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右曾

汤右曾
  • 姓名:汤右曾
  • 别名:字西涯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 出生日期:1656
  • 逝世日期:1722
  • 民族族群:

汤右曾(1656-1722),字西涯。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著才名。以诗见赏于王士禛,受知于徐元文兄弟。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为人伉直,在谏垣敢直言,条议甚众。圣祖颇赏其诗,尝命书之以进,当时以为荣,目为诗公,名满京都。卒于京。右曾诗多题咏山水名胜古迹之作,其风格、体制颇类王士禛。黄叔琳序其诗,谓其诗“得宇宙之清气,泠泠有天际真人想”。其诗与浙西词派崇尚“清空”有一致之处,如:《入桃源诗》“世外神仙界,云中犬吠声。舍舟何路入?沿棹有人行。闻道春来水,桃花几瓣横。年年流出在,长共楚江清”;《磁州道中》“夹堤柳色映泉流,滏口清源汇曲沟。二十里中荷叶路,水风吹绿到磁州”。如郑方坤所言,其使黔后诗“大抵温雅以发其情,爽朗以达其气,锻炼澄汰,神韵泠然,而诗品夐乎无上矣”(《国朝名家诗钞小传》)。只是题材狭隘,缺乏社会内容。右曾与其前辈朱彝尊相辉映,谈浙西诗者认为“前推竹垞,后推西厓”(《清诗别裁》)。《清史稿》卷二六六、《清史列传》卷九并有传。方苞为撰墓志铭。

汤右曾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百年战争史:1327—1485

百年战争史:1327—1485

《百年战争史:1327—1485》是皇家历史协会主席查尔斯 •欧曼教授的代表作品。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争,爱德华三世统一英格兰与法兰西、建立跨海大国的梦想*终破灭,而法兰西民族迎来了统一与复兴的曙光。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爱德华三世对法兰西王位的声索合法吗?英格兰的法兰西领地对法兰西王国造成的包围态势、法兰西王国内部矛盾对抗敌力量的削弱及黑太子爱德华的军事指挥艺术是如何使法兰西人经受家园被蹂躏、国王被俘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的?黑死病是如何逼停处于白热化的英法战争的?理查二世之死为什么为玫瑰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亨利五世与亨利六世继续对法战争是如何将法兰西王国推向王国边缘的?圣女贞德是如何拯救法兰西王国的?英格兰陷入玫瑰战争的深渊,法兰西人是如何趁机夺取英格兰的法兰西领地的?本书将进行深刻解读。

范太史集

范太史集

五十五卷。宋范祖禹 (1041—1098)撰。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祖禹少孤,由叔祖范镇抚养,闭门读书。后举进士甲科。曾从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达十五年之久。书成,司马光荐为秘书省正字。王安石颇爱重之。哲宗时,官至礼部侍郎。后因上疏反对绍述新法,力阻章惇为相,被贬为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州、化州,不久病卒。祖禹平生作文,不下数十万言。史称“其开陈治道,区别邪正,辨释事宜,平易明白,洞见底蕴。其疏类皆湛深经术,练达事物,深有裨于献纳。”著有《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正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深受学者敬重,视他为“唐鉴公”。此集全名《太史范公文集》,为五十五卷,另有十八卷本,为明人程敏政从秘阁借阅本集抄成。《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均作五十五卷。其中诗为三卷、表章札子九卷、奏议十四卷、墓志铭及石记为十七卷。《朱子语录》称:“范淳甫文字纯粹,下一个字,便是合当下一个字,东坡所以服他。”又曰:“四六语佳,莫如范淳甫。”本集有清钞本数种,常见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本。

徐志摩小说选

徐志摩小说选

本书收录了《吹胰子泡》《童话一则》《小赌婆儿的大话》《香水》《珰女士》等五篇小说。徐志摩的小说华丽而令人神往,遗憾的是他的小说长期被人所遗忘!打开志摩的小说,犹如打开了一坛陈年的琼浆,犹如深山里采撷到一去奇花异草,给你献上一杯美酒,给一捧别样的芬芳。

医学指要

医学指要

综合性医学理论著作。6卷。清蔡贻绩编撰。《医学四要》丛书之一。是书卷一为脏腑系属图说、改正内景图等13篇; 卷二为先天根本论,后天根本论等16篇; 卷三为二十八脉指要; 卷四为脉义之要、脉度之要等12篇; 卷五为症治举要、诊治六部虚实等20篇; 卷六为补药得宜论、治法提纲等15篇。全编先论脏腑经络以明脉之原,按证施治以推脉之用; 次论脉之体象、主病、兼病以明脉之体用; 再举病症、治法并伤寒、妇女、小儿脉要以明各病症脉象。作者以为医务先求医之要旨,其道至巨,其理至微,不求其要则茫然莫识指归,执其要则由万汇于一,由博返于约,触类旁通,辨证施治方能不失规矩而游刃有余。

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

忠翊郎添差池州监押赵子俅述跋,述宣和年间诵经故事,该经盖出自北宋末。述救苦天尊威力及十方天尊号,劝人诵经悟道。

草堂耨云实禅师语录

草堂耨云实禅师语录

清真实说、寂讷等编。二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保宁府草堂寺语录;卷二收示众、机缘、拈古、颂古、牧牛颂、分灯、像赞、行由;卷末附题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