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衍东

- 姓名:曾衍东
- 别名:字青瞻,一字七如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51
- 逝世日期:1830以后
- 民族族群:
曾衍东(1751—1830以后),字青瞻,一字七如,又号七如道人,山东嘉祥人。祖籍山东嘉祥,为曾子第67代孙。清乾隆壬子(1792年)举人,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画家、小说家、杂剧家。他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个朝代。《小豆棚》是他的重要著作,与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
清乾隆壬子(1792年)举人。据嘉祥《曾氏祖谱》记载,其祖上在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并从此世袭爵位。曾衍东的父亲名尚渭,是个恩贡生,游宦江南,曾官居广东博罗县令。曾衍东自幼随父游走南北,童年的经历奠定了其开阔的胸襟,同时也开启了他坎坷飘荡的一生。
他仕途坎坷,直至50岁迟暮之年由人举荐,才得任湖北江夏县令,后调任巴东县令。曾衍东个性清高、倔强。他曾在《日长随笔》里写道:“人所不能做的,我偏要做去,人所不能减的,我偏要减去。”依这种性格,他在中国官场的遭遇可想而知。63岁那年,因断案而触怒巡抚,而他坚持“此官可去案不移”,终被降罪罢官,流放温州。
曾衍东携家小流放温州后,先住在同姓旧宦曾儒璋后人曾立亭的家中。曾立亭居温州郡西,其宅名“依绿园”。他念同姓之谊,款接曾衍东居园之“入画楼”。第二年曾衍东在园边宝庵桥附近一大榕树下自建房屋。这里面向九山湖,湖光山色正好,于是他把自己的居所命名“小西湖”。并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挂冠自昔曾骑虎,闭户于今好画龙。
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帝即位,曾衍东遇赦,但已贫老不得归乡,约十年后,客死于温州。
曾衍东性落拓不羁,工诗及书画。画尤善人物,市井风情、生活百态皆入其构中,举重若轻。在技巧上以笔墨狂放的写意风格取胜。镌图章,摩古出奇,得之者无不视为拱璧,然清贫自守。 在近代画坛特别在人物画领域受曾衍东影响的画家有很多,比如王震和丰子恺。但是近年来对他在画坛上地位的认识有所不足,因此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颇为其抱不平。他在曾衍东的一本人物册中写到:“七道士乃青藤(徐渭)后身,诗文词曲皆胜场,且从书画中与世俗相左而现风骚之气。余曰:近人不重曾衍东是一大遗憾也。”可以说推崇备至。
文学代表作是文言小说集《小豆棚》十六卷(又名《小豆棚笔记》、《小豆棚闲话》)。是《聊斋志异》以后出现的一部有价值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取法《聊斋》,在思想和艺术上虽不逮前茅,却远过于约同时问世的《阅微草堂笔记》。然而它却数十年来鲜为人知,除《西谛书目》和《中国丛书综录》著录外,各种文学辞典或论著儿乎都没有提到它。所以1981年,有的报纸和刊物介绍这部书时,称之为“新发现”。其实此书在解放前即有“申报馆仿聚珍版式重印”本。
另, 单折杂剧《小豆棚》即附于《小豆棚》后,题名《述意》,有人称为《述怀》,也有人直接称为《小豆棚》,是敷演作家个人生活场景的自传体短剧。
其它作品还有诗集《哑然绝句》、《古榕杂缀》、《七道士诗题》,随笔集《长日随笔》,画论《七如题画小品》,《武城古器图说》等。
曾衍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又名《大洞三景三元玉清金虎凤文》。早期上清派符箓之一,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假托为元始天王传授,内载符图及神将官吏之名号谱箓。据称依法受此符箓,可得神灵佑护,削除罪籍,上名九天,长生久视。
养生三要
养生类著作。清袁开昌辑。一卷。开昌字昌龄,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医学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对眼科、外科以及养生尤为擅长。约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书中记有卫生精义、病家须知、医师箴言三则。辑录《内经》、《庄子》、《抱扑子》、《千金方》、《本草纲目》、《医门法津》、《褚氏遗书》、《冷庐医话》等历代医著二十余种,以及葛洪、李时珍、张景岳、李东垣、张子和、徐大椿、喻嘉言等近三十位医家的有关论述。论述养生之法,介绍煎药、服药、禁忌等常识,强调医生应如何工作与学习等。内容丰富,可称集清以前养生之大成。有一九一九年镇江润德堂木刻本,一九二二年袁氏家刊本。
秘传断易鬼灵经
鬼灵经自大宋陵罗子所做,专论堪舆一道,其中之妙,灵应异常,非别书所能比也,世之论风水者,纷纷不一,然无秘诀,终难入道,为人开山点穴,焉能趋吉避凶,此书之奥,不究来龙去脉,砂水罗盘,只要见景生情,触机应变,一动一静,一草一木,皆可参详,知往查来,百无一失。未登山先知家道之盛衰,才进门便决丁财之旺弱,观新坟覆旧墓,视宅基审气色,纤毫不爽,正是妙法不多三五句,千金不与世人传,后有乡人张子,为人孝义合里咸知,惟家贫衣食无计,适遇师颇有缘,欲传之,苦不识字,遂口授之,不数日,一一通晓,后名重当世,成为巨富。
汉奸内幕
论汉奸,“天字第一号”,无疑地,当然还要算这位曾经“开府和运”做了五年伪主席的汪逆精卫算头把交椅!因为他生前不但会以两千万日元的巨金,去贿赂重光,要求他阻止全面和平的实现;而且他一生所作所为,无处不处处表现他是“巨奸大恶”!盖棺可以论定,汪精卫玩的这套把戏,如今总算昭然若揭地可以揖穿在国人的面前了吧!
管子
战国时齐国稷(ji)下学者著作的总集。其中亦有汉代附益的部分,托名春秋时齐国管仲所著。大体成书于战国末期至汉初。共24卷,西汉刘向校定为86篇,今存76篇。该书内容庞杂,包含有儒、道、法、名、兵、农、纵横、阴阳各家思想及天文、舆地、历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但以管仲为代表的齐法家思想为主。书中提出了“水”和“气”是万物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天就是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提出“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的观点;认为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做事就会成功。同时强调法治的作用,把法看作最高准则;认为治民之本,在于治令,“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对井田制也进行了批判,提出实行实物地租和按地质量的好坏分等征税的主张;强调治国的任务是发展生产,提倡发展盐、铁、矿产、森林、商业、水利、土壤等经济事业。该书中的《轻重》等篇是中国古代典籍中阐述经济问题篇幅较多的著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和财政等问题均有所论述,价值尤大。有关《管子》的研究著作主要有:唐贺知章《管子注》、辽刘绩《管子补注》、俞樾《管子平议》、近人章炳麟《管子余义》等。
戒香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佛说戒德香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