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田

- 姓名:李文田
- 别名:字畲光、仲约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
- 出生日期:1834
- 逝世日期:1895
- 民族族群:
李文田(1834-1895)字畲光、仲约,号若农、芍农,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殿试获一甲第三名探花,屡次上书极言朝政得失,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提督江西学政,官至礼部侍郎,入值南书房。1874年乞归故里,在籍十年,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李文田藏书甚富,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汉《华岳庙碑断本》宋拓本,故他把在广州所筑之楼名曰“泰华楼”。1885年回京复职。1894年甲午战争,任京师团防大臣。1895年病逝于京城,谥号文诚。《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一有传。
文田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研究专家和碑学名家,生平好学不倦,学问渊博,工书善画,于经史、兵法、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公务之余,勤于治学,对元史及西北水地研究尤精。金石碑帖书籍版本之源流,皆得其要。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游录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双溪醉隐集笺》等。
李文田是岭南一代书法名家,对碑帖源流有深入的钻研。他少年时专攻欧阳询,精熟于《九成宫》等碑帖,旁及其他唐碑,后来转学隋碑《苏孝慈墓志》,中年以后,博采汉、魏碑刻。其书法,运碑入帖,笔力酣畅饱满,意态雍容厚重,功力颇深。篆隶楷诸体皆能。其篆书,笔致温厚蕴藉;隶书则以楷法及碑法书写,挺拔有力,富于变化。而在篆隶楷诸体中,他最擅长的还是行楷。所作行楷,工稳平和笔画圆实,浑厚华滋,肥而不胖,瘦而不削,没有馆阁体肥重之弊,也没有丝毫纤弱之意,有的是魏晋隋唐以来的风流气骨。
陈永正先生在《岭南书法史》一书中对李文田的书法成就颇多赞誉,认为清中叶学者阮元虽然创有“北碑南帖”一说,但阮元所倡导的碑学在广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粤中帖学名家吴荣光晚年所书,也只有略参北碑笔法而已。直到李文田出,广东的碑派才正式形成。李文田自创的这种碑派书法,对广东书坛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应该在中国书学史上大书一笔。
李文田传世作品较多,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他写的《楷书轴》《楷书八言联》《行书七言联》《隶书四屏》《书画团扇》,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画于同治庚午年(1870)的《仿李营丘笔法团扇》《与苏六朋合作风景人物扇面》《楷书轴》《楷书八言联》《隶书六屏》,广州博物馆藏有他写的《篆书八言联》,佛山市博物馆有他写的《节录张猛龙碑楷书轴》等6种书法。此外,东莞市、江门市博物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均藏有他的作品。李文田的书法代表作,如魏体楷书七言联“飞流直下三千尺,锦瑟无端五十弦”(图1—136),书于1878年,集李白、李商隐诗句成联,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用笔坚实均匀,结体方正紧密,受《张猛龙碑》影响较大。
李文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赌徒
《赌徒》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6年。小说主要讲述波林娜爱上穷苦的家庭教师阿列克谢,但是,在阿列克谢外出期间,为了摆脱家庭的困境,波林娜成了一位放高利贷的法国人的未婚妻。阿列克谢为了拯救波林娜,陷进了轮盘赌。他最后赢了,但赌博的狂热已淹没了他对波林娜的爱情悲剧故事。作者以自我经历为原型,通过对市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从而写出金钱对人的扭曲意识。
伤寒杂病论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出奔
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 1935年11月1日《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小说以1927年大革命时代为背景,描写地主分子董玉林极端贪婪、残酷,对乡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甚至社会慈善机构施舍给穷人用以活命的一点东西他也从中克扣肥私。大革命风暴到来之后,他又利用女儿嫁给革命者钱时英这重要关系,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的座上宾,执掌乡里大权的头面人物。随着董玉林反革命面目愈益暴露,钱时英在现实教育下省悟过来,愤而焚烧了董玉林全家然后出奔上海。小说揭露了地主阶级贪婪、狠毒、阴险、刻薄的阶级本质,同时也显示了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地主阶级极端憎恨的态度。小说对青年革命者钱时英身上那种耽溺男女情爱,贻害革命事业的浪漫蒂克气质,给予一定程度的针砭与否定。这是作家最后一篇小说,较之以前那些着重抒写自我遭际的自叙性小说,这篇作品写革命和阶级斗争,思想上有了重大变化;艺术手法也由重主观抒情而变为冷隽、客观地写实,善于通过典型化细节刻画人物的本质特征。
碧里杂存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董谷撰。《四库全书总目》曰:“是书杂记琐闻,多齐东之语。”这道出了全书的大概。所集除有一些为杂论(如“论尺”、“论斛”等)外,大多为记事、记人、记物的短札,内容多不足信(即所谓“齐东之语”),如明太祖作钞,用贤人心肝,马皇后凿鸡鸣山石蹬望太学等,俱无从考实。然而,从小说的角度来看,保存了不少传闻资料、民间故事。有些篇幅,于故事情节、于人物等,都写得比较精彩。如《梅梢》则:梅梢者,我圣祖高皇帝鏖战鄱湖时御舟。黄帽吴人谓舟子为梢子,其人姓梅,故云。时圣祖御船楼指顾将士,适伪汉有举流矢相向者,梅梢偶见之,急撤御座甫倒于舟中,而流矢及矣,利害在毫忽间。……(圣祖)登极后,大封已毕,独不及梢。时梢老病家居,目已失明,时时自数,无敢为之言者。他日候郊天驾回,梢令其孙扶之路旁,大呼曰: “皇帝忘梅梢乎?”上大惊曰:“朕忘之矣!”即日厚加赐予,以其孙尚公子。……篇中梅梢近乎一生的经历,围绕“救驾”展开:初驾御舟,何等机敏,建有奇功;到老来却被遗忘,老病失明,何等潦倒。其经历可谓颠簸曲折!在中国封建时代,每推翻一个朝代,建立另一个朝代,农民的力量在战争中往往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功成后他们每每被遗忘,这在靠人民力量起家的封建统治者身上是屡见不鲜的。此则故事,撰者虽然安上了挡驾获赐的喜剧式结局,但它流传于民间,毕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某种心迹。此外, 《碧里杂存》所记的民间传说中,有些也带有述异的色彩。例如《听经楼》则内写到一女僧,精通内典,曾在梦中得一白衣大士授经一卷, “梦中诵之一遍,觉而书之,凡数千字,不遗一字”,后号为“圣母”,为“仁孝文皇后武宁王之女”云云,显然亦“齐东之语”。该书于《千顷堂书目》、《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均入小说家类。有明万历己卯(一五七九年)许琳刻《见闻纪训》附刻本、《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而《盐邑志林》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均作二卷。
好人歌
《好人歌》是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的作品,载于《国学治要》理学卷二中。《好人歌》言简意赅,明白晓畅,是一篇通俗化,平民化的传世佳作。
即兴自说
《即兴自说》是巴利三藏经藏《小部尼伽耶》中的第三经。本经共分为八品,每品含十经,共为八十经。每经由长行和偈颂二部分组成,长行是叙述诗体,偈颂是佛知见此事体後感兴而发之偈颂,所以这是一部佛借一事一物向众生说法的隽永的小经,读起来通俗易懂。偈颂部分所含义理又发人深省,揭示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道理。 经名原作Udāna,有人转译为「无问自说」,有人只译为「自说」,因原词还有感兴语之意,故译为「即兴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