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田

- 姓名:李文田
- 别名:字畲光、仲约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
- 出生日期:1834
- 逝世日期:1895
- 民族族群:
李文田(1834-1895)字畲光、仲约,号若农、芍农,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殿试获一甲第三名探花,屡次上书极言朝政得失,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提督江西学政,官至礼部侍郎,入值南书房。1874年乞归故里,在籍十年,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李文田藏书甚富,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汉《华岳庙碑断本》宋拓本,故他把在广州所筑之楼名曰“泰华楼”。1885年回京复职。1894年甲午战争,任京师团防大臣。1895年病逝于京城,谥号文诚。《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一有传。
文田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研究专家和碑学名家,生平好学不倦,学问渊博,工书善画,于经史、兵法、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公务之余,勤于治学,对元史及西北水地研究尤精。金石碑帖书籍版本之源流,皆得其要。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游录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双溪醉隐集笺》等。
李文田是岭南一代书法名家,对碑帖源流有深入的钻研。他少年时专攻欧阳询,精熟于《九成宫》等碑帖,旁及其他唐碑,后来转学隋碑《苏孝慈墓志》,中年以后,博采汉、魏碑刻。其书法,运碑入帖,笔力酣畅饱满,意态雍容厚重,功力颇深。篆隶楷诸体皆能。其篆书,笔致温厚蕴藉;隶书则以楷法及碑法书写,挺拔有力,富于变化。而在篆隶楷诸体中,他最擅长的还是行楷。所作行楷,工稳平和笔画圆实,浑厚华滋,肥而不胖,瘦而不削,没有馆阁体肥重之弊,也没有丝毫纤弱之意,有的是魏晋隋唐以来的风流气骨。
陈永正先生在《岭南书法史》一书中对李文田的书法成就颇多赞誉,认为清中叶学者阮元虽然创有“北碑南帖”一说,但阮元所倡导的碑学在广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粤中帖学名家吴荣光晚年所书,也只有略参北碑笔法而已。直到李文田出,广东的碑派才正式形成。李文田自创的这种碑派书法,对广东书坛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应该在中国书学史上大书一笔。
李文田传世作品较多,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他写的《楷书轴》《楷书八言联》《行书七言联》《隶书四屏》《书画团扇》,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画于同治庚午年(1870)的《仿李营丘笔法团扇》《与苏六朋合作风景人物扇面》《楷书轴》《楷书八言联》《隶书六屏》,广州博物馆藏有他写的《篆书八言联》,佛山市博物馆有他写的《节录张猛龙碑楷书轴》等6种书法。此外,东莞市、江门市博物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均藏有他的作品。李文田的书法代表作,如魏体楷书七言联“飞流直下三千尺,锦瑟无端五十弦”(图1—136),书于1878年,集李白、李商隐诗句成联,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用笔坚实均匀,结体方正紧密,受《张猛龙碑》影响较大。
李文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许忠直集
一卷,诗文集,明许子伟撰。许子伟,明代官员。字用一,号南甸。琼山府城镇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授行人司行人。著有《广易通》、《警觉语》、《文编吟草》、《谏垣录》、《敦仁编》、《许忠直集》等。
梅花喜神谱
木版画集。宋代宋伯仁编绘,刻工姓名不详。原刻于南宋嘉熙二年 (1238年) ; 后有景定二年 (1261年) 刊本。共分上下两卷,书为画梅花蓓蕾以至就实的各个程序。卷上计分蓓蕾四枝、小蕊一十六枝,大蕊八枝、欲开八枝、大开十四枝。卷下计烂熳二十八枝,欲谢一十六枝、就实六枝等一百个花品。每画梅花一态,即配以诗。作者以粗壮的笔毫,作了对梅花次第开放的描写,刀刻浑沦质朴,雕版精工。编绘者宋伯仁在画谱前作序文: “余于花放之时,满口清霜,满肩寒月,不厌细徘徊于竹篱茅屋边。嗅蕊吹英,捋香嚼粉,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其态冷冷然清奇俊古。……余干是与其自甲而芳,由荣而悴,图写花之状貌,得二百余品。久而删其具体而微者,止留一百品。各其所肖,并题以古律,以梅花谱之……。” 足见作者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体验,并加以意匠剪裁而创作。
牡丹亭
杂剧。全称《牡丹还魂记》。汤显祖作。又称《还魂记》、《还魂梦》、《牡丹亭梦》。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一日去花园游玩,疲倦小睡,梦见书生柳梦梅,醒后思念成疾,自画小像,忧郁而死,葬于梅下。后果有一名柳梦梅者来此,梦中见杜丽娘,得知使丽娘复活的方法,遂开墓穴,二人成为夫妇,同去临安,最后一家欢聚。这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封建制度下青年对于自由、幸福、爱情的大胆追求,歌颂了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剧中对杜丽娘的刻画十分成功,她是继崔莺莺之后又一个动人的妇女的艺术形象。作品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表现主题,构思奇特,以“梦而死”、“死而生”来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曲词如诗,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其词不受格律约束,服从于主题和人物情感的需要。作者自己说: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人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顾曲杂言》)
挞虏纪事
国家九边皆邻虏在宣大山西则有俺荅诸部在陜西三边则有吉能诸部在蓟辽则有土蛮诸部西驰东骛扰我
鬼谷子
署名鬼谷先生撰。全书共17篇,分上、中、下3卷。主要论述纵横捭阖之术,游说人主所必备的言谈技巧,以及“揣”“摩”“权”“谋”的策略。强调游说之术,贵在适时,重在知己知彼,旨在通过言语打动人心,说服对方。其中关键在于主体与客体双边活动的和谐。认为,作为游说主体,除要重视自身的技巧、道德、才学等方面的修养外,还须善于审时度势、审己度人,全面了解游说对象的才干、性格、好恶、修养、学识、品弟及其疑虑与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以期获得对方信任,使其倾听相赖,言听计从,达到预期目的。透过全书机巧、诡诈之辞,这部旷世奇书实际包含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思想。现存于世的有正统道藏本、百子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汉书·艺文志》无著录;《隋书》列为纵横家;《唐书》以为苏秦之书;《通志·艺文略》引皇甫谧注以为楚人著作。近人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正》断为伪书。
空谷集
凡六卷。全称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系宋代僧投子义青集历代诸师机缘一○○则,而一一作颂附之。其后,丹霞子淳加附示众及着语。至元代僧林泉从伦,又作评唱,而合并刊行。本集与从容录、碧岩录等类似,皆系公案集。或谓明代僧祖庭景隆,亦作空谷集三十卷,然迄今下落不详。