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权

- 姓名:钟离权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公元168
- 逝世日期:256
- 民族族群:
钟离权(公元168-256)亦称“汉钟离”,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据考证,唐代确有人叫钟离权,《全唐诗》收录有他三首绝句,从诗句“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看,钟离权其人大约是位放浪形骸的狂士。《集仙传》云:“钟离权,字云房,不知何许人也。唐末入终南山。”《续文献通考》所载较详细: “钟离权,咸阳人,号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生而奇异,美髯俊目,身长八尺余。仕汉及魏晋,首遇上仙王元甫,再遇华阳真人,授秘诀,遂弃世事,于县东四十里正阳洞修炼登仙,今号正阳帝君。”这里所叙不同的是将他当成了汉代人,故后人又称为“汉钟离”。对此,清人胡鸣玉《汀讹杂录》以为是世人将钟离权与楚汉时项羽部将钟离昧相混淆;而一般认为,钟离权常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即言已为天下第一闲散之人,后人却将“汉”字当朝代名,以讹传讹,遂成“汉钟离”。宋之后八仙故事中,钟离权曾为汉将,燕台人,诞生时, “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后长得“顶圆额广,耳厚眉长, 目深鼻赤,口方颊大,唇脸如丹,乳达臂长。”及壮,为汉朝大将,吐蕃北侵,率兵与战,初获大胜。后李铁拐从空而过,见状优虑,因钟离权本上界仙子,虽谪下界,应该超脱,不应沉溺仕途,执迷不悟,于是暗助蕃将,钟离权大败,落荒而逃,不能回京。忧愁愈甚之时,逢一胡僧,碧眼丰颜,蓬头露顶。胡僧语曰:“功名富贵,总是浮云。”钟离权大悟,遂师事老人,后也成就仙道。这位度他成仙的胡僧,即李铁拐。钟离权成仙之后,不忘救世,曾飞剑斩虎,点金济众。且度化了吕洞宾,故世称钟离权为吕洞宾之师。(事见吴元泰《东游记》。宋金后,全真教与正一道为道教中南北两支,钟离权被全真教奉为北五祖之一,号“正阳祖师”,位在吕洞宾之上。
猜你喜欢的书
风与树的歌
安房直子著。日本第二十二届小学馆文学奖获奖作品。风中的颜色,树上的年轮——让我们透过那小狐狸的窗户看看自己的一生吧!让我们闭上眼睛去仰望天空吧!让我们用一百年的孤独换取一夜的欢乐吧!生命如此神奇,为何我们还要追求生命之外的魔力?
元旦
《元旦》 这部小说中以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揭示了伦理道德情境的特殊性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的时空性,表达了华顿伦理道德相对性的观点.虽然华顿的伦理道德相对论 观点对当时纽约上流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做出了批判,但华顿并未冲破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桎梏.华顿在伦理道德的理想之路上做出了努力,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传 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范畴内,这就决定了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利奇只能成为传统伦理道德的牺牲品而不是掘墓人
词坛丛话
清陈廷焯撰。陈氏曾编选历代词作为《云韶集》,计二十五卷,三千四百三十四首,一千一百馀家。在此基础上,写成《词坛丛话》,计一百零一则,综评历代名家词作,并述《云韶集》编选大旨。其论词之发展,认为汉乐府“长短句不一,是词之祖也”。六朝“《江南》、《采莲》诸曲,去倚声不远”,经唐五代,至南宋形成高峰,以后由衰而亡,复盛于清初。他提出词中“五圣”(北宋贺铸、周邦彦,南宋姜夔,清代朱彝尊、陈维崧),称“方回词,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美成乐府,开阖动荡,独有千古”,“白石词中之仙也”。对清代词人,又以唐诗拟之,朱彝尊为李白,陈维崧为杜甫,厉鹗为韩愈。称“朱竹垞词,艳而不浮,疏而不流,工丽芊绵中而笔墨飞舞”;“陈其年词,纵横博大,海走山飞”;“樊榭词之妙,窈曲幽深,脱尽凡俗”。此书代表陈氏早年词学观点,推尊浙西词派,论词以雅正为宗,讲求格律,以朱氏《词综》为“千古词坛之圭臬”。这与《白雨斋词话》中推尊常州词派,论词主沉郁、重比兴、以张惠言《词选》为指归的见解异趣。《词坛丛话》置于《云韶集》前。此书为未刊稿本,1930年前后陈氏长子兆瑜捐赠南京国学图书馆,今存南京图书馆。屈兴国《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将此书辑入。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想,一个真如,究竟是同是别?要问你们一下子:妄想是甚么?真如是甚么?同,在甚么地方?别,又在甚么地方?
三转法轮经
梵名Dharmacakrasu^tra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佛陀成道之初,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之理,以由不同角度讲述三遍,称三转十二行相,遂成此经。异译本有东汉安世高所译转法轮经一卷,南传佛教亦有此经。被视为佛陀之开教宣言与教义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