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筠

- 姓名:王筠
- 别名:字贯山,号箓友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东安丘县
- 出生日期:1784
- 逝世日期:1854
- 民族族群: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号箓友,山东安丘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所辖县级市安丘市)宋官疃人,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父亲王驭超,乾隆丙午举人,考取咸安宫教习,历任遂宁、潜山、霍丘、阜阳知县,升寿州知州,为当时名宦。为便于子弟阅读,辑《海岱史略》百四十卷,为安丘第一部历史名著。二弟王简,嘉庆己卯、庚辰联捷进士。三弟王篖,道光己亥副榜。四弟王笵,道光辛丑进士。
王筠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举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乡宁县知县,后代理徐沟、曲沃知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勤于政事,讼至立判,卓有政绩。
王筠少而好学,喜爱研究小篆与大篆文字。年纪稍长,即博览群书,研读经史。一生中,尤其喜爱研究说文之学。他精心研究了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研究了段玉裁、桂馥的说文著作。即使在任职时,虽然事务繁忙,也“暇则抱一编不去手”,未尝一日废学。
王筠自著书50多种,勘订他人书60余部,计数百卷,可谓著作等身。所著《说文释例》、《文字蒙求》、《说文句读》、《说文韵谱校》、《说文属》等等,多有开拓性和突破性。其中《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是朴学、文字故训学方面的经典性代表巨著。同治四年(1865)王筠嗣子王彦侗表上二书,由礼部进呈,先上同治帝留览,后旨下南书房诸臣覆阅。太子太傅潘祖荫阅毕,跋其书后,备极推崇,谓在《说文》研究上“君书晚出,乃集厥成,补弊救偏,为臣尤巨”。由是海内之士争先快读“王氏说文”。尤其官晋时期,盛名远播,山右文人学士无不景仰,争列门墙,他被尊为“华北当代儒宗”。王筠不但是安丘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的学者,而且也是国内“说文四大家”之一。民国初年,近代史学家柯劭忞将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等主要著作,收入他编纂的《续四库全书》中。《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这两部书于1983年北京市中国书店根据世界书局影印本又予影印,这一家之言愈加广为世人所重。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初,在张志公等人的倡导下,中华书局等单位重新刊行。其中旧时商务印书馆顾不得版权所有,翻印再三。台湾也不甘落后,印制装潢尤精。于是,“王氏说文”的面纱逐渐揭开,海内之士得以快读之。王筠先生留下的生命信息终得其归宿。
王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门
《门》是夏目漱石所写“前期爱情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门》的故事情节是在《后来的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宗助和阿米的婚姻续写了代助与三千代的爱情。《门》是爱情悲剧的终结,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的女友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
技击余闻
近代文言笔记集。林纾著。商务印书馆(上海)1913年5月初版,1914年6月再版,为“小本小说”丛书之一。卷首有高凤岐《序》。全书不分卷,共收46篇。内容皆写武艺高强之士,实属短篇武侠小说。然而所写人物品格不同,既有惩恶除强、济困扶危的侠士,也有恃技横行、为害乡里的恶棍。作品尤其突出描写高超技艺。如《侏儒》叙一乞丐力大无穷,能举起神祠前数百斤重的铁香炉,以致名闻遐迩。某日来到果摊贩刘永年摊前,恃技强讨茶吃,不料刘技比其更高,讨了个没趣,而刘永年却因此而声名大振。继而刘永年至神祠前看戏,一侏儒突然以头顶其腹部。刘永年大怒,发功以指去弹侏儒,以为侏儒定会求饶。岂料侏儒竟从容不迫,也以指轻轻按刘胁下。刘永年自知不敌,急忙回家,1月后竟然死去。原来侏儒闻刘之名而以点穴之法试探,竟至送刘之命。此篇连写3人,一技高过一技,以说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为人不可骄傲,不独形容武技,且富哲理。其写法也如剥笋,层次分明。综观全书,文字简炼,叙事曲折,不失大家手笔。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原系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四种盟仪。即《黄素三盟登坛仪》、《太一黄素三盟仪》、《太一登坛黄素三盟逆剌付授仪》、《太一三盟付授仪》。四种盟仪皆用于道士受度太一三盟法箓。书中载其登坛、启奏、盟誓、授箓等仪式。以及所用启奏文、盟契、符箓、誓辞等。据称道士盟受法箓后,誓告神明,谨守契令,可修成仙道。本篇内容文字有后人增益。
龙角山记
不题撰人。本书鲜见其他传本。集唐、宋、金关于龙角山庆唐观的铭、诏、记、文,多含老子传说。
白话南史
《南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撰。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八十卷,分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记事起自南朝宋永初元年(420),迄于南朝陈祯明三年(589)包括宋、齐、梁、陈四朝一百七十年历史。此为《南史》白话文。
皇明盛事述
《皇明盛事述》,明代王世贞撰。不佞生晚,当累洽之季,而又家世从缨绂后,窃有志慕说古公卿将相之盛。屈指西京以还,若功臣之族,鲜通籍者。计独有外戚王、马、梁、窦之属,虽鼎贵,不足道。而丞相彻侯父子相继,仅绛、条、韦、平两三氏而已。东京尚行谊,薄华腴,玄羔雁,施自黄,辟书征轮,遍于白屋。而关西之杨、汝南之袁,乃亦有四世为三公者。西晋之习,流为江左,蔓而北魏,门荫相籍,爵封迟及,一夫秉轴,则乘朱且垂百轮;九命弁冕,则戴貂讵止十辈。而李唐之史,犹有志宰相世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