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权

钟离权
  • 姓名:钟离权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公元168
  • 逝世日期:256
  • 民族族群:

钟离权(公元168-256)亦称“汉钟离”,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据考证,唐代确有人叫钟离权,《全唐诗》收录有他三首绝句,从诗句“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看,钟离权其人大约是位放浪形骸的狂士。《集仙传》云:“钟离权,字云房,不知何许人也。唐末入终南山。”《续文献通考》所载较详细: “钟离权,咸阳人,号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生而奇异,美髯俊目,身长八尺余。仕汉及魏晋,首遇上仙王元甫,再遇华阳真人,授秘诀,遂弃世事,于县东四十里正阳洞修炼登仙,今号正阳帝君。”这里所叙不同的是将他当成了汉代人,故后人又称为“汉钟离”。对此,清人胡鸣玉《汀讹杂录》以为是世人将钟离权与楚汉时项羽部将钟离昧相混淆;而一般认为,钟离权常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即言已为天下第一闲散之人,后人却将“汉”字当朝代名,以讹传讹,遂成“汉钟离”。宋之后八仙故事中,钟离权曾为汉将,燕台人,诞生时, “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后长得“顶圆额广,耳厚眉长, 目深鼻赤,口方颊大,唇脸如丹,乳达臂长。”及壮,为汉朝大将,吐蕃北侵,率兵与战,初获大胜。后李铁拐从空而过,见状优虑,因钟离权本上界仙子,虽谪下界,应该超脱,不应沉溺仕途,执迷不悟,于是暗助蕃将,钟离权大败,落荒而逃,不能回京。忧愁愈甚之时,逢一胡僧,碧眼丰颜,蓬头露顶。胡僧语曰:“功名富贵,总是浮云。”钟离权大悟,遂师事老人,后也成就仙道。这位度他成仙的胡僧,即李铁拐。钟离权成仙之后,不忘救世,曾飞剑斩虎,点金济众。且度化了吕洞宾,故世称钟离权为吕洞宾之师。(事见吴元泰《东游记》。宋金后,全真教与正一道为道教中南北两支,钟离权被全真教奉为北五祖之一,号“正阳祖师”,位在吕洞宾之上。

钟离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狄更斯中短篇小说集

狄更斯中短篇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狄更斯的18部中短篇小说。狄更斯的中短篇小说与他的长篇小说一样,体现了大文豪独有的创作思想、美学追求褐文学造诣,同时深刻反应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极力宣扬了他一生倡导的人道主义思想。就创作技巧而言,其中短篇小说更为注重形式的灵活性和情节的趣味性,在《一个穷人谈专利权》等中均有所体现。

阵雨中的车站

阵雨中的车站

这是位于东京市郊的车站。又一个下雨的傍晚,妻子们带着雨伞匆匆赶来迎接下班归来的丈夫。唯有一位太太忐忑不安,因为她遇上了年轻时的情敌。为了不败下阵来,两位太太急忙开始粉饰幸福 川端康成掌小说集《阵雨中的车站》,收录《拾骨》《不笑的男人》等共67则掌小说。封面取霏霏秋雨与零落繁花之景,凝锁着无尽的爱与哀伤。

李太白集

李太白集

诗文别集。唐李白作。白字太白,故名。白生前曾有魏颢为之编集二卷;后李阳冰编其遗著为十卷,名《草堂集》;唐元和十二年范传正编李白集为二十卷。以上三本均已早佚。今传三十卷本为北宋宋敏求所编,清缪曰芑重刻,计序言、碑记一卷,歌诗二十三卷,杂著六卷。又有宋咸淳刻本三十卷,计诗二十卷,文十卷,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4月影印出版。此外历代均有李诗注本,校著者有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之《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后明郭云鹏就杨、萧原注本精简注文,附加文集,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有明胡震亨评注《李诗通》;清王琦《李太白诗集注》,该本参合诸本重编,并增附录六卷,较为详赡,中华书局曾加校补,于1977年排印再版;又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有《李白集校注》,对王琦注本有所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

彤园二集小儿科

彤园二集小儿科

儿科学著作。4卷。清郑玉坛编辑。《郑氏彤园医书四种》之一。是书卷一为四诊及小儿推拿、灯火、艾火、拭口断脐、浴儿、脐风胎病、初生杂症、五官风毒诸法; 卷二列惊风、痉病、痫病、神病等10门;卷三列乳子伤寒、伤风感冒、四时瘟疫等10个病证辨治;卷四列霍乱、疟疾、呕吐等10门。全编奉《医宗金鉴·幼科》为主,荟萃诸家幼科精华可相互发明者而折中之,分门别类,辨证立方,庶可收按图索骥之便。

大道论

大道论

大道论,原题周固朴撰,其生平不详。书中引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似出于五代或宋初。《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以老庄及《西升》,《内观》等道经为本,广论大道义理及修心体道,养生治国宗旨。全书分十八篇。其说大略以「重玄」为宗,谓大道虚无自然,通于万物,乃万物之妙本。虚无者,离名绝义之谓也。故体道者不可滞空执有,而应有无齐泯。心境双忘,以至于悟道求道之心识亦忘,则与道契合。又称道外无心,心外无道,即心即道。一切世法皆因心而生灭,灭心则契道,纵心则危身。故修道即是修心。无心、定心、息心、制心、正心、净心、虚心,是为修心七要。又论述炼形保生,须神气双修,以阳炼阴,阴尽阳纯而成仙证真。又谓无为是治国之本,大道为仁义之本,其说本于老子。

法军侵台档案

法军侵台档案

收录了大量的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