桐阁老人。80岁犹勤读书,对学者说:“愈勤则精神愈生。”(同上)著有《诸经绪说》、《经传摭余》、《春秋三传注疏说》、《左氏兵法》、《诸史闲论》、《诸子杂断》、《图书揀要》、《百里治略》、《循吏传》、《闲居镜语》、《益闻散录》、《学荟性理论》及《文集》)等。又辑《关中诗文钞》、《青照楼丛书》等。弟子贺瑞麟传其学。

李元春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逻辑学讲义

逻辑学讲义

译自联邦德国达姆斯塔特科学书社1968年出版的《康德文集》第5卷。这是一部由学生听讲笔记整理而成的康德著作,不过它在出版前曾经康德亲自审定过。在该书中,康德在传统的逻辑判断分类外,又创设了模态,开创了研究概念的内容实质的新局面,从形式逻辑发展到先验逻辑。康德对范畴表的旧类范畴,都用正、反、合方式来阐明,从而对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理想与历程

理想与历程

这本书集结了罗素的诸多理论,比如爱情、婚姻、理想、爱欲、人性、家庭、心理等诸多方面,内容详实,并且分析精到,独具匠心。内容给我们最直接的启迪,也教会我们健康的思维方式。

考古编

考古编

十卷。南宋程大昌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 张海鹏后识),多有可取。如,以白居易 《乐府诗》正韦述所记《唐六典》不曾行用之误;以在张掖者乃鲜水非令鲜水,驳章怀太子所注《后汉书·段颍传》之非; 以《汉书》 比景县当从刘昫《旧唐书》作北景;以荀子所称子弓即仲弓,非馯臂子弓;以琅琊台碑文证秦以前已尝刻石等,皆精审明晰。再如,《正朔论》谓周人虽首子以命月,而占星命算修词举事仍用夏时;《象刑论》谓是刑官取其法悬之象魏,而不取画衣冠、异章服之说,其持论颇为新异,旁引曲证,亦能有所依据。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诗论》十七篇,反复推阐,大抵谓《诗》有南、雅、颂之名,无国风之名,说极辨博,而实无解于《礼记》之所引。故终为后人驳诘。虽然如此,仍不失为考据精核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虽亚于《容斋随笔》,要胜于郑樵辈之横议也。”评价很高。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学津讨原》、《儒学警语》、《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 等丛书本,《函海》、《江氏聚珍版丛书》 本作 《程氏考古编》 十卷。《丛书集成初编》 本据 《儒学警语》 本排印,又附以《学津讨原》本所载提要及跋识于后,为较好通行本,但排印时有错字。

牛马走

牛马走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重庆新民报社1944年出版。1957年改为《魍魉世界》出版。小说以抗战时期重庆为背景,广泛地描述了“大后方”经济混乱、投机成风、醉生梦死和由人际关系颠倒而出现种种社会灾难。作品主要写西门德和区庄正两个人物。大学教授西门德博士不安于清苦日子,当上“高等跑街”,投入疯狂的商业投机。通过他的活动,揭露了重庆社会官商勾结大发国难财,社会风气被铜臭毒化,诱使部分知识分子弃教从商,成为金钱的“牛马”,卷入投机买卖等社会现实。以区庄正校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是为民族出力的“牛马”。从这一人物身上,作者呼唤着传统文化中不淫、不屈、不移的民族精魂。围绕这两个主角,其他人物如卑琐庸俗的西门太太、中年孀富温二奶奶、女拆白党黄青萍、鱼肉人民的宫保长及目不识丁的暴发户李狗子等人,均写得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牛马走》是一部大型的形象化的社会史和经济生活史。作者基本态度是为弱者鸣不平,给损人者以谴责,是非爱憎分明,是作者国难小说的一部力作。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元杂剧剧本。亦名《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简称《合同文字》。末本。无名氏撰。剧写刘安住的伯母为了独占家财,不认从远乡归来的侄儿,还把安住带回来的当初分家时的合同文书骗取到手,拒不承认。后经包拯用计,赚回合同文书,终使安住得以认祖归宗。

邺侯外传

邺侯外传

又称《李泌传》。传奇。唐李蘩撰。一卷。蘩,赵郡中山(今河北赵县)人。李泌之子。是篇子为父传,为传记文学,写泌生平政绩,凡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累为权倖近臣妒陷,数遁隐山林学道,复诏入相。顾问朝廷,提出许多治乱兴邦之策,对中唐政治颇有积极影响。主要情节与两唐书《李泌传》相符合。唯述其智慧过人,深究鬼谷,极尽神秘化之能事,对个人作用亦有夸饰。有《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艺苑捃华》等丛书本。又《古今说海》、《历代小史》、《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等丛书均题《邺侯外传》。商务印书馆《说郛》又题《邺侯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